本刊编辑部
自军迷群体兴起后,每当一部涉及动作、枪战和战争题材的电影上映后,总会有不少军迷参与到影片的讨论之中。在众多讨论话题中,最为军迷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其中战斗场景的真实性问题。作为这个夏天最为火爆的国产电影之一,狂卷近40亿票房的《战狼2》自然也不例外。在本期杂志付梓之际,围绕《战狼2》的诸多争议和讨论,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
对电影的质疑与批评,无论其观点如何,总体现出了观众对影片的重视与爱护,这无疑是好事。不过,很多时候,军迷们一些影片的质疑,实际上并非电影本身的问题,而是觀影者“打开方式”的问题。
不妨先讲一段电影史上的一段公案。好莱坞在1939年曾推出过一部非常受欢迎的西部片《关山飞渡》。影片讲述的是19世纪的美国西部,7个不同身份的男人,保护两位女性逃脱印第安人追杀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影片中紧张刺激的枪战镜头,精彩激烈的激烈的马车追逐,让这部电影非常具有影响力,在推出当年就获得了奥斯卡奖五项提名。后来日本导演黑泽明就是受这部电影的启发,拍摄了电影《七武士》。
但是,在当时的影评界,这部电影却饱受批评。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艺术非常强调真实性,力求再现真实的生活。具体到战斗题材,导演们通常都会不遗余力地对片中的战争场景和道具进行严谨的考证,力求真实再现战争的每个细节。比如1915年上映的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著名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导演大卫·格里菲斯为了真实再现南北战争的场景,专门聘请了当时西点军校工兵进行技术指导。影片中的火炮也由西点军校提供。在拍摄影片《党同伐异》(1916年上映)时,剧组为了拍摄巴比伦攻耶路撒冷的场景,在—天之内同时动用了一万五千名临时演员和二百五十辆战车。
与《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那样完整表现军人装弹、瞄准、射击的全部过程不同,《关山飞渡》中的英雄好汉们无论使用什么类型的枪支,都是抬手就打。当时一家报纸的影评记者就不无挖苦的评论道:“电影中所有人,即使站在飞驰的马车顶上射击时也绝不瞄准。”片中男主人公从飞驰的马车跃上马背的镜头,也被评论界认为“太荒谬”。类似的评价在电影《虎口脱险》上也出现过。这部公认的经典喜剧片影片,在当时被认为“没有真实反映战争的残酷性”。
不同影片对不同主题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对于同样的战争题材,用写实的手段表现和用喜剧的方式表现,评价标准也大相径庭。用能否“真实反映战争残酷性”的标准评价《关山飞渡》和《虎口脱险》,正如用“动作场景好不好看”的标准评价《野战排》《拯救大兵雷恩》一样,都是不公正的。理解了这一点,大约也就能理解围绕《战狼2》的诸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