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全省最优发展环境 全面提升行政效率服务水平

2018-03-15 15:55张常荣
活力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服务中心政务

张常荣

优化发展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龙江提出的要求,也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重点工作内容。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才能吸引和聚集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生产要素,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此,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先后建设了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智慧城市“一号通”等便民便企服务平台,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这些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集成服务集中办。我市打造的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掌上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鸡西智慧城市“一号通”公共服务系统,将所有审批功能和审批事项集成到一起,通过实行集中办公、网络办公,达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的。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已实现一体化,共进驻部门(单位)45个,设立审批窗口67个,综合服务窗口6个,便民服务窗口4个,进驻行政审批和其他服务事项300多项。市级非涉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办理,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职能整合纳入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进场,实现了场外无交易。智慧城市“一号通”系统整合了除110、120、119之外的所有便民服务平台,通过电话、网站、手机APP等提供24小时服务,实现了服务无死角。

二是规范服务顺心办。针对以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我市对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行为规范、统一服务标准,全面推行领办代办、集中会办、AB角、“一窗式”“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服务措施,确立了调查研究主动办、跟踪服务及时办、找上门来马上办、克服困难想法办、重大项目优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坚决不说不能办等“七办”措施。积极开展了以“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为内容的“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方式,最大程度便民利企。

三是高效服务快捷办。坚持“多取消、审一次、真备案”,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409项精简为136项,126项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部从市级行政审批清单中清除,产业项目建设总审批时限由145个工作日压缩为109个。深入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原来需20多天办下来的证件,现在最快一天就可办完。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市网上政务服务中心平均承诺时间为14.5个工作日,实际办结时间仅为2.5个工作日,网上审批平均提速率82.3%。智慧城市“一号通”系统今年6月开通后,截至8月1日,累计受理各类诉求4466件,办结3816件,办结率85.4%,群众回访满意率95%以上。2016年,我市引进韩国LG集团投资70亿元建设的中韩石墨烯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创造了鸡西速度。

我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做加法,推动全民创业。重点围绕科技人员、大学生、农民、城镇转移就业职工四支队伍创业加强服务。强化金融服务,设立了15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引导域内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扶持创业。2016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443.5万元。强化平台服务,成立了政校联合服务大学生创业就业联合体,组建了鸡西市全民创业联盟,建设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3个、众创空间28家,入驻企业335户、个体户604个,带动就业8968人。强化载体服务,实施了大学生“归巢创业”工程,举办了全民创业联盟创业就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周等活动。目前,全市各类民营经济单位(个体工商户)达7.7万户,从业人员30.7万人。2016年,民營经济完成增加值199.2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市GDP的50.3%。

二是做减法,减轻企业负担。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针对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实施税收减负。集中梳理了23个市级单位61项行政审批涉及的110项中介服务,取消、暂停、转化26项,保留规范84项。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烦琐的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原则上一律取消。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检查、收费等行为,停征了98项基金和收费项目,助推企业轻装上阵。

三是做乘法,促进裂变升级。坚持逐企施策,一企一策,推动现有企业提档升级。推行小微企业智慧云活动,应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申请智慧云服务的小微企业达80户,向省推荐第一批参与大数据平台应用企业47户。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制定“百家中小企业梯次成长计划”,东北王酒业公司等22P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第五批成长型中小企业。

四是做除法,倾力排忧解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定出台了服务承诺制、领办代办制等七项服务制度。服务重点企业和产业项目建设“直通车”工作制度,定期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及时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通过“直通车”制度,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2个。为解决民营企业销售难问题,扩大了政府采购,将民营企业纳入《2016年鸡西市政府采购目录》,政府采购民营企业产品份额提高到31%以上。同时,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去,拓展域外市场。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兴市富民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们把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核心抓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增强信息公开透明度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推进政府诚信建设。目前,鸡西的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由去年的全国242名上升到今年7月份的全国140名,提升了102名。

一是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政务诚信是“第一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我市成立了“诚信鸡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鸡西市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制度》,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政府诚信管理,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做出的承诺。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服务中心政务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盆景乎?风景哉?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