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自己思考地阅读

2018-03-15 00:25丁季晨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名人聊天纸质

丁季晨

很多人认为,电子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让我们失去了自我;我们应当摒弃这种阅读方式,回归传统纸质阅读。

当今时代是个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的时代,而电子阅读的便利性正好契合这一时代特点,于是电子阅读俨然有了替代传统纸质阅读的趋势。媒体对信息进行快速的加工、传播;人们利用“边角料”时间进行阅读,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这种目标明确、信息输入式的“碎片式阅读”,看上去既节约了时间,又获得了知识,一举两得,殊不知,我们的大脑在被动接受和定向扫描中已经逐渐懒惰、僵化了。我们在这种阅读中学会了准确复制,却忘却了积极思考。然而,并不只是电子阅读会如此,纸质阅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面对书海,你也许会望洋兴叹,大量而盲目的阅读使我们的精神更加疲倦。

因此,无论是何种阅读方式,我们都必须融入自己的思考。只有融入自己思考地读书,我们才能到达精神的高峰。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所读的书的印象已经模糊,可它传达的精神却依然潜藏在我们的心中。“文学泰斗”钱钟书,一生潜心阅读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一人独用三国外语背诵他人之作,出口成章,流畅至极。面对窘境,他仍能一天五百字地精心创作,毫无功利之心。这也许就是阅读熏陶人气质的典型例证吧!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养成在阅读时思考的习惯。这一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是困难的。可是,当我们慢慢地走进另一个世界,用我们不曾拥有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时,我们就会明白阅读的意义:阅读就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让自身从尘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从而得到自我的提升与完善。

融入自己思考地阅读的前提是对知识保持敬重,而不是囫囵吞枣地追求数量。有些人读书不在乎数量,一生只读数卷书,依然可称为读书人;有些人读书急功近利,读书虽多,但只是停留在阅读的表面,也不能称为博学。杨绛曾说过“阅读就是和名人在聊天”,这里说的是聊天,而不是接受名人的教导与训斥;叔本华曾说,不要让你的头腦变成别人的跑马场;陈四益老先生也有着“站着读书”而不“跪着读书”的读书观。读书好似觅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灵犀的相通,在于顺境的叮咛,逆境的相佐。

其实,阅读与书的载体关系不大。选择自己钟爱的一类书,融入自身思考地阅读,我们才能在书中找寻到阅读的真正意义。

【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24)班】

猜你喜欢
名人聊天纸质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敞开门聊天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