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 郑锦 章泉
摘 要:本文介绍了海洋工程船舶锚穴的设计方法,包括锚的选取,锚穴的尺度确定及锚穴的定位参数方法。以及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船舶;锚穴;设计
中图分类号:U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3-0066-02
1 引言
大型运输船舶在非抛锚状态下,通常用锚台把锚支撑在船体外侧。操锚供应拖船(AHTS)、海洋平台供应船(PSV)等几乎所有海洋工程船舶都是在非抛锚状态下将锚收放在锚穴中。这样设计主要是可以防止在靠近其他船舶及其他海洋构造物时,凸起的锚与其发生碰撞。但锚穴又具有设计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特点。本文介绍了一艘64.5m AHTS锚泊设计方法。
2 舾装数计算及锚泊设备的选取
64.5m AHTS具有拖带、消防、燃油回收、供应淡水、供应水泥浆及运输物资等功能的多用途海洋拖船,无限航区,入ABS级,总长64.50m、水线长62.66m、垂线长58.50m、计算水线长60.15m、型宽B=16.0m、型深D=6.20m、设计吃水d=5.20m、排水量△=4031.3t。
根据舾装数的计算公式:
EN=k△2/3+mBh+nA=792.4
式中,k=1,m=2.0,n=0.1,h=15.9m,A=302.6m2
查ABS关于舾装数的规范,舾装数780≤EN<840应选择U20档,对应的取锚3只(其中一只为备用),每只不小2460kg,取锚链Φ38mm×467.5m。在这里,我们选用AC-14大抓力锚代替普通锚。AC-14锚的折角为35°,锚的锚头和锚柄为铸钢件,锚卸扣为铸钢件或锻钢件,小轴、横销和封头为锻钢件。它具有性能十分优良,抓力大,能适应各种泥沙底质,稳定性好,收藏方便的特点。根据ABS的规范要求,选用大抓力锚时,锚重选取可按舾装数要求选取的基础上最大折减25%,即锚重不小于2460kg×75%= 1845kg。实取锚1845kg,见图1(CB/T 3972-2005)。
3 锚链管及锚穴主要角度的确定
锚链舱的大小及位置一般在总布置的设绘时,已经做了考虑,在锚泊布置时,仅需根据所选锚链直径及锚链长度对锚链舱容进行校核,确保锚链舱能收藏所有锚链,这里不再论述。
锚泊的布置需先做大致定位,在后面的设计中,如发现定位有不合理的地方,再做调整,并不断完善。在这里我们先以锚链舱中心点(Fr93+300,距中纵1250mm)做为锚机定位点,并把锚链管中心点设在此位置,将锚链中心线沿中纵线向左右舷35°,此角度应结合锚机外形尺寸及型线确定,以保证在抛锚过程中,不会碰球鼻艏。中心线投影到型线图如图2中的L-L线(图2为左舷,右舷对称)。
将图2中,L-L纵剖线图见图3。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锚链筒上口与导链滚轮的夹角α,确保锚链进入锚链筒时,不与船体结构发生摩擦。通常可以调整导链滚轮的高度及位置来满足,但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锚链在锚机滚轮(各厂家要求可能不同)和导链滚轮滚轮上的包角,结合本船选用的HAM-63801锚机,包角不小于25°,最后定锚机轴心距上首楼甲板为1250mm。
本船定锚链筒与锚穴面EFGH的夹角为44°(对于AC-14锚取40°~45°为宜),定锚链筒中心线与水平面为70°,此角度太小,可能使锚穴下端HDCG面(锚穴空间点ABCDEFGH参见图4图5)与外板夹角y以及锚链垂向与外板夹角β不易确定。通常情况下,角y角β的设定,必须保证在收锚时,锚爪不被外板卡住,锚需翻转自如,锚杆在受锚链拉力时应不受阻碍的进入锚链筒内,且锚爪与锚穴面BFGH紧密相贴。抛锚时,锚在仅受自身重力时,顺利离开锚穴。另外角y角β的设定,应结合型线保证锚在收抛时,不会碰到球鼻艏,且至少保证锚在正常收放时离球鼻艏不下于300mm。在图2中,所示的圆为锚以锚链为圆心的回转范围,可见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碰球鼻艏。结合本船实际,我们取角y为120°角β为30°。
4 锚穴位置参数的确定
我们把锚穴内面EFGH定义是一个等腰梯形,其中EF∥GH,我们取EF=1600mm,GH=2200mm,它们的距离為1740mm,取值均大于锚爪宽度1783mm尺度1527mm有充足的横向空间收藏锚。在图3中,可见锚全部收于锚穴中,没有露出船体外板的部分。但在实际中,由于船体型线可能变化较大,仅根据图3不能确保锚在收入锚穴后,所有锚爪均不露出舷侧,必须进行验证。如图2,将锚链筒中心线分别向内外侧偏移900mm,得到N-N与W-W两条直线,以这两条线与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为面,可以得到类似图3的两个剖面(篇幅原因,剖面详图本文略去),将图3中的锚穴剖面放入由直线N-N与W-W得到的剖面中,检查锚爪是否有露出舷侧的可能。如果猫爪露出,则应调整锚穴。如果锚的整个部分仍可处于锚穴中,则锚穴剖面形状确定(图3),接下来要确定构成锚穴空间点ABCDEFGH的位置。
在前面提到定义EF=1600mm,GH=2200mm,我们再定义AB=1800mm,CD=2400mm,因EF、GH的水平投影线是垂直锚链筒中心线的,且与水平面平行,故在图3剖面中,点E、F点G、H是分别交汇一点,他们距基线距离易在图中量取。EF、GH间的距离已经做了定义,方便得出在俯视图(图4)上的投影,再分别量取各点至Fr93的距离,并投影到侧视图(图5)上。已定义过点A、B间的直线距离为1800mm,那么在包含偏移线N-N、W-W的垂直水平面剖视图上,顶板线与舷侧外板的交点即为点A、B,分别量取点A、B至剖面与船体中线面交线的距离(并可量取点A、B距基线的高度),即可得到点A、B在俯视图上的位置,根据俯视图上距Fr93的距离以及点A、B距基线的高度,可得到点A、B在侧视图的位置。点C、D的位置确定要稍微复杂一些,假设图3上锚穴底板与舷侧的交点为O,包含偏移线N-N的垂直水平面剖视图上锚穴底板与舷侧的交点为C,包含偏移线W-W的垂直水平面剖视图上锚穴底板与舷侧的交点为D。按前面的方法将点C、O、D投影到俯视图,三点可以确定一段弧线,并将弧线适当延伸。前面已定义过C、D间的直线距离为1800mm,将锚链筒中心线L-L分别偏移1200mm,则偏移线与圆弧延长线的交点即为C、D点在俯视图上的投影。同理,可得到C、D点在侧视图上的投影。但实际中锚穴底板与舷侧板的交线并不一定是标准圆弧线,故点C、点D的投影可能有一定误差。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得到锚穴各定位点参数(见表1)。
5 结语
本文探讨的海洋工程船舶锚穴设计方法,具有简便易懂、可操作性强、无需计算机三维建模定位等特点。但在实际设计中,船舶锚穴的布置对艏部线型要求较高,船舶总体线型方案设计时就需要考虑,使船艏线型在满足其他性能要求下尽可能满足锚穴布置的要求。在锚泊设计过程中,因受线型、锚机型号、结构布置、其他甲板机械等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海洋工程船舶锚穴的设计很难一蹴而就,一次达到完美,设计者可按本文的方法对锚机定位、锚链筒中心线角度、锚穴定位参数等多次调整,以趋完美。
参考文献
[1]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船舶设计实用手册,舾装分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ABS,ABS rules for offshore support vessels 2012[M],Part 3 chapter 5 section1 anchor,mooring and towing equipment.
[3]毕伟光.33m拖船锚穴的设计与制作[C].江苏船舶,2007.
[4]叶帮全.海洋工程用锚类型及其发展综述[C].船舶与海洋工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