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既是一项具有巨大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优化库区资源环境的生态工程。通过防洪功能,既避免了洪灾,又保护了流域生态,减少了中下游的泥沙淤积;通过调蓄对下游进行补水,可有效改善枯水期下游航道和生态环境。中国三峡集团在三峡工程建设运行中,高度重视生态环保问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珍稀动植物保护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显著成效。
三峡库区蓄水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外界广泛关注两种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已经采取了妥当的保护措施。
荷叶铁线蕨是我国近年来在重庆市中部发现的珍稀草本植物。有关部门已经在重庆市万州区建立了物种保护点,禁止采挖,并采用分枝或孢子繁殖技术,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人工栽培。
疏花水柏枝是三峡峡谷地带特有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国家在湖北省秭归县建立疏花水柏枝护点,禁止采挖,并研究采用多种繁殖手段扩大种源数量。
1. 山清水秀的新三峡风光 摄影/黄正平
中国三峡集团2007年成立苗圃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对包括荷叶铁线蕨和疏花水柏枝在内的356种植物进行引种保护,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9种,二级保护植物52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通过不断的对植物资源开展野外调查,研究中心引种的植物品种以每年80余种的速度增长。
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逐步引进国内农林专业重点院校的博士、硕士等高精尖人才,建立了与国内重点植物科研保护机构和相关院校的交流联系机制。除了十年间逐步建成的现代化接种室、配置室、培养室、苗圃大棚,中国三峡集团投资5000多万兴建的新实验室也即将竣工。同时,研究所的植物保护范围也开始向金沙江流域拓展。
2. 三峡大坝前的水质监测 摄影/黄正平3. 长江珍稀植物研究中心培育的荷叶铁线蕨。 摄影/黎明4. 长江珍稀植物研究中心进行珙桐移栽 摄影/黄正平5. 坝区绿化 摄影/马宁
早在1981年1月葛洲坝枢纽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后,就阻断了水中国宝——中华鲟自长江口进入金沙江的洄游通道。为了保护这种被誉为水中“活化石”的珍稀鱼类,自1984年以来,中华鲟研究所累计放流59次,向长江中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500多万尾,有效补充了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
2009年10月4日,中华鲟研究史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从受精卵里破膜而出;次年6月22日,首批5尾“子二代”中华鲟送归长江。之后多年取得成功,标志着全人工繁殖体系基本成熟。再者,在葛洲坝大江截流后,葛洲坝下又形成了自然产卵场,这说明中华鲟适应了葛洲坝工程截流带来的环境变化,在坝下开始繁育。
伴随着中国三峡集团开发金沙江的脚步,中华鲟研究所的研究保护对象,已经由当初的中华鲟、胭脂鱼两种,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的近七十种珍稀特有鱼类。
近年来,随着长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长江水生环境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增大,鱼类种质资源出现衰退势头。中国三峡集团于2011年启动了针对长江中游“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在长江中游制造持续上涨的人造洪峰过程,产生适合鱼类自然繁殖所需的水文条件,“四大家鱼”在内的鱼类繁殖情况出现明显好转。
2017年,三峡水库即将实施第七次生态调度。七年间科研人员对“四大家鱼”繁殖规律、繁殖环境条件逐步掌握,调度更加精准、有效。调查数据显示,生态调度时间占整个繁殖期时间1/10以内,但生态调度期产卵数量却占到总繁殖期的40%左右,生态调度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