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防治苹果灰霉病药剂的药效比较

2018-03-15 09:09周静
落叶果树 2018年2期
关键词:嘧菌灰霉病酰胺

周静

(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果树站,山东蒙阴 276223)

苹果灰霉病又称牛眼烂果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侵染引起的,主要危害苹果的叶和果实,未成熟果实受害重,发病后传播迅速,果皮呈灰白色至灰褐色水渍状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生灰色霉层,严重时会导致全果腐烂、叶片枯死[1,2],苹果在贮藏期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染。一般年份灰霉病可造成苹果在生长阶段和贮藏阶段损失20%左右的产量甚至40%以上[3],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销售。当苹果灰霉病发生面积较大、需及时有效防控时,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4,5]。但是,灰霉病菌传播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加上不合理的施药方式,导致灰霉病菌已对部分常规杀菌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造成防治越来越困难。因此,急需要新型、高效、安全的杀菌剂来防控苹果灰霉病危害。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由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复配而成,杀菌活性较高、内吸性较强、持效期较长,具有保护、渗透和薄层穿透以及内吸治疗作用。2010年氟吡菌酰胺在中国登记注册,用来防治黄瓜白粉病,目前国内已有对蔬菜、果树等多种病害的防治报道,且防治效果较好[6,7],但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治未见报道。笔者选择氟吡菌酰胺混剂对苹果灰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明确防治效果和持效期等,以便为田间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蒙阴县桃墟镇一个苹果种植基地内,地处山区,土质为壤土。品种为红富士,7~8年生树,栽培株行距3m×4m。灰霉病历年发病较重,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肥力、品种、株行距等)均一致。

1.2 供试药剂

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40%施佳乐悬浮剂(SC),均由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WDG),由陕西恒润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按照每666.7m2用量计,分别是①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6.67mL。②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33.33mL。③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50mL。④40%施佳乐悬浮剂80mL。⑤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WDG)80g。⑥清水对照。每个处理选择4株生长一致处于结果盛期的树进行试验,每个处理重复3次,6个处理共72株树。于苹果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喷药,连喷3次,间隔7~10天。配置药液先用少量水溶解药剂,然后按每666.7m2100L水混匀喷雾,用果树专用喷药机喷药至苹果叶片充分着药而不滴药液为度。

1.4 调查指标及方法

分别在喷药前、第1次喷药后8天、第2次喷药后8天、第3次喷药后8天及16天调查各处理苹果树叶片的发病率、发病基数。每株苹果树分别在上中下3个部位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2~3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全部叶片。根据叶片发病轻重将灰霉病危害程度分为9级[8,9],在苹果收获期前期,根据苹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调查苹果的烂果率;统计每株树所有的苹果灰霉病发病率,重复3次。苹果收获时记录每株树的产量,折算666.7m2产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病级值)×100/[调查总叶(叶)数×最高病级值]

防治效果(%)=1-[(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杀菌剂对苹果叶片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第1次喷药后8天,所有处理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效均较低,其中,氟吡菌酰胺·肟菌酯16.67mL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效为43.22%,33.33mL的防效46.28%,50mL的防效最高,达到55.32%,两种对照药剂施佳乐、嘧菌环胺的防效分别为38.98%和37.01%。

第2次药后8天,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个药量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到62.21%、73.12%和79.26%,以50mL药量处理的防效最好;对照药剂施佳乐、嘧菌环胺的防治效果仅为41.96%和39.48%,与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处理的差异均显著。

第3次药后8天,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药量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8.18%和89.17%,两者差异不显著;其次为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16.67mL药量的防效64.83%,与33.33mL和50mL药量的差异显著;施佳乐、嘧菌环胺两种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34%和62.11%,与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药量的差异显著,与16.67mL药量的无明显差异。第3次药后16天,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药量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11%和86.05%;氟吡菌酰胺·肟菌酯16.67mL和施佳乐、嘧菌环胺两种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32%、61.12%和52.11%,与前两者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第3次药后16天,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仍然达到83%以上,防治效果较好,两对照药剂仅61.21%和52.11%。

表1 3种杀菌剂对苹果叶片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注:同列数据旁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5%水平差异显著。

2.2 3种杀菌剂对苹果果实灰霉病发病率的影响

由表2可见,各杀菌剂处理使果实受害情况减轻,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以666.7m2施用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处理的苹果灰霉病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4%和1.2%,均低于两对照的发病率4.4%和4.7%。

2.3 3种杀菌剂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由于各杀菌剂处理使果实受害情况减轻,从而不同程度增加了苹果的产量,但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如表2,以666.7m2施用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处理的苹果产量最高,折合每666.7m2产量为2656.7kg和2698.5kg,分别比施佳乐、嘧菌环胺两种对照药剂的产量(2256.9kg和2231.4kg)提高17.71%、19.06%和19.57%、20.93%。由此可见,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33.33mL和50mL两个浓度处理对苹果产量的提高效果最明显。

表2 3种杀菌剂对苹果果实灰霉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影响

3 小结

苹果灰霉病是栽培中经常发生且难以防控的病害,给苹果产量造成较大影响,本研究表明,666.7m2施用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可湿性粉剂33.33mL和50mL对苹果叶片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接近或超过85%,苹果果实的灰霉病发病率也降低到1.4%、1.2%,与每666.7m2施用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16.67mL、40%施佳乐SC80mL、50%嘧菌环胺WDG80mL相比,增产20%左右,增产效果明显。考虑经济效益,建议生产上防治苹果灰霉病应用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可湿性粉剂以每666.7m2每次用量33.33mL为宜。

[1] 范青, 田世平. 丝孢酵母对苹果采后灰霉病和青霉病抑制效果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34(2): 163-168.

[2] 童蕴慧, 纪兆林, 徐敬友, 等. 灰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03, 19(3): 131-135.

[3] 赵艺泽, 屠康, 潘秀娟, 等. 采后热处理对红富士苹果青霉病和灰霉病的控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4, 30(12): 129-133.

[4] 郭小芳, 宗兆锋. 6 株放线菌定殖能力测定及对苹果灰霉病控制效果[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5): 116-118.

[5] 田世平, 范青. 丝孢酵母与钙与杀菌剂配合对苹果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J].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01, 43(5): 501-505.

[6] 张帆, 任小林, 王位涛, 等. 采后 1-MCP 处理对富士苹果灰霉病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3): 210-214.

[7] 袁仲玉, 周会玲, 田蓉, 等. 芦荟粗提物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机理[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4): 255-263.

[8] 邓吉, 陆进, 李健强, 等. 石榴枯萎病病害分级标准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12): 2440-2445.

[9] 孔建, 赵白鸽, 申效诚, 等. 中生菌素防治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叶斑病的田间试验初报[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1995, 11(3): 119-121.

猜你喜欢
嘧菌灰霉病酰胺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不同提取净化对水产品四种酰胺类农药残留的分离影响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18%四氟·嘧菌酯悬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