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月
摘要:1988年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并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末代皇帝》一举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音乐等九项大奖,成为奥斯卡电影史上少有的一次性囊括八项大奖的电影。导演贝尔托鲁齐以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为原始架构,参考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关著作,创作了这部反映个人独特观点的具有传记性的历史题材电影。
关键词:奥斯卡;紫禁城;皇帝;文化
一、梦境般的荒诞与尊贵
美国《电影周刊》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影片展示了古老东方的独特魅力,有一种蛊惑人的诗的意境和梦幻般的效果,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就在这座阴暗庄严的宫殿里开始经历他的一生。而电影中对东方女性的阐释与现实历史的反差,充分显示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而导演贝尔托鲁齐却说“要是我对溥仪没有这种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了”
让一个三岁的孩童成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看似愚不可及的笑话真切的出现在1909年的紫禁城里。三岁的溥仪睡眼朦胧的被抱上了轿子,溥仪的母亲身处权力之家,拥有着尊贵身份的王妃,此时却不得不将怀中尚未褪去稚气的孩子塞进乳母的怀中,尽管深知自己的儿子此去的命运,但她能做的也只是低声嘱咐溥仪的乳母阿毛:“我把孩子交给你,请你照顾好她。”她的儿子,成为了封建帝制欲维持苟延残喘通知的牺牲品。而自此之后,她与儿子只见过短短的一面。
在紫禁城里,溥仪见到了拥有至高权力的慈禧太后,三岁的孩子并不明白自己将要担负着怎么样的重任,他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在宫殿中四处走动,甚至慈禧临终的话语他也听得不太明白。当慈禧太后闭目而逝,喇嘛们开始超度慈禧太后的亡灵,浩浩荡荡的队伍抬着慈禧太后的灵柩走出宫殿。溥仪并不明白这一刻他成了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恢复了三岁孩子的童真,跑到父亲面前央求父亲带他回家,而迎来的确实亲生父亲深深地一跪一叩头,从此君臣之别压过父子之情。
在太和殿登基大殿上的溥仪显然并不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漫长的典礼在他看来索然无味,他开始四处走动着,突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三岁的溥仪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爆发出了孩童的顽皮与天真,他饶有兴趣的问这个小生命是什么,陈宝琛带着臣子的谄媚告诉他,这是蝈蝈,现在是属于皇上的蝈蝈了。蝈蝈清脆的叫声为登基大典带来了一丝生机,溥仪置数千跪在地上的大臣于不顾,兴致勃勃的研究起了蝈蝈。被笼子囚禁的蝈蝈,发出阵阵无人听懂的鸣叫,三岁的溥仪此刻还不明白,此后数十年,他的命运和这只蝈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身不由己的被无法抗争的牢笼囚禁着,发出无人理会的悲鸣。
二、皇权的惊醒与落幕
紫禁城似乎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这里的溥仪享受着皇帝应有的一切待遇。此时的溥仪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皇帝的一切行为规范他已经熟记于心,而胞弟溥杰却为溥仪沉浸的帝王美梦敲响了第一记丧钟。当他警告溥杰不能穿皇帝特有的黄色,溥杰却毫不客气的告诉他,他已经不再是皇帝了。被激怒的溥仪为了彰显自己帝王的身份命令太监喝墨水,溥杰却毫不在意太监顺从的举动,他告诉溥仪,外面已经是另外一个天地了,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带溥仪爬上了城墙。溥仪看到了紫禁城外的卫兵,皇权的信仰之墙开始有了第一次裂痕。他不解的问师父“我还是皇帝吗?”师父回答他“在紫禁城里,你永远是皇帝,但在外面,你就不是了。”此刻的紫禁城,已经成为清朝皇权的乌托邦,清廷遗老们在紫禁城里守护着自己心中的皇权信仰。皇帝的存在,是他们的信仰寄托,而此时刚刚懂事的溥仪,显然对这种复杂的情绪一无所知。外面的世界变了,他却生存在与世隔绝里。
而残忍的是,溥仪第一次对紫禁城的冲撞,却是母亲死亡。溥仪问母亲的死讯之后,母亲情深的强烈情感让他想去看望母亲,无法叫开的门强烈地刺痛了溥仪,他大声呼喊着“OPEN THE DOOR”但没有一个人为他打开门,尽管他是尊贵的帝王,但他现在却无法命令任何一个人为他开门,紫禁城与外界的隔断始终无法逾越。愤怒之余,他只能把自己那只心爱的老鼠摔死在关得紧紧的城门上的那一刻。这是溥仪心中皇权信仰的第二次裂痕,他渐渐明白,自己并没有一个帝王应该拥有的权力。
大婚之后的溥仪已经成为了踌躇满志的少年,他开始谋划自己亲政之后的第一件事,他要求太监们将皇宫里的宝藏明细上缴,而他等来的不是数目详细的账本,而是一场熊熊大火,太监们为了掩饰自己偷卖宫中珍品所放的一把火。一个傀儡皇帝的命令,谁会放在心上呢?表面卑躬屈膝的太监实际上并没有把他们的皇帝主子放在眼里,溥仪大怒,将太监们驱逐。他意图证明自己政治能力的第一件大事,以如此结局收场。溥仪的皇帝命令像一個可笑的笑话,随着大火变成了灰烬。站在皇城上看着太监哀嚎的溥仪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的自己,也像这些太监一样被驱逐出了紫禁城。1924年,没有任何预兆和请示,在宫殿里玩着网球的溥仪被军队驱逐出了紫禁城,这一别,他彻底失去了帝王的身份。
溥仪的一生是一种由繁华和衰落交织而成的传奇,这幕传奇是悲剧性的,因为他的一生是在完成某种社会身份的角色扮演,他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应有的威严却仍然滑稽,因为他从来没有被当成一个具有独立精神和自我把握能力的人来看待。他经历了大清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日本侵华、抗战解放、政治改造,导演借助这样一个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力挣扎却无可奈何的缩影来解读在他作品中对人物命运的透视和对支配命运的社会所持的怀疑和批判态度。“皇帝”在传统中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字眼,它被规定为最高权力即绝对权力的“拥有者”。而影片的主人公溥仪,他是封建帝制皇权的代表却无半分帝王权力,他是满清阁老的帝国残梦,是日本统治者的欲望傀儡。与公众认知中皇帝的“惟辟作威,惟辟作福,惟辟玉食”不同,我们在影片《末代皇帝》中看到了与此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皇帝成为了一个比一般人更不自由的人。每次他想要像皇帝那样行动,他便会遭受制止和不屑。他似乎总是逃不过被控制、被约束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比一般人更不自由的人,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牺牲品。其实我们可以说,溥仪始终是历史的牺牲品,要不就是被利用,要不就是被抛弃,而最好的结局是被遗忘,他在任何一种时代场景下都从未获得过人性的真正自由,所以溥仪的命运始终在失意、奔波和屈辱的动荡中飘摇,性格也一直被沉重的社会阴影深深笼罩着,当溥仪目睹着母爱替代品的乳母被送出皇宫,他努力着奔跑却无法追上他,而在成年之后,深爱的婉容被送走,他同样奔跑在她的身后却无济于事,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他远去,那些短暂的温暖被残酷的打碎,他拼命将它们留住却无可奈何。
三、细节及其象征意义
影片中许多细节性的镜头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象征意义。电影开始时候的溥仪还有着孩子们该有的天真顽皮,而影片中他那烂漫纯洁的笑容,让人心痛,让人难以忘记。这些场景仿佛暗示“溥仪将是世界上最没有依靠、最孤寂,也是最缺少理性引导的一个叛逆的孩子”。同时影片中的蝈蝈在末尾也出现了,仿佛前后呼应,新中国来临,由“天子”转为“百姓”,银丝与黑发交织的老溥仪,再一次登上太和殿上的金銮宝座,面对管理员儿子装腔作势的质问,他拿出了那个放着蝈蝈的精美盒子,在蝈蝈清脆的声响中,观众不免产生了怜悯情绪,溥仪的命运不也就和这只蝈蝈一样吗?一生被囚禁于牢笼之中,放置于龙椅上一个不得自由的囚徒。末代皇帝与末代王朝的一只蝈蝈在这样的历史时刻重逢了,这虽然不是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大胆的、浪漫的超现实主义的想象,在这只蝈蝈身上凝聚着历史的沧桑和一去不复返的纯真童年。
在影片后部分,溥仪被特赦,他成了一个花匠,寄情于花草,过了几年太平日子。随之,生活中的一切秩序,甚至连红绿灯的含义也被颠倒了过来。溥仪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无比惊讶的发现,在那些被红卫兵押着游街,头戴高帽、脖上挂着牌子的一群人中,居然有当年战犯管理所的所长。溥仪急忙上前告诉红卫兵说,“同志,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红卫兵回答说“他是皇帝的走狗,修正主义分子,死不改悔的右派。”看守所所长用眼神示意他离开,他彻底迷茫了,看着那些年幼的红卫兵小将高喊口号,年迈的所长带着高帽将头压得低低的,尊严和人格在那一刻被狠狠地碾碎。
四、结语
影片《末代皇帝》,一举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9项金项,导演贝尔托鲁齐着力从人性角度出发,采用交叉的叙事与闪回的手法来表现溥仪的一生:三岁入宫继承皇位,成为拉线木偶般的儿皇帝。然后又被禁入紫禁城。到民国建立,清朝皇室崩溃,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结束他有名无实的帝王生涯,后来,他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东北成立满洲国,意图复兴大清帝国昔日繁荣。日本战败后,他也成了俘虏,在战犯管理所改造十年后,被特赦释放。影片尾声处,又是许多年后的一个晴朗的天,溥仪以游客身份重游紫禁城,一位導游在用流畅而轻快的语调向外国的游客们介绍太和殿,关于这座皇宫,这位末代的皇帝,他的生与他的死,以及消逝在那段年代里的历史和传奇……
参考文献:
[1]苏葆荣.史实与虚构:《末代皇帝》的历史艺术化处理[J].电影评介,2017(02):65-67.
[2]张志达.个人与权力结构的博弈——《末代皇帝》中“门”的象征意义[J].视听,2015(06):64-65.
[3]刘永宁.经典重读:在历史的底色中复现童年——影片《末代皇帝》读解[J].电影评介,2009(23):26-28.
[4]崔向东.东方主义视角下的《末代皇帝》[J].东南传播,2009(06):142-144.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