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鹏达
摘要:汉英交替传译是普遍应用的口译形式,它是口译人员临场的反应,一般是在原叙述者结束一段讲话或发言后,口译者要做出快速准备的翻译,这让口译者很难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语言的整理,造成口语性问题比较严重,有时甚至会大大的影响交替传译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汉英交替传译中出现的三大口语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汉英交替传译;口语性问题;对策
汉英交替传译是口译的形式之一,它成为现今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有效助力。汉英交替传译更注重即时性和临场性,是口译人员良好基本功和心理素质的考验。原语的接收是一次性的,需要口译者在短时间内把原语已成译文,口译人员的口语表达的问题直接影响交替传译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汉英交替传译中出现的口语不流利的问题、语句重复冗长或缺失、译语韵律少变化单一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汉英交替传译中存在的口语性问题
(一)口语表达不流利
口译不像笔译,有源文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口译是一种临场的即时活动,更容易出现口语不流利的现象。口译者出现会自我修正,不当的停顿等情况。这种停顿、重复或者自我修正的现象就造成了传译中口语表达的不流利,影响口译的效果和听者的收听愉悦感。
(二)语句重复冗长或缺失
口译的即时性和临场性很强,很容易因为口译人员的心理因素和时间紧迫,造成口译时照搬原语的语句顺序和语法结构,使口译输出出现过度重复现象。汉英交替传译更为明显,口译人员容易受到汉语母语的影响,译为英文时常常出现词汇语义的照搬,让英语听众接收到大量无用信息,造成语句重复冗长或缺失。根据实际情况,当原语发言者特殊强调的内容,是需要重复翻译的,这时候不需要进行删减处理。但口译者本身因为心理和时间因素,造成机械性重复的冗长部分,是会破环口译效果,减低口译输出质量的,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三)翻译后韵律少变化单一
口语中辅助语言信息的表达对于信息传递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口语是被语气、语调、声音高低等综合影响的,如果语调没有变化,那口语就成为了一潭死水,缺少生机。而语言的韵律正是语言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与语句和篇章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译语韵律少变化以单一的语气语调进行口译,很可能导致英文译文与汉语原文在意思表示上的南辕北辙。
二、汉英交替传译中口语性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解决口语不流利的对策
1.顺句驱动策略
汉英交替传译中遇到句子长,难翻译时有些口译修正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语言表达更严谨准备时,需要及时自我修正。而有些时候不需要马上重译修正,可以应用顺句驱动策略,根据已经翻译出来的内容继续往下翻译,减少重复修正的使用。
2.补充法和反复法
当汉英交替传译时碰见顺句驱动法也不能解决的长难句式时,口译人员可以适当调整口译方式,把其中某些部分提前译出来,再应用补充法和反复法,说明解释提前译出的内容,再把译出部分放回句中进行翻译,这样能有效的修饰口译中的不连贯,做到上下文的自然衔接。
3.对不当停顿的处理
汉译英的口译中,口译人员的短时记忆和信息提取在出现问题时会出现口译过程中的不当停顿,有时甚至是口译中的有声停顿,这直接影響了口译的连贯性和表达的顺畅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做到听辨原语时精神要集中,增加短时间记忆的准确度。翻译时语速不要过快,要控制语速,一方面可以给自己思考和思路整理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急于翻译产生的有声停顿和自我修正。其次,口译人员的现场笔记要有条例,逻辑思路清晰,不要盲目乱记。最后,在分句成分众多时,可以使用拆分法把整句拆成几个简单句译出,还可以应用重复翻译法和顺序驱动法进行翻译。
(二)解决语句冗长或缺失的策略
交替传译中因为现场思考的时间短,口译中很容易出现啰嗦、内容重复或信息丢失的情况。汉译英时,如果照搬汉语原句,逐字逐句的进行英文翻译,很容易造成语句的冗长,或语句的过少等情况。
对于名词、动词、形容修饰部分的冗长情况,可以省略翻译,让译语更简洁,让口译表达更清晰。对于语篇内容的冗长部分,可以通过简约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原有意思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口译表达的语言结构,让口语更简练。
语句内容上的缺失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造成的。英语是主语突出,汉语是主体突出,这是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汉英交替传译中很容易出现主语缺失,口译人员要及时补充上主语。当口译人员本身出现反应能力不够和知识储备的不足时,也会造成翻译时仅是字面意思不能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造成听者理解上的困难。
(三)解决译后韵律少变化单一的策略
汉语与英语是两种语言系统,它们的语言韵律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口译人员要能够对重点内容进行音调标注的方法,避免因为自己口译时音调语气的改变影响原文的意思表达。
三、结语
总之,要在汉英交替传译中注意口语性的问题,把口译中不当的停顿、语句冗长重复或缺失、译语韵律少变化单一等问题解决好,增加口译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提供口语的表达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谭艳珍,冯恩玉.汉英交替传译中非流利停顿的实证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3).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