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维亚?普拉斯“自白诗”中存在主义探析

2018-03-14 07:23刘小艳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普拉斯存在主义

刘小艳

摘要:普拉斯一生迷恋死亡,她把死亡看做是创造诗歌的源泉和动力,使“诗歌和死亡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死亡是普拉斯自白诗中的最重要的主题。普拉斯自白诗中弥漫的死亡主题体现了“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向死而生”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关键词:西尔维亚·普拉斯;自白诗;存在主义

普拉斯的人生观深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存在主义所主张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向死而生”等思想都反映在普拉斯的言行和作品中。普拉斯选择自杀的悲剧和其自白诗中弥漫“死亡”主题,其深刻根源是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

西方存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思想体系的创始人是海德格尔,萨特将存在主义继续发扬光大。海德格尔第一次提出“存在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无法理解和荒诞、怪异的世界,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人将孤独无依并且永远处于烦恼、痛苦、恐惧之中。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集大成者是萨特,他创建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他提出一些著名的存在主义思想的哲学命题:“他人即地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场悲剧”、“自由选择”等。从存在主义角度看,世界是荒诞怪异的,人在这个荒诞怪异的世界中是痛苦的,但人也是自由的,自杀是一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死亡就是一种新生,向死而生是存在主义的基本人生态度。我们不难看出存在主义的基调是极其悲观的,这种悲观的基调对二十世纪中叶欧美作家的人生及其作品的影响是深刻的。普拉斯悲剧的人生和其自白诗中弥漫的“死亡”主题,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有着深刻渊源。

“二战”后,西方世界充满了消极颓废、悲观厌世情绪,在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气,于是标榜个人自由的萨特存在主义备受人们极大的推崇。在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成为西方社会最流行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发轫于哲学界,却对文学界的影响极其深远。普拉斯的人生观深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这种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必然会反映在她的自白诗歌中。普拉斯的诗歌善用抽象的“意象”,却寓含存在主义思想的深刻哲理。

二、普拉斯悲剧人生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

普拉斯独特的成长经历、情感体验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普拉斯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她对死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普拉斯最终选择自杀结束自己人生,实现了存在主义“向死而生”的境界。

普拉斯一生是一首凄婉的悲歌。普拉斯年幼时处于一个社会极其复杂的时代,时局动荡不安、法西斯暴行盛行、战乱频繁,这些残酷的现实使普拉斯幼小的心灵增添了许多焦躁、不安与厌烦。普拉斯八岁丧父,年幼缺失父爱,深感自己被遗弃,养成她内向而敏感的性格,她开始接触并思考死亡。当外界环境恶化,普拉斯焦躁、不安与厌烦的情绪也随之加剧。特别是普拉斯面对爱情的欺骗和婚姻的背叛,加重了普拉斯的自我分裂,普拉斯用自己的血与灵魂来疯狂地宣泄内心的痛苦,死亡成为普拉斯期盼的归宿。普拉斯独特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体验,让她对死亡有更深的理解。她对死亡的理解更倾向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普拉斯幻想死亡、沉迷于死亡,通过接近死亡、体验死亡、思考死亡来表现自我存在,通过死亡这个“非存在”来验证自己的“真存在”。在普拉斯看来,死亡是一门艺术。普拉斯生命虽然短暂,但透过她的成长历程和情感体验,撕心的痛苦和无法排解的矛盾伴随她一生,自杀是她“自由选择”的结果。普拉斯的人生经历深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三、普拉斯“自白诗”中存在主义

“自白派”诗歌是当代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中一个新的流派,习惯以冷静客观的笔触细致入微地刻画诗人的内心世界,“自白派”诗人进行大胆彻底地自我暴露、自我解剖、自我毁灭,呈现人生状态中的焦虑、痛苦和荒谬。

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主要代表。普拉斯的“自白诗” 是她成长历程的缩影,是她情感体验的自我暴露、自我解剖,孤独、恐惧、失望、厌恶、痛苦等情感体验伴随她一生,这些情感体验自然会在普拉斯的“自白诗”中充分的流露出来。普拉斯“自白诗”中包含碎心般的痛苦、颤栗的恐怖、无边的阴冷与黑暗。普拉斯在其狂暴与忧郁的内心指引下,描述了大量以死亡为意象的“自白诗”,她用生命在写诗,也在用死亡锻造黑色艺术,普拉斯的“自白诗”穿梭于“自白、自我、自杀”之间,死亡是普拉斯“自白诗”的永恒主题。普拉斯“自白诗”的主题与存在主义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场悲剧”、“自由选择”等观点是契合的,我们可以从普拉斯的“自白诗”中挖掘出许多存在主义思想的内核。

《拉扎勒斯女士》是普拉斯的“自白诗”代表作之一。《拉扎勒斯女士》抒写了对于死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拉扎勒斯女士》中,“我”和“人类”、“自杀”和“战争”之间具有可替换性;最后两节中“Herr上帝,Herr恶魔/当心/当心”所警告的对象,也可以和任何一个死亡制造者、战争发动者相互替换。而“我”,像火中涅槃的凤凰,会从灰烬中“披着红色头发飞升而起”。这整首诗结构复杂而严谨,表面杂乱杂无章,实则井然有序。它所表达的是对暴行、邪恶、黑暗的讥嘲和对死亡无惧、向往、沉迷。普拉斯面对死亡进行了深刻地思考,普拉斯追寻死亡,并不是把死亡作为其最终目的,而是把死亡当作一个通向再生的道路。普拉斯认为死是生的必需,她热切地追求死亡,也就是因为她心中激荡着获得新生的欲望。因此,普拉斯有着“向死而生”的自信和勇气。存在主義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只有在面临死亡之时,才能最深刻地体到自己的存在。普拉斯在《拉扎勒斯女士》诗中对死亡的思考是深刻的,她的“向死而生”的自信和勇气正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爸爸》是普拉斯又一篇自白诗代表作,这首自白诗充斥着浓重的阴郁和压抑的气氛。“你是只黑皮鞋,我曾像只脚在这里三十年,穷困和悲凄,只有呼吸和抽泣。”诗人将父亲比作“黑皮鞋”,即喻指法西斯、魔鬼、暴徒,诗人将“我”比作“脚”,受尽痛苦和折磨。“爸爸”与“我”的关系就是“鞋子”与“脚”的关系,“鞋子”限制“脚”的自由和发展,但“脚”又离不开“鞋子”,透露出诗人对男权社会的憎恨与依赖的复杂情感。诗人在《爸爸》诗中塑造了父亲、丈夫和男性代表的多重身份。父亲是普拉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集结了她最强烈的爱与恨、依恋和恐惧,父亲在普拉斯笔下既慈爱又冷酷,既威严又暴力,既善良又邪恶的双重性格。 “爸爸”是法西斯代表,是专制和暴力的象征,男性是法西斯暴徒,男性暴掠的对象就是女性,即女性成为男性奴役和奸掳的对象。在男权社会,女性将无法跳出陷阱和摆脱困境。普拉斯在《爸爸》诗中敏锐地指出女性痛苦与悲哀之所在,并为女性指出一条救赎的道路,即将男人杀死或自杀。endprint

诗人正是通过对“爸爸”的声讨和批判,颠覆根深蒂固的父权、夫权和男权的社会秩序,以死亡这种方式毁灭男权社会。

死亡和自杀同样是普拉斯诗歌《爸爸》中的主题。《爸爸》诗歌中以“爸爸”和“我”的死亡来结束。然而“爸爸”的死和“我”的死意义迥异,“爸爸”的死是法西斯男权社会的彻底消失,而“我”的死亡心灵宁静的复归,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新生。《爸爸》诗歌中体现了“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擇”、“向死而生”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爱丽尔》是普拉斯自杀前一周完成的一部诗集,西方诗界又称之为一本死亡笔记。《爱丽尔》诗集中同样弥漫着阴郁和死亡的气息,黑色是《爱丽尔》诗歌的底色,象征着死亡。“伤害、受害、异化、暴力、战争、折磨、谋杀、自杀、弑父、种族灭绝、痛苦、愤怒、精神病、恐惧”等构成了《爱丽尔》诗集的全部内容。诗集中很多诗歌都是直接以死亡为主题,细致入微地描写、分析、想象死亡,呼唤、赞美、渴望死亡。

《爱丽尔》诗集中的一首诗歌《月亮与榆树》写道:“月亮,也冷酷无情,她要残忍地拖走我,使我贫瘠,荒芜。她绚丽的光芒刺伤了我,也许我抓住了她。”这是以月亮为意象的诗歌。在普拉斯看来,月亮是一个温和的死神,她将带走“我”的生命,让“我”走向死亡。然而月亮并非冷酷无情,她又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感到特别亲切、温暖。诗歌中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我”不惧怕死亡,即使死亡也是在月亮绚丽的光芒中死亡。

《爱丽尔》诗集中另一首以月亮为意象的诗歌《边缘》中写道:“僵冷,死之光,从甜美,纵深的喉管溢出芬芳。月亮已无悲可哀,从它的骨缝射出凝睇。”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痛苦与挣扎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没有任何同情与怜悯之心,如同诗歌中所说“已无悲可哀”。月亮象征着冷漠的世人,也代表着圆满的死亡。从骨缝射出“凝睇”,仿佛一把锋刃的刀,一块块地剜下“我”的肉,心怀恶意的世人目光让“我”无法忍受。正是这样恶意的目光给诗歌画上了终点,也给诗人普拉斯的人生画上了终点。《边缘》诗歌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对死亡的超脱与平静,实际上却无不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痛苦与挣扎。普拉斯徘徊在生与死的的边缘,最终走上了死亡。《爱丽尔》诗歌中同样体现了“人生是痛苦的”、“他人即地狱”、“自由选择”、“向死而生”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彭宇.《阿丽尔》死亡之歌[J].吉首大学学报,2003(2).

[2]刘燕,陈雷.普拉斯诗歌中死亡主题研究[J].外国文学,2008(11).

[3]庄建华.普拉斯诗中的死亡和复活意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外国语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拉斯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赛普拉斯的“三头两绪”
影像影响下的性别身份表达:普拉斯对三部女性主题影片的改写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赛普拉斯的20与3.0
赛普拉斯的“多面手”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阿普拉斯焊接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