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蔚
清晨,“笃笃笃…”厨房传来阵阵略沉闷而富有节奏的敲击声,我迷迷糊糊间伸个懒腰,无须睁眼便知那是妈妈正在“打油茶”,脑海里浮现浓酽微黄的茶汤,无须触摸便能感受那热腾腾的温度,无须近前便能嗅到那诱人的炒米香,无须饮下便令消耗一空的肠胃恢复振奋,慵懒睏顿的身体被完全唤醒,全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妈妈出生在广西恭城县。
呼和浩特是乳都,牛奶被视为成长必需的绝佳饮品。恭城是广西瑶族自治县,油茶是那里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传统饮食。
呼和浩特市的孩子们大多是喝牛奶长大的,而我不同。恭城县的娃崽们都是在油茶汤里泡大的,妈妈也不例外。
妈妈说小时候的我特别好拉扯,只有每顿饭食最难伺候,爱玩的我每每拿着玩具满屋戏耍,嘴里含着一口食物不花个三五分钟的绝不下咽,一顿饭吃下来总要耗费一两个钟头,往往早餐刚吃完又该到午餐准备时间了,这让忙碌的妈妈极为头疼。
自我断了母乳开始,早晚餐喝牛奶那更是项“大工程”,非得换着各式花样的哄骗不成,妈妈至今谈论起来都“心有余悸”。
但是神奇的是,只要妈妈打起油茶泡上面条或鸡蛋,顽皮的我就能乖巧老实地坐在餐桌旁迅速吃光,不知是被油茶那特有的香气捕获?抑或是妈妈体内奇妙的遗传因子诱导?于是,牛奶换成了油茶,从此,这种神奇的食物带着暖暖的香气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虽然不似别的孩子一般按时喝牛奶,我从小到大身体却也健康体壮极少生病,偶感风寒或肠胃不适,只要喝上两碗浓浓酽酽的油茶,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病痛便跑得无影无踪。渐渐地,我也如妈妈一般极为留恋油茶浓香的口感,每到周末的早上,厨房“笃笃笃…”打油茶的声音便成为我家快乐时光的序曲。
呼和浩特人豪爽好客,常以好酒招待客人。恭城人热情好客,最好以油茶招待亲朋好友,成为了呼市人的妈妈更是无以复加。
在我的記忆中,只要是跟爸爸妈妈相熟的朋友亲人,无不被热情相邀至家里打油茶。客人们通常一进门就被那套别具一格的油茶制作工具所吸引:一为生铁铸成的小锅,形状浑圆,铁嘴木把,像足一个翻仰的龟壳;二是打油茶用的茶树木槌,天然弯曲成九十度角的“7”字形状;三是滗茶水的捞篱,由竹篾或棕叶、藤条编成。再看妈妈炒作、锤捣的过程,开水入锅后大小茶珠翻腾跳跃间,一股沁人心脾的混合香味弥漫开来,令人莫名愉悦、胃口大开。再佐以妈妈精心准备的炒米、花生、糍粑、粽子等琳琅满目的小吃,一场别开生面的饕餮盛宴徐徐拉开,与友朋轻谈畅饮间,趣闻笑声此起彼伏,分享美食的快乐光阴洋洋洒洒地荡漾开来……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十八个春夏秋冬轻轻溜走,十二个寒来暑往的校园生涯已然迎来极苦巅峰,每次放学疲惫懊恼时,看到妈妈欣然如常地煮糯米包粽子,平淡无奇地炒花生打油茶,茶香扑面宛如春风拂过心底化解了我的颓废消沉,亲人长情温暖的陪伴不正是我期盼的理解和幸福吗?
无论未来我能走多远,唯愿日日被这暖暖的茶香唤醒……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