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

2018-03-14 18:10乐天
北方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扶苏花黄箫声

乐天

一、茳蓠

荷花开了。

像叠好的纸花船被展开一样,合拢的花瓣被晨曦缓缓拆开,柔嫩的粉红色沾上清晨的雾气,在素白均匀如熟宣的湖面上浅浅洇开。

花开的声音,薄脆如纸。

卷曲的荷叶渐渐抻平,仿佛从茧缝中挣出的蝶翼,在晨风中微微颤动。像是拧紧琴轴的一瞬,我听见了叶面舒展的声音,琴弦绷紧发出轻响。

流水没过石板,薄薄地在青石上抹了一层天光。水在碎石与荷叶间穿梭,飞溅的水珠被叶面熟稔一托,又被投回波光里,脆声声的几响,像落子。

我撑上小舟,独自穿行在层层荷叶间,黛绿色的裙裾微褶,眉间贴着花黄。摇桨直到荷叶散开,归云榭静静伫立在水间,栈道从归云榭铺开,绕过半座黛山。我看着水流在船舷边交织的波纹,涟漪荡开。远处传来若断若续的箫声。

我想到山上去。

山坡上郁郁苍苍的扶苏掩映间,向晚亭的飞檐隐约可见,我知道,箫声的源头就在那里。

天气转凉,湖中只剩残荷,枯黄衰败地,像被离去的暑热顺带抽走了精魂。

我终究去了向晚亭。

山上空旷寂静,太阳慢慢西移,微凉的晚风中,山林也渐渐有了冬天的样子,稀疏的枝杈间,是落霞的尾巴。

秋,雨。

我在听雨阁上,琵琶刚刚校好弦,摆在琴架上。窗子开着,雨珠敲打残荷,敲打船舷,两只鹤掠过雨帘,翅膀扑棱棱地扇动。

心里一惊,我回过神来,匆匆抱起琵琶,揉弦,轮指,泛音……

雨不大,琴声清晰。

刚刚,一袭白衣一闪而过,木栈道发出声响,似乎有玉珮碰撞的声音,似乎又没有。

是他吗?

二、君玚

扶苏郁然。

像生宣上蔓延的山峦,轮廓模糊,层次分明,浓淡交替,重叠铺展。

山腰,向晚亭的飞檐在绿云般的树冠间轻轻一勾,带起一群惊鸟。

山上有梅花鹿。

幼鹿轻盈地掠过林间,阳光细细碎碎地从叶缝间筛下,和梅花鹿身上的斑点重叠,光影斑驳,精致小巧,像她两弯蛾眉间的花黄。

我见过她。

那是去年的初冬,树杈光秃秃的,纵横交错,像灰白天空上的裂纹。我照例在向晚亭吹箫。

透过树枝间的空隙,我看见枯荷和尔湖平静的水面,她一个人坐在小舟上,低着头出神,朱红色的花黄和朱红色的披风,倒像是夏荷留下的花魂。

其实,下雨那天,我一个人去了归云榭。

才刚过日中,还没到她出门的时间。站在栈道上看,未被荷檔住的湖面逐渐向远处收紧,像从银杏叶的扇面看向叶柄。听雨阁就在不远处,在山边拐一个小弯便是。窗子开着,竹帘半卷,她在。

后来,我走进归云榭。约莫晡时光景,天阴了。

细雨斜织,湖面上升起一层水雾,两只鹤穿过水汽,扇着翅膀飞远了。

有清晰的琵琶声传来。

是《雨碎江南》。

平日里,我待在浸墨轩。一方黤石镇纸,压在生宣上,窗外是满湖的荷,归云榭的倒影在湖中荡漾。栈道一直延伸到山麓转角,听雨阁在黛山南边,天晴时,能看见向晚亭的檐角勾住夕阳。

黛山只是一座小山,尔湖却是大湖。从浸墨轩窗下,尔湖绕着黛山一直盘到听雨阁,长长一个弯,与其说像月牙,不如当是耳形,“尔”则是“耳”音取雅字罢了。归云榭和它的影子顺随波光,总像在和云相呼应着,漪澜重重,倒像是发簪的流苏垂在耳边。

想起那日,我打开浸墨轩的窗子向南望去,湖水波动,花瓣如舟,整湖荷花盛着暑气和日光,荷叶托着水珠,像碧玉珠盘。

湖上传来似有若无的琴声,像小心翼翼的试探。我想起她,和她颊边晃动的翡翠耳坠。

“啪”,墨汁从久悬的笔尖上滴落,生宣上晕染开的玄色像她匆匆投来一瞥时,倒映在我眼里的她的眸色。

三、尾声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四季更迭,更漏毋止,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猜你喜欢
扶苏花黄箫声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王学美
大花黄牡丹居群及其种子萌发的相关特性研究*
吹箫引凤
王兴武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