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羽晴
感恩,既是来自光源和热度的感官体验,更是发自心间的砰然感动。感恩,是太阳跨越光年远距,随扶风照面的一丝暖意灿烂;感恩,是普罗米修斯甘忍啄心之痛,为人类盗取火种的神圣勇敢;感恩,是灾难面前举国人民的风雨同舟、千里送炭;感恩,是病魔缠身时,亲人之间永不背弃的岁月常伴。
人生于世,总会感恩于自然、他人、岁月的感恩馈赠。源自他人的感恩,是奔赴考场时,老师送给你那一句轻轻的“加油”;源自他人的感恩,是晴天突变大雨瓢泼时,妈妈晨时为你备好的一把折叠伞……源自他人的感恩,可以是很小很小,它是一种别人对自己的关怀,是一种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我们当心怀感恩之心,感恩别人的馈赠和帮助。
感恩于人必是曾受惠于人,而世间有一种感恩源于自己、近在眼前。源于自己的感恩,是坐公车没带钱包时,曾被你无心放于背包底部的几枚小小硬币;源于自己的感恩,是一天繁忙工作后,拖着精疲力尽的身体走至长街旁的面摊,为自己点的一碗牛肉面……源于自己的感恩,它帮助我们正视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用豁达的心态包容自己。
可是有许多人,在尘世间浮沉,饱受磨难痛苦,被风霜雪雨冻到寒凉彻骨,不再喊疼,也不会哭,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淡漠和麻木。他们总是在逆境中抱怨着世态炎凉,在深夜高唱着寂寞和孤独,却忘记了跌倒时即便沒有别人伸手拉持,也可以自己触地借力而起,也忘记了寒夜再冷再黑,纵使无人无暖被,也还有自己可以环抱。总是探索外力的依靠和馈赠来搭建一时的温室,却吝啬于自己创造几分温暖为自己阻挡风霜,这样的人生暖室又怎能不在外力缺失时,被风雨浸染,倏然坍塌。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依靠的是自己,为自己的人生点一盏灯,照亮自己黑夜中的征程,这样的感恩和璀璨才会不惧于磨难践踏,不畏于风雨摧残。
只有具备了温暖和感恩于自己的实力,才有能力帮助和感染他人,传播感恩和光明。
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这样一种人,一种能够在风雪中抵御严寒,还有余力去帮助他人的人;一种即便置身“炼狱”深处也能心生坦然、笑对一切,并激励鼓舞旁人的人;一种能够由自己主动引发感恩、帮住他人的人。而由自己引发的感恩,便是江南烟雨中,你为雨中踟蹰的路人轻轻撑起的一把油纸伞;由自己引发的感恩,亦是清晨林荫路上偶遇路人时,一个恬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早上好”;由自己引发的感恩,更是走在环卫工人彻夜清扫的柏油路上时,帮其将地上的垃圾扔入垃圾桶的一个浅浅弯腰……
唯有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做感恩的制造者,而不只是担任受惠一方的角色。然而,感恩自己和他人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注定会布满坎坷和荆棘。所谓大爱无疆,有目的的善举仅仅是包裹着道德和善意外衣的伪善之物,唯有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言辞才是世间最美丽、最应被感恩和铭记的事物。善举不以感恩的回馈为出发点,才是真正的善举。
其实,有的人不是生而坚强,他们只是一直相信着感恩和善良,爱着自己,亦不苛刻他人,用豁达的胸怀和奉献的姿态,在岁月长河之中渐渐活成了一轮艳阳,发光发热,照亮别人,也温暖着自己。
你可曾认真侧耳倾听,无论言语与否,风中自有一句不曾随风消逝的“谢谢”,它是一种认可,一种激励,它有时候出自你所馈赠之人;有时候出自你答谢他人之口,更有时候,它是你个人对自己的肯定和鼓舞。而感恩,恰似那流传亘古的濯濯清水,它涤净我们的心灵,搭建人与人沟通的坚固桥梁,我们当做的便是努力将这份美好传递下去。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倘若你正在诵读这篇文章,能否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受赠于人时,可否面带微笑说一声轻轻的“谢谢”,但愿这小小二字,能够发挥它应有的魔力,为你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的风采!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同盛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