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苏宁+葛天伟+赵娟
新型职业农民是经过专门培育的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未来参与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周至县试点实施五年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猕猴桃主导产业为载体,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提升职业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点两线、全程分段”的培育模式。全县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突破千余人,他们积极活跃在猕猴桃生产、管理、贮藏、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和领域,对全县猕猴桃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做出了有益贡献,同时自身经济实力也得到了积累和发展,实现了政府、行业和个人三方的多赢。
然而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来看,新型职业农民虽然技能得到了提升,收入得到了增加,但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初衷还有差距。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正是党中央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所以说,职业农民不仅仅要经营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要示范带动身边群众做好经营管理,共同发展致富。特别是在当前,帮助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经济,已成为全国上下、社会各界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新型职业农民更应奋力争先,走在脱贫攻坚前列。
1 新型职业农民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周至县素有“金周至”的美誉。 由于地处秦巴山片区北部,全县2974平方千米土地,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农业人口51.6万人,占到全县总人口的83%以上。也正是为此,周至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168个贫困村中,省定贫困村132个、市定重点村6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余户。可以说贫困人口量多面广,扶贫任务繁重复杂。按照“八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安排,依靠产业脱贫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当前依靠的主要是涉农部门技术干部,相对于广大贫困户,技术干部的力量显得有些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产业扶贫的需要。
而新型职业农民是经过专业系统化培育的农村能人,他们有技术、有能力,把他们作为技术干部的补充力量,吸纳到产业扶贫工作中来,解决产业扶贫人才不足的问题,既可行也可靠。而且新型职业农民参与产业扶贫更有利于促进产业脱贫工作。一是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生活都在农村,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和贫困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更易于和贫困户交流往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经过专业系统化的培育,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之自身的生产作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活动实践,在市场经济中更易获得成功,對贫困户具有现实的示范带动效果。三是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等新型经营主体构成,他们既有能力又有实力,适当的政策引导,他们就会有动力去推动产业脱贫工作。
2 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有益实践
产业扶贫是实现贫困户脱贫重要的“造血干细胞”。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由于各地产业基础不同,贫困户情况差异,帮扶的方法模式也不尽相同。周至县2016年底成立了西安市首个职业农民协会,吸纳了全县高、中、初级197名职业农民会员,人员范围涉及猕猴桃种植、植保、土肥、农机、贮藏、销售等各个方面。在省市部门的政策号召下,协会依托其技术服务平台,采取“协会+职业农民+贫困户”的帮扶模式,围绕猕猴桃立县产业,初、中、高级职业农民结合个人优势和特长,“一对一”、“一对三”、“一对五”进村入户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定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座谈交流、实践指导、政策讲解等,提高贫困户理论素养和生产技能。比如在栽培管理方面,在关键生长季节指导贫困户合理用药、科学施肥等;在农资销售方面,凡是贫困户购买肥料、农药等农资,可以给与5%左右的降价优惠;在贮藏销售方面,帮助贫困户联系收购客商或直接收购贫困户的猕猴桃等。同时利用协会微信群、QQ群等信息平台,将猕猴桃产业发展动态、种植管理技术、市场供求信息等,及时有效传递给贫困户,引导贫困户紧跟市场步伐,从市场需求定位自身供给,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3 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光荣,使命艰巨。发挥职业农民在产业扶贫工作的助力作用,还需要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
一是加大对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对参与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并取得一定实效的职业农民,从农业项目、补助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倾斜,建立职业农民激励奖励政策,调动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动力,带动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增收。
二是完善职业农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职业农民农业产业精准帮扶贫困户的量化考核指标,将贫困户产业帮扶成效、产业增收等作为职业农民精准扶贫考核和认定颁证的重要依据。
三是做好职业农民精准扶贫政策引导。好的政策落实好,才能收到好的成效。职业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不但需要有政策的调动,还需要相关部门适时正确的引导,让参与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职业农民明白扶什么、怎么扶,避免盲目跟风走过场。
四是建立职业农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人才库。对有精准扶贫意愿、有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职业农民,根据其专业特长,分门别类,建立职业农民人才库,根据贫困户产业需求统一调度指挥,进行“菜单式”服务,真正实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
作者单位:1.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2.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周至县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