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华
君子慎独,这一儒家的思想,它不仅根植于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中国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国人的思想受到以儒家为主的学术流派思想影响。中国人讲究谨慎,儒家思想要求君子慎独。慎独,顾名思义,就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早在《礼记》的《中庸》中就提及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中的“独”是指一个人的世界,是无人监督的空间,不需伪装,不必迎合,也不需取悦别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你可以有所为,也可以有所不为;也是指一个人独处时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孤独,执着于内心的信念。人在独处时最能显现一个人的本性,是人性最好的试金石,因此,慎独当以修身养德为目标。古往今来大千世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诱惑无处不在。要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自律自清,古之圣贤就是用慎独这个儒家思想来修善品德,圣洁灵魂,使自己不随波逐流,不受利益所驱,从而赢得世人的敬仰,因此有曾参之“吾日三省吾身”。 慎独,这儒学对个人道德要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清苦乃至苦涩。非淡泊者无以慎独,非宁静者无以慎独。
真正的慎独者,并不是一定要远离人间云烟,灯火阑珊处,而是有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怀。即使身处嘈杂,心中也自有一片净土,在喧嚣的闹市中谨慎不苟,恪守人格底线,岂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众所周知杨震“暮夜无知”的典故,“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这四知,令王密惭愧万分,这个暮夜却金、慎独拒礼的故事,是对“慎独”最精彩最有力的诠释。另外范仲淹的食粥心安,林则徐的无欲则刚及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慎独,他们崇高的境界,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它犹如开在冰山上的雪莲,伫于悬崖的松柏,独自绽放,是那么的怡然自得。孔子曰“随心所欲”,而这“随心所欲”是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泰然,是刘备白帝城托孤教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肺腑之言,是经过良好的思想道德陶冶而形成的自我约束的最高心理境界。
慎独重在慎字,它不仅包括了慎独,亦有慎言、慎行等。我国古人就留给后人许多慎言。俗话说,“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体现了古人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的道德标准,更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些良言谨句无不体现“慎言”的智慧。慎行即“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是言必信,行必果的意志,也是一种潇洒和坦荡。慎行者必志存高远,更有淡泊宁静的睿智。
儒家的思想渊源流长,也悄然融入着西方世界。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省城求学时,曾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位杰出的美国跨文化比较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他用短暂的一生通过耶稣与梵的关系,揭示了东西方宗教的共同点——道德感和崇高感。梭罗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得益于他兼容并蓄世界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他欣赏东方文化给人的灵感,在哈佛求学期间,梭罗阅读了大量有关东方文化的法译本,从罗马田园文学到中国儒家哲学,他有选择的吸取儒家思想对个人的道德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
1845年初春,梭罗带一柄斧头,孤身一人来到无人居住荒凉的瓦尔登湖畔,在这里,他建造了后来成为他一生财富的小木屋,并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瓦尔登湖》,因其有十几篇散文组成,又称《湖滨散记》。文中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二年多隐居的时间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描绘四季更替中大自然的景色。这本书梭罗倾注了他的全部情感。他把建小木屋地点选在了一个满是松树和橡树的小山坡,穿过这些树林,可以望见一弯明亮的深绿色的湖水,这片养心湖水边的小木屋里,备有三把椅子,一把独处时坐,两把朋友来时坐,三把交往时坐,正是这三把椅子,让他在远离声嚣的安谧中寻找到了一种诗意的生活,梭罗把他的第一把椅子交给了孤独,因为他知道孤独让人理性,孤独滋养生活,也是他一生的生活理念,这种“简单,简单再简单”,朴素、独立、淡泊的生活,就是体现慎独的儒家思想!一个不大的湖泊,一片普通的山林,在这寂寞到几乎不能呼吸的时光里,梭罗从瓦尓登湖的夕阳下找到了那个安静的自己,并写下了这部传世作品《瓦尔登湖》。这是一本静静的书,即使是在寒冷的、冬雨淅沥的夜晚读它,仍会给人以融融的暖意。以我个人的阅读偏好自然,所以特别喜欢《瓦尔登湖》里的 “春”、“冬日瓦尔登湖”和“寂寞”等章節。在《寂寞》篇中,他通过一些动物来反衬心中的感觉,描述了在森林中一个人生活所特有的感受——令人窒息的寂寞。那牛蛙呜叫邀来的黑夜,夜莺的歌声,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以及那随风摇曳的赤杨和松柏,无不让人联想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宁静与寂寞。梭罗在最清醒最丰富也是最孤单的时候,独自来到瓦尔登湖这一片深邃养心的湖水,在这样的心境下涌到笔端的文字,是那么的自然平静而深湛。心中常常思念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和那三把椅子,感谢梭罗,这三把椅子,让我们知道了简单再简单的纯粹,向孤独致敬!
梵高,《向日葵》的作者,这位为艺术而生的天才艺术家,用他孤独的画笔,创作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作品《向日葵》。并成为他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梵高一生如此孤独,内心却疯狂的执着于他酷爱的艺术,许多人都认为他是疯子,可是又有谁能了解他那深入到骨髓里的孤独。那旷世的孤独都化作纯粹简单的真诚,献给了他最热爱的艺术!他用毕生精力在孤独的土地上种植向日葵,并创作了大量的有关麦田、向日葵的画作,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使其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他的画面上不仅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描绘令人无法逼视的太阳本身。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也是在这片美丽金色的麦田里,梵高,最后一次用颤抖的拿画向日葵的手,在天空重重添上了浓郁的悲哀的一笔,结束了自己孤独的一生!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慎独,弥足珍贵,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忙忙碌碌的生活里,常常忘记了初心。我们应放慢生活的脚步,忘却功利,用优雅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不世俗追风,不显山露水,从容淡定。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书,读书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享受,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品一口清茶,闻一缕香,也不失为一种静心慎独的选择。
王安石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淮南刘安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慎独,是一种超脱的情操,是一种君子的修养,更是个人道德风范的至高境界。
学会慎独,让慎独成为一种能力。
(作者单位:泉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