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思
“十三五”时期是陕西省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决胜时期。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审计成果既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实务体现,也是国家深化全面改革成果的最佳证明,因此应切实搞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一、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现状分析
第一,审计风险大。由于重大政策措施实施部门众多,建设项目情况各异,涉及政策、财政、建设、运行等多方面内容,随着国家大力扶持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政策的相继出台,审计任务势必会更加艰巨。一方面,传统审计中培养的审计人员更擅长财务数据的审查,对宏观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缺乏前瞻性;另一方面,政策落实情况多体现为文字性书面材料,审计证据多依赖被审计单位上报数据,因而存在片面性、局限性等弊端。以上状况导致审计人员在评估重要性和分析审计风险方面产生盲点,增加审计风险,弱化审计风险可控性。
第二,问题整改反馈难度大。跟踪审计的目的在于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够真正贯彻落实惠民政策为要求,因此需要定期对被审计单位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政策落地。时效性是跟踪审计的本质属性,受控于上级部门要求落实的期限,需要审计人员准确把握时间节点,抓住审计重点,迅速核查政策措施是否落实。由于跟踪审计的审计对象多、持续性长、动态性强,而审计报告又是以书面材料形式呈报,又需要经过一系列审计业务会议流程通过,两者的时间差导致无法突出重点并且反馈滞后。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阶段重点
(一)审计检查阶段。区别于传统审计单一核查账目方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检查文字材料是否贯彻政策精神、专项资金是否及时拨付项目、询问政策执行完成程度、实地考察建立项目基地等方式,查出主要问题,提出審计建议,责成责任主体尽快整改。跟踪审计的实际意义在于监督国家各部门政策精神领会情况、财政资金运用情况,作为执法部门对违规问题进行揭露。此阶段核心内容为查找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违规问题、查出违规金额或未按规定及时下拨资金数额,通过以上两点衡量审计质量较为符合政府审计的职能特色。
(二)审计报告阶段。出具书面的季度性综合审计报告,是政府审计机关体现职能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审计质量的物质承载基础。数据来源多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在现阶段研究背景下,跟踪审计的审计报告中包含了基本情况概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往期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通过报告中查出问题、审计意见和建议详细了解政策落实情况,分析判断该政策出台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为下一阶段政策修正提供理论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审计整改阶段。跟踪审计注重时效性,特别是针对查出违规问题,需要迅速整改,并且尽快完成政策落实。以被批示、采纳审计报告意见数和被审计单位实际上缴财政罚款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指标具有现实意义,最为直观地体现了审计成果。审计报告被批示和采纳是本级领导、上级审计机关认可审计结果的表现,这是以提出准确可靠、具备可行性审计意见为前提的。被审计单位实际上缴财政罚款是可被量化的实际指标,在依照法律法规做出审计决定后,能够直观、具体体现审计工作成效。
三、当前完善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对策建议
(一)拓宽思路,实现资源整合。追求时效性的跟踪审计不仅需要及时查摆政策落实情况,更加需要对国家新出台政策精准地把握和理解。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既拥有审计业务技能,又关注了解时事政治。但是,面对人员短缺、审计任务量大的客观矛盾,基层政府审计机关很难兼顾。因此,从审计检查阶段的行为主体出发,在现有机构编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全省或全市的审计机关人员纳入跟踪审计人员库,根据业务属性分类,以擅长的审计业务性质为单位组成审计小组,再以每个季度不同的跟踪审计工作重点进行人员调配。政府机关审计人员都是以不同的审计类型设置岗位,诸如经济责任审计、行政事业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财政金融审计、企业审计、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等,术业有专攻,审计人员都会重点关注相关业务最新的政策动态,针对跟踪审计每个季度不同的审计方向,抽调相关审计人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审计质量从而降低政策培训和政策滞后性的风险。
(二)加强整改,强化问责机制。追求结果性的跟踪审计,其审计质量是业务工作的衡量标尺,审计结果是实现审计质量的有效体现,也是本级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参考的唯一途径。首先,国家出台政策涉及的所有职能部门应该建立任务清单制度和政策落实清单制度,定期向审计机关报备,这就优化了跟踪审计的外部环境,减少审计人员熟悉政策的基础性步骤。其次,从审计报告阶段和审计整改阶段出发,跟踪审计结果提出的需要整改问题以及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务必真实、可行,持续公开审计结果,提高本级领导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认同度和关注度;加大对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检查和通报力度,提高被审计单位的重视程度。建议把达到一定数额的资金未落实情况和惰改、盲改和不改的突出问题与领导干部的考核和升迁结合起来。
(三)转变模式,创新审计方法。现阶段跟踪审计仍然以政策是否发文、政策涉及财政资金为主,没有完全达到衡量绩效的水平,审计范围狭窄、审计证据获得单一,督促职能未能发挥作用。建议建立重大政策措施大数据,形成环保、规划、国土、农业、水利、财政等各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形成任务完成清单并及时更新,与不同审计类别人才库呼应,全面拓展跟踪审计内容。大数据库具备海量政策信息存储、数据检索、筛查、分析、比对和记忆功能。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解决重大政策措施数量多、审计全覆盖和审计人财物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建议及时更新计算机审计软件,提高软件间的匹配程度,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从政策措施数据筛查、被审计单位政策落实情况比对、计算机审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全过程大数据背景审计,通过分析数据,再根据不同政策类型建立审计评价标准,为今后的跟踪审计提供丰富的审计重点评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