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杨林
[摘 要]习作指导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民风民俗类习作。笔者从传统节日——端午节入手,引导学生按课前实践,课堂交流,当堂撰写,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关键词]贴近生活;实践;激情;交流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94-01
写作是学生最头痛的练习,也是教师需要精心思考的一个课题。如何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实践,激发写作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时,是这样引导学生通过端午节吃粽子进行写作训练的: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到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要吃什么吗?
生异口同声喊:吃粽子。
师:我非常想吃那又香又甜的粽子,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尝一尝?
众生大声喊:老师,到我家去!老师,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这样热情,我先到谁家去吃粽子呢?我看这样吧,谁会包粽子,我就到谁家去做客,我要吃你自己包的粽子。你看怎么样?
生1(小声说):我不会。
师笑说:不会不要紧,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呢,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会包粽子,到時候我看谁第一个请我吃粽子。
学生(兴高采烈)大喊:“好!”
(一周后)师:同学们,你们学会包粽子了吗?
学生大声喊:“学会了!”
师:大家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包粽子。你们包的粽子味道一定很香吧!那你们的粽子是如何包成功的呢?都用了哪些食材呢?能不能把你的“秘诀”分享给大家呢?
一石激起千成浪。有学生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我趁机请了几位积极性最高的学生上讲台介绍包粽子的过程。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就知道这粽子一定味道非常不错,老师现在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全班这么多同学,老师不能让每个人都上讲台来介绍,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谁包的粽子最好吃呢?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师:老师有一个好主意,请同学们把包粽子的过程写出来,老师不就能比较出谁包的粽子好吃了吗?
生:这个办法好!
师:那就快动起手来吧!
本次作文训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具体有以下特点:
(1)选材贴近生活。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让写作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这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本节课,教师抓住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这一素材,选材既符合教材要求,又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话题不陌生,有亲切感,写作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
(2)激情产生动力。这次作文训练我选用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学生对选材熟悉,再加上老师又提出想吃学生包的粽子,学生们的激情空前高涨。教师课前给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课堂上又让学生充分交流,所以学生写作时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态。
(3)抓住学生心理。小学生都比较喜欢老师,特别喜欢老师能到家里去做客。他们把老师到家中做客看成很光荣的事情。抓住这一特点,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会包粽子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知不觉中既给学生布置了学包粽子的任务,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教师再以介绍包粽子过程为由,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这既是写作前对生活实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又是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为学生动笔写作打好了基础。
(4)重视交流训练。在本节作文课中,教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包粽子的过程,要求说的同学要把过程说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可以提问或补充发言。让学生充分交流,激发思维火花。教师通过适当的鼓励,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地展开交流评价。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思维的空间更加广阔,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
(5)关注个性差异。每个学生语文素养不同,因此在写作时会有很大差异。本节课我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文教学方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充分发掘了每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