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淼
[摘 要]阅读教学指向表达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理念。在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儿童,从尊重儿童经验、儿童思维、儿童情感等途径出发,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样使学生既理解文本内容,又提升他们的表達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儿童本位;指向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37-01
目前,阅读教学指向表达的理念得到广泛共识,并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改变了以往教师唯知识论、唯课本论的狭隘的目标要求,真正把学生引向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道路上来。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儿童,只有从儿童的知识经验、认知规律、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出发的表达才是真正有益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有效表达。下面,笔者主要就基于儿童本位的有效表达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尊重儿童经验,在契合认知规律中表达
儿童认知事物有着自己独有的经验。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不应忽视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更不能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要在尊重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就文本特质展开有效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如,苏教版 《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为生活的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在教学“茁壮”一词的时候,我先把能够体现出大树茁壮枝干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觉。在教师的启发下,许多学生纷纷以“结实、粗壮、有力”等词语表达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茁壮”一词还可以用于哪些地方。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茁壮的树苗”“茁壮的身体”“茁壮地成长”等从学生心中涌现。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词语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案例中,在“茁壮”一词的理解上,教师主要从儿童认知事物的特点出发,先向学生展示大树枝干的图片,让他们直观感知词语内涵;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茁壮”一词的理解。这样教学,契合儿童认知事物的规律,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尊重儿童思维,在契合思考特点中表达
儿童有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把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教师就要尊重儿童的思维特点,设计出契合儿童思考路径的问题或者话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进行有效表达,从而使阅读教学真正走向深入。
如,苏教版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主要通过对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事情的叙述,以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爱科学、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在学习文中“八九岁的时候……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这段话的时候,我发现学生更感兴趣的是水底世界。有的问:“水底世界有多奇妙啊?游鱼是什么样的呢?螺壳漂亮不漂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顺势道:“是啊,你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很好奇。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样教学,顺应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基于表达的阅读教学真正走向了深入。
该案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顺应了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适时调整了教学策略,让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表达训练。这样教学,契合儿童思考认知特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尊重儿童情感,在契合情感诉求中表达
儿童有着他们特有的情感,有时在成人看来很平常的语言却能把他们感动得稀里哗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关注儿童的情感,以契合儿童情感诉求为目标,鼓励他们尽情表达,从而把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如,苏教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主要通过小骆驼与小红马之间得故事,告诉人们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作为一篇童话故事,文章比较容易理解,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既不能瞧不起别人,也不能看轻自己。不少的少年儿童,他们表面上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实际上心理很脆弱。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我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哪些让你感到骄傲与自卑的事情吗?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这个话题一下子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他们不由自主地运用上了刚学到的“自卑”与“自豪”等词语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这样使他们的表达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该案例中,在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与认识之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而是基于儿童的情感诉求,让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自豪”“自卑”两个词语的认识。这样教学,不仅内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而且使他们自发地把生命体验融入文字中,彰显了多元的价值认知,从而将阅读与表达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的对象是儿童,要从儿童出发进行表达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儿童内在的心理需求,契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促进儿童的快乐健康成长。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