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高校专利协作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8-03-14 19:23钟镇王梦超
现代情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河南专利聚类

钟镇+王梦超

〔摘要〕[目的/意义]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规律,探索更为高效的地方本科高校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降低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省份的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为例,通过对其2014-2016年国内机构合作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中西部省份地方省属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存在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在合作网络中存在围绕地域与机构内敛的小圈子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协同创新;机构专利合作;河南省;地方高校;中西部地区;合作网络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2.019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8)02-0116-06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aborative

Patents in Local College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Henan Province

Zhong ZhenWang Mengchao

(School of Management,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duc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which are relative weaker in higher education,that revealing the law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exploring more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Method/Process]This paper gave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local college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invention patents of provinci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Henan Province,during 2014-2016.[Results/Conclusion]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relative quantitative and proportional lower in collaborative invention patents.The small circles on core institutions or city-region s or had been formed in collaboration networks.It also gave some discussions on these phenomenon which may affect the regio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word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nstitutional collaboration of invention patents;Henan province;local colleges;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collaboration networks

自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关于“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讲话为起点[1],伴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确认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协同创新已成为国家和各級区域科教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2]。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都被证明是提升创新水平、推动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3]。在政、产、学、研中一方或几方参与的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的研究可以更为精准地对接社会需求,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学校进一步的发展;企业与研究院所在得到高校智力支持的同时,则可以在降低创新成本降低或提升创新绩效等方面得到提升;政府部门的参与则有助于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而推动区域社会与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4-6]。

由于较多定位于与社会需求较为密切的现实目标[7],高校协同创新尤其是校企协同创新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往往基于合作专利展开[8],也有少部分研究通过高校、企业、政府以及重要门户网站公开的信息,发掘高校的协同创新关系[9]。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基于合作专利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主要围绕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如211/985高校)[8,10-12]或东部发达地区(如江浙沪地区)展开[2,4,9,13-15],而对广大中部与西部地区地方省属高校协同创新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有所忽略。

高校协同创新受内外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高校自身的研究水平;二是外部社会经济环境。除去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四川(成都)以及安徽(合肥)这些包含优质高教资源省会城市(拥有2所以上“211”甚至是“985”高校)的个别省份,包括河南、山西、江西、云南、贵州等大多数的中西部省份在优质高教资源方面,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仍十分欠缺。另一方面,即使是211/985高校“相对缺少”的一些东部地区省份,如浙江省,较为发达的区域经济所带动的工商业需求仍能够有效推动该区域协同创新的快速发展[16]。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中西部省份地方本科院校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对于降低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水平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为例,通过对其2014-2016年合作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考察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影响因素,旨在为中西部省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提供案例借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政策制定的相关机构与部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數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选择“国内发明专利”作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测度指标,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知网版)进行采集(www.cnki.net)。在我国,专利主要分为发明、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3个类别。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最高,审查条件与授予条件最为严格,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各类专利中均处于核心地位[17-18]。此外,地方高校相对较少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也是我们选择国内发明作为测度指标的重要的原因。在检索时,本文将申请日期设定为201411-20161231(近3年),公开日期设定为201411-201761。虽然“公开”并不等于“授权”,但是严格审理机制能够确保大多数公开的发明专利在理论上都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创新性,而较长的公示期也不利于我们对近期现状做出有效评估。此外,国内外相当多的专利分析评价研究也都以“公开专利”为准。

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省共有35所省属本科高校,但只有33所高校在2014-2016年有公开发明专利,合计10 489项。表1列出33所高校的名称及其发明专利数量,依据专利数量进行排序,各高校的简称也一并提供以便于后续描述。可以看到,这些高校在专利产出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分层结构:以河南科大、河南理工、郑大(合并了郑州工学院)以及河南师大为代表4所老牌理工科特色高校专利数量均在500以上,构成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由洛阳理工、河南工大与华水等工科院校为主的20所院校构成,专利数量保持在100~500的区间范围;最后一个梯队主要由地方师范类院校构成,发明专利数量不足100。

本研究将专利申请人字段中不少于2个机构(不含个人)的专利定义为机构合作专利(以下简称合作专利),共有426项符合此标准,总体的合作率约为41%,不仅低于重点/部属高校平均水平[11],也低于江苏、浙江地区的平均水平[4,15]。这些专利共计涉及了269个独立申请机构(注:含32所高校),共存在2机构、3机构、4机构与5机构4种合作形式。其中,2机构合作专利高达360项,约占合作专利总数的85%,是专利合作最常见的合作形式;而3机构(47项,11%)、4机构(12项,3%)和5机构(7项,2%)则相对罕见,这个比例与文献[19]提供的中国大陆地区发明专利的合作规模分布大体一致。表2列出了33所高校发明专利的合作数量、合作比例及各级的全省合作专利占比、合作机构数量,各高校依据合作专利数量进行排序。结合表1,我们可以看到河南地方本科高校参与专利研发合作的4个特点:

1)河南本科高校在发明专利研发上都倾向于独立完成,合作频度低,比例小。在32所拥有合作专利的高校中,绝大多数高校合作专利比例均不到20%,而只有不到1/3高校的合作专利数量可以达到2位数(>10项)。

2)专利产出水平与合作专利数量的相关性较低,部分专利高产院校的合作专利相对稀缺。例如,河南科大、洛阳理工与许昌学院的发明专利总数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但它们的合作专利数量排名均在10名开外。

3)合作专利的数量分布极不均衡。郑大、郑州轻院、河南理工、河南农大与河南工大5所高校囊括了全省一半以上的合作专利,并集中在省会郑州地区;而除河南师大之外地方师范类学校的合作专利在全省高校本科合作专利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在合作机构数量上,河南高校也呈现出极度不均衡的情况,合作专利数量较多的院校合作机构也较为广泛。与郑大有过发明专利合作的机构约占全省专利合作机构总数1/4,而郑大、郑州轻院、河南理工、河南农大与河南工大5所高校的合作专利加在一起则涵盖了50%以上的专利合作机构。换言之,合作专利数量较多的高校的合作机构。

2河南本科高校合作机构的特征解析

依据文献调研的结果,本文尝试从合作机构的业务属性、地域属性以及合作网络的属性3个方面,解析河南省本科高校的发明专利的机构合作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

21专利申请机构的业务属性与地域属性分析

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视角出发,专利机构依据业务属性可以分为政府部门、公司企业、高等学校与研究院校4类。我们统计了269个合作专利参与机构(含32所河南省属本科高校)的业务属性,以饼图形式展示于图1。如图1所示,公司企业仍是河南本科高校进行专利研发的主要合作伙伴,约占合作专利申请机构总数的61%,反映了发明专利在产业应用方面的重要价值;其次为高等院校,除32所河南省属本科高校外,还有其它33所高等学校参与了河南本科高校的专利研发,显示校—校合作仍是河南高校专利合作研发的重要形式;研究院所的比重相对较少,合计不超过机构总数的13%,但仍占有一定数量(33个)。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共有包括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栾川县环境保护局、安阳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7家省内政府部门参与到河南本科高校的专利,这在以往的研究样本中并不多见。

除去32所高校,本文将剩余237个专利申请机构按照省内与省外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将省内依据所在地市、省外依据省份进行了细分,相关数据列于表3。

从省域视角来看,虽然河南本科高校的专利合作机构50%以上分布在省内各地市,但仍有超过40%的合作机构分布在其它26个省份,反映了河南本科高校在专利研发合作上的开放性特征。但在分布数量上,省内机构较为集中,接近一半的机构分布在省会郑州。在省外部分,虽然合作机构在经济与教育水平较为发达的北京、广东、江苏以及临省山西分布较多,但集中度明显低于省内18地市。

22合作模式分析

依据合作机构的业务属性分布,即校(高等学校)、研(研究院所)、企(公司企业)、政(政府部门),我们将河南本科高校的发明专利合作划分为校—校、校—研、校—企、校—政、校—研—企与校—企—政6种不同的合作形式,并根据机构所在地域又细分为“省内合作”与“跨省合作”2个组别,相关统计结果以交叉矩阵的形式列于表4。虽然理论上还存在校—研—政与校—研—企—政2种合作形式,但在河南本科高校的合作发明专利中未有体现,故未在表4中列出。

如表4所示,校—企合作是最為常见的专利合作模式,约占总数的67%,且省内合作明显多于跨省合作,主要省内参与企业包括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8项)、河南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4项)与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12项)等。校—校与校—研合作相对较少,分别只占发明专利总数的16%与12%,但跨省合作的比重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校—校合作模式中,跨省合作的专利数量几乎是省内合作的2倍,主要省外合作机构包括了清华大学(11项)与大连理工大学(4项)等985/211重点高校。这种情况表明,在偏基础研究的研发领域,机构的科研水平是专利合作伙伴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此外,政府部门参与以及政—产—学—研中多方参与的多属性专利合作十分稀少。

23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基于发明专利合作关系,我们构建了269*269的机构专利合作关系矩阵,并将其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draw。剔除合作频度小于2次的关系连线及由此产生的孤立结点,形成了图2中的河南本科高校专利合作网络。在图2中,圆形表示高等学校,方形表示研究院所,菱形表示公司企业,倒三角表示政府部门,连线的粗细与合作频度的正相关。

不难发现,河南省本科高校的专利合作已经形成了十分显著的地域与专业相结合的聚合特征:依据高校所属地市,分别形成了一个以郑大—河南工大—河南农大—郑州轻院为核心的郑州区域聚类、以河南师大—河南科院为核心的新乡聚类和以河南理工为核心的焦作聚类3个较大的

区域聚类。在这些区域聚类中,核心高校结点或通过直接的校际间直接合作(如新乡聚类中的河南师大—河南科院),或通过1个或几个重要企业(郑大与河南工大之间的“国家电网公司”,郑大与河南农大、郑州轻院之间的“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连接;其他机构则通过核心高校结点并入聚类之中。聚类内部,省内机构大多来自于同一地市;省外机构则基于专业对口原则与省内核心高校节点相连接融入聚类,如郑大核心节点周围的清华大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以及华水节点周围的大连理工大学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总体而言,河南本科高校发明专利合作网络表现出的机构合作态势为“省域外面向各类专业开放,省域内围绕地域收敛”。

虽然图2中的各个聚类的内部在宏观上表现为聚合趋势,但聚类之间以及聚类内部不同核心结点之间在微观上则呈现出离散性的“小圈子”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不同区域聚类之间的省内机构,即使专业研究主题十分接近,专利合作也并不常见。河南农大与河南科院同为河南省老牌农林类院校,但是不仅彼此之间没有频繁的专利合作,而且与它们有过专利合作的机构之间也很少有专利合作,这些情况反映了地理距离与区域阻隔对跨区域协同创新活动的影响。

其次,同一区域但分属聚类内外的机构或不同小聚类之间机构也鲜有合作。例如郑州地区的华水、中原工院、河南牧经与郑州区域大聚类中4所高校及其合作机构的专利合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新医与同城的河南师大、河南科院之间也无显著交集。机构间的专业关注点差异或许是导致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

最后,围绕大聚类内部小聚类或核心节点的企业与研究院所也呈现分化趋势。例如,涉及烟草行业的研究院所与公司企业有很多家都出现在了合作网络中,但除“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少数机构外,它们都只与一所高校展开“单线”的较为频繁的发明专利合作。

3结论与讨论

基于2014-2016年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提供发明专利公开信息,本文以河南省38所省属本科院校为例,对中西部省份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河南本科高校的专利研发都倾向于独立完成,合作专利比例低于国家重点与东部地区院校,且与产出水平不成比例,有可能存在专利申请脱离市场应用的风险。在本次统计中,个别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且非理工或农林专长的地方性新升二本院校(2000年以后升本),竟然在发明专利产出数量上经常超越省内多所拥有较长本科办学历史的理工农林高校。更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多的专利中,只有不到5项专利属于合作完成,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些专利的质量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有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在专利申请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却存在着转化率下降的奇怪现象[20],在一定程度表明高校独立申请的市场化匹配度并不高。而校企合作专业较多源于企业的市场需求,且可实施性相对较高。基于此,在进行专利申请、维持费用补贴或展开高校研发绩效评估时,相关部门不妨考虑对校企合作专利给予必要的“加权”处理,以提升高校专利研发的经济社会效益。

2)河南本科高校发明专利合作网络整体上表现为“省域外面向各类专业开放,省域内围绕地域与机构收敛”特征。一方面,河南本科高校专利合作伙伴中,约有40%位于省外,且在26个省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显示省外合作伙伴的选取更多地取决于市场需求、技术互补与技术支持等非地域性因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在河南省内,“非高校专利合作机构”大多只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省内高校合作伙伴,鲜有与第三方省内高校频繁合作的案例,在省域层面表现为地域性,在市域层面则表现为机构的排它性。例如,尽管在食品、轻工等专业上具有不同程度的相近性,但河南农大、河南工大与郑州轻工3所高校不仅本身合作较少,甚至共同的合作伙伴也是屈指可数。不少理论研究与现实案例表明,开放式创新能明显提升专利质量和维持寿命[21]。因此,省内地域与机构内聚缩成的排它性合作小圈子有可能对省内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负面影响,而探索构建一种通过市场利益驱动,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多主体间相一致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开放协同机制[22],应是未来河南校企协同创新活动必须考虑的内容。

3)河南本科高校在合作专利产出方面已經形成了显著的分层结构。位于郑州的郑大、郑州轻院、河南工大与河南工大囊括了全省约50%合作发明专利,而位于省会周边由理工(焦作)、科大(洛阳)与师大(新乡)所组成的第二梯队则与其差距明显。造成分层结构的本质原因,缘于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教资源丰富程度。如果放任这种分层差异持续拉大,有可能会对省域内其它地市的经济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全省经济与科教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尽管河南省已经建立了多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但这些中心往往聚集在科教与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对省域内薄弱地市的辐射稍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议拥有相对优势资源的郑州、洛阳与新乡在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基础上[23],分别选拔出一些优质科教或企业资源,在相对薄弱的省内其它地市与其共建协同创新机构,构建一定的激励机制来确保两地研发人员的常驻,以实现省域内科教与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

本文仅对河南一省的专利合作进行了考察,出现的情况是否在中西部省份普遍存在仍需要做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1-4.

[2]赵哲.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以辽宁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3,(6):31-36.

[3]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4]余晓,郑素丽,吴伟.地方高校合作专利发展特征及其与优势学科的契合度研究——基于产学研协同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76-81.

[5]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6]余玉龙.政校共建新型智库的制度创新与协同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2015,(7):17-20.

[7]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8]朱凌,常甲辉,徐旋.从构建产学合作平台到实现产学协同创新——基于长三角“985”高校专利数据及典型案例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59-66.

[9]占侃,孙俊华.江苏高校校企合作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科研管理,2016,37(10):146-152.

[10]朱兆斌.科研成果横向转化绩效研究——基于东南大学与企业横向科技合作情况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86-89.

[11]吴伟,吕旭峰,余晓.协同创新视阈下部属高校合作专利产出发展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9):12-18.

[12]陆亦恺,石亮,张善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专利合作特征与案例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8):69-74.

[13]胡平,卢磊,王瑶.协同创新的网络特征与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2):70-78.

[14]刘桂锋,卢章平,刘琼,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江苏省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研究[J].情报杂志,2015,(1):122-126.

[15]张珩,朱英明,杨连盛.江苏校企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50-57.

[16]刘克寅,宣勇.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创新的匹配规律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校企合作创新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50-56.

[17]张米尔,胡素雅,国伟.低质量专利的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13,34(3):122-127.

[18]温芳芳.基于专利文献计量的我国校企科研合作现状分析[J].情报杂志,2014,(12):71-76.

[19]温芳芳.专利合作模式的计量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20]刘斌,谢婷婷,赖举.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8):50-51.

[21]张军荣.开放式创新能提升专利质量吗?[J].科研管理,2017,38(11):103-109.

[22]蔺雷.解开“协而不同”的三把钥匙[J].清华管理评论,2015,(3):39-45.

[23]罗煜.郑洛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兼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J].技术经济,2017,36(1):90-95.

(责任编辑:孙国雷)

猜你喜欢
河南专利聚类
专利
出彩河南
发明与专利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
自适应确定K-means算法的聚类数:以遥感图像聚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