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研究

2018-03-13 12:31王霄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隐私大数据时代

王霄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导致信息伦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构建:构建大数据时代伦理体系;完善大数据时代法律法规;遵守伦理原则,提升数据素养。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隐私

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一直被世界瞩目,此汽车装备有红外相机、激光雷达、GPS、摄像头等,汽车通过这些感应设备,实时收集路面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使汽车安全行驶。其实这就是一个大数据项目,它成功的关键,就是数据的收集、分析、整合、利用。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大数据(Big data),是相对于小数据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浪潮》中就提到“大数据”,本世纪初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台出现,大数据逐渐被人关注。从1936年到2008年,盖洛普公司通过数据预测美国总统竞选成功率高达88.9%。2012年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说,大数据就是样本=总体;大数据可以不精确,允许混杂;数据可以发声;知道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分析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大数据就像一个奇妙无比的钻石矿,只要不断进行数据挖掘、创新,其价值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到底何为大数据?一般认为,大数据就是指一种规模巨大的、海量的数据集合体,它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完全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作的能力范围。

大数据的特点为 :数据量大、输入和处理速度快、数据多样性、价值密度低。它既能给人们带来巨经济利益,也能为生活带来极大隐忧。

二、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面临的挑战

1、数字身份

数字身份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从事个人业务而建立的身份标识,通过网络能够使用、储存、转移或处理的身份,是一个人的在线身份。网络是一个可以用假身份、可以匿名的开放空间,在网上个人的数字身份不是固定而是流动的。

中国有亿万网民,通过不同的数字身份,在使用网络业务时,需要提供不同的账号和密码,用户每申请一次账户,就提交相关的个人信息。由于互联网私人信息的可得性,这样容易出现隐私泄漏、信息盗用、身份欺诈等安全问题。

2、隐私泄露

隐私是指个人信息中那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内容。一般分为躯体隐私、空间隐私、信息隐私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极易被隐私泄露,甚至被不法之徒借此牟利。

在互联网上,自然人几乎变成透明人。人们的行为时刻被第三只眼紧盯着,棱镜门事件就是典型代表。大数据时代,监视人类活动变得更容易。人肉搜索、黑客攻击、银行卡被刷、个人信息被盗等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给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害。

3、数据独裁

大數据时代,一切用数据说话,容易导致数据独裁。现实生活中,业务管理、社情民意调查、环境监控数据化无可厚非。但教育部门用标准化测试来检验学生表现、评定老师水平、评判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恐怕有待商榷。考试成绩能否全面展示一个学生的能力?能否有效的检测教育教学质量?能否真实反映教师业务素养?单凭数据恐怕很难确切回答。

三、导致信息伦理缺失的原因

1、主体因素:人格异变

大数据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人们越来越喜欢由现实走向虚拟,人格异变极为常见。现实中,工作、生活的压力,使人容易焦虑,同时传统道德压抑人们的言行,不敢肆意妄为。而网络的离散性与无国界性,使监管相对松懈,在每天的海量信息中,人们尽情释放不良情绪,寻求精神慰藉;但攻击他人的网络暴力行为也经常出现;涉黄、涉毒、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些人在网络中迷失自我,人格异变甚至分裂,导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2、客观因素:利益驱动

普适计算时代,传感器、微处理器等无处不在,数据每日海量增加,其价值不断被发现。数据通过处理,二次处理利用,重组,拓展,使企业赚的盆满钵满。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暴利铤而走险,在网络空间倒卖数据信息。据有关方面考证,中国互联网中,黑客、中介、广告商、诈骗组织紧盯个人信息安全灰色产业,牟取暴利数目惊人。高额的利益诱惑,难以寻找的网络犯罪线索,滞后的法律体系,使网络违法成本低廉,这为违法者获取非法利益留下运作空间。

3、社会因素:数据依赖

西方人很相信数据,特别是美国,数据就是科学的度量,是知识的可靠来源;一旦没有数据,不管是进行学术研究,还是政府制定政策,都举步维艰。但过分依赖数据,就违反了唯物辩证法的适度原则。

英国在脱欧公投之前,根据大数据分析,认为留欧应为大多数,但结果却相反。其实数据根本没有人们想像的安全可靠。过分依赖滥用数据,会影响社会创新力与评判标准。

四、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构建

1、构建大数据时代伦理体系

数据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它带给人们的利与弊,关键在于人对大数据伦理后果的自觉,取决于人的意志。近年来“大数据热”不断发酵,怎样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应用数据,谁是数据的拥有者、使用者,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认识、分析大数据时代的伦理问题令人思考。

应该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文化观念、道德体系、哲学理论,借鉴西方的道德伦理理念,建构大数据时代的伦理体系,形成个人自律、行业自律机制,趋利除弊,促进人健康、自由、全面发展。

2、完善大数据时代法律法规

近几年,中国针对网络伦理问题,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伦理缺失及应对策略规定》等,2012年又颁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旨在以法律形式,明晰义务责任,保护信息安全。中国可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完善数据整理及分析的脱敏处理,进行多层保护,从个人、企业、国家多个层面,完善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维护企业的数据产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确保经济健康安全发展。

3、遵守伦理原则,提升数据素养

特别强调尊重,无害,公正。首先,在大数据时代,对于人的尊严、意志和个人隐私等基本权利,必须尊重,不得违背个人意志,践踏个人尊严,泄露个人隐私;其次,在数据的收集、处理、利用过程中,不得对个人、社会、环境及未来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特别注意数据的二次利用;最后,根据个人的义务、权利,给与公正恰当的对待。

提升数据素养要不断弥补数据鸿沟,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信息共享。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培养数据意识,提升数据敏感性,高性能的收集、处理、分析数据,积极准确的评估数据的价值,养成良好的数据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充分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管理,为社会服务。

总之,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类总是先创造出可能会危害自己的工具,然后才开始建立保护自己的安全机制,大数据亦是如此。今天,一方面借助大數据,解决许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人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经过不断的反复实践,会逐步解决负面影响,充分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 涂子沛.大数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陆伟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4(10).

[4] 黄欣荣.大数据技术的伦理反思[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5).

[5] 邱仁宗,黄雯,翟晓梅.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J].科学与社会,2014(1).

[6] 安宝洋.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的伦理缺失及应对策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

[7] 王士斌.大数据应用技术浅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8).

[8] 许晔.大数据时代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5(3).

[9] 刘删.大数据时代下隐私问题的伦理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

[10] 王融.数字身份管理:网络时代的身份证[J].中国新通信,2011(14).

[11] 潘璠.走近大数据[J].调研世界,2014(10).

[12] 何辉.大数据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J].时代农机,2015(10).

[13] 何雪芬.大数据与小市民[N].联合早报网,2016-7-3.

【作者简介】

王 霄(198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任职于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思政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心理学.

猜你喜欢
隐私大数据时代
数据安全事件频发 “隐私”何处安放?
新形势下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
室内窗帘装饰性探析
浅议隐私权的边界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