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研究文献综述

2018-03-13 11:12包明潘素平孙跃东
体育时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育场馆文体

包明 潘素平 孙跃东

一、引言

据2013年《青少年体育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我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是31%,造成了学校体育场馆大量闲置与社区场地短缺的供求矛盾。而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调查结果显示,75.5%的人选择离住地或单位在2000米以内的场所进行锻炼。中小学体育场馆基本在居民区附近,这就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提供了现实依据。同样,作为普通大众文化生活的的主要阵地——图书馆的数量与开放程度,也是影响人们文化生活进步的第一大因素。

因此,研究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现状,对于合理调配利用地区文体设施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体育需求,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具有一定意义。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顺利进行。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检索“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共搜索到17764条相关文献,而其中对中小学体育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研究的相关文献约有177篇。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可行性论证、影响因素研究,到经营管理、开放模式构建研究、律法研究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一)开放可行性的研究

可行性研究方面,主要是从民众与文体设施的供需关系、学校实施对外开放的软硬件条件、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开放时间需求性、开放对学校发展的利与弊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证。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小学文体设施对外开放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庞志伟、刘晓辉等从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供求关系,和谐社会建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联系,体育法规建设四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通过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使学校体育场馆工作有制度保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政府、學校多部门共管局面等可行性对策。戴杰从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的软硬件情况,验证了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鲍海涛从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盈利性、管理人才培养以及现代体育与旅游的相结合的角度对沈阳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兼并发展的新思路。另外还有翁国玖、李敬会等分别南京、浦东等地区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研究。

(二)开放现状及对策研究

开放现状与对策的研究较多,大部分都是抽取某一地区一定的样本量为调查对象,对中小学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对策。方靓在对苏州市28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方案实施情况做了详尽地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场地改造工程、对体育场地开放的宣传、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开放体育设施、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注重舆论的引导作用,促使入校锻炼者自觉爱护学校体育器材及环境、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实现政府各部门、社区居委会、学校、社区居民之间应相互理解与配合等建议。伊鲁波更是创新性的提出了将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统一纳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通过政府、社区、学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学校场地设施开放的管理;完善安全保障系统设立“一校一警”、警校共建的工作机制等建议。

目前,我国学校文体设施多以小型化、中低水平为主,标准化的较高水平场馆较少,不同学校之间文体设施条件差距也较大,很多学校文体设施经费投入不足,多数学校体育设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条件开放的学校又受到管理、经费、安全、风险责任承担等问题的制约,整体处于部分学校试点、部分项目和部分时段开放的状态,有条件开放文化设施的学校少之又少。随着电子刊物的迅速发展,文化设施的开放也出现了新的高度要求,无法保证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管理模式研究

目前实行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的学校,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基于学校本身所面临的政策支持、安全、风险责任、经费等问题如何做到优化整合而构建管理模式,目前研究的管理模式有俱乐部模式、自主经营模式、BOT模式、PPP模式、托管模式、单一型开放模式、政府购买学校体育服务模式等。代表性的有:李骁天以制度变迁为为视角进行研究,旨在为推动城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邹巍建议学校采用“建设一经营一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的合作模式引入第三方参与管理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相互补充,降低学校自主开放风险成本。曾亦斌等提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应用PPP管理模式。应姗姗等以“托管”为视角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委托管理进行研究。刘璐认为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实路向要由政府主导,通过政府购买学校体育服务,形成政府、学校的双赢;同时政府明晰有偿服务权责,加强购买后的监管,健全评估体系,以委托制、俱乐部制等形式分解学校工作压力。

不管采用何种管理模式,主要的目的都是要真正实现学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优势互补,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管理模式仅停留在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如政策执行力度如何能有效加强、目前多部门管理清况下的执行效度问题、学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设施的使用功能差异方面的融合、设施投入主体的差异性导致资源使用存在的矛盾、管理策略的灵活运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社会双方的协调与配合,也需要为公共产品承担主要职责的政府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认识以转变观念、推动规范化管理等为其提供政策支持。

(四)评价体系研究

纵观国内文献,对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评价的研究无外乎评价其是否具备对外开放条件较少,能做到何种水平或做得怎样,目前研究较少。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闫士展等在研究中构建了44个指标的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评价已执行该政策学校的政策绩效,还可以促进并指导未执行该政策的学校,为以后执行该政策提高政策绩效提供参考。徐静在研究中构建了一个包含四项一级指标的准则层、十项二级指标的子准则层、三十项三级指标的目标层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促进学校对外开放服务效果,为政府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监管依据。梁慧超等在研究中构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价模型,当中以学校自身条件、资金、决策者的开放意识、安全所占权重最大。本文认为,除有对学校执行层面的评价外,还应有对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反馈的评价,完善监督系统,保证执行力度,完善评价系统,评估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所采用的具体管理模式是否适合学校的发展,寻找适合不类型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途径,也是今后亟待研究的问题。

(五)律法政策研究

从1995年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开始,先后有十多个国家级文件对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都有明确政策支持,相应各省市也逐步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的政策、法规,但纵观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历程,其中责任风险、立法不清不乏为其中一个制约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的瓶颈问题。许多学者也对现有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过程出现的律法问题进行了研究,寻找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的律法支持。有代表性的有:李先燕分析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法律依据,提出立法建议,以期确保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更加有效、合法、合理。李小芳梳理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体育伤害事故中法律归责、法律适用等相关问题,并提出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责任等建议。杨成伟指出目前学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过程中因政策体系自身匹配度不高、政策执行组织体系不明确、目标群体利益表达意识缺乏、政策执行资源不足和政策执行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因素,提出了政策执行优化路径。另外还有向会英、程远义等重点讨论了学校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依据、归责原则以及合理边界以及对外开放中伤害事故责任赔偿问题,提出了解决此类纠纷的建议。

上述研究都主要侧重于制度完善、责任归属解析等方面。而在现有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规定和环境,如何从律法的角度指导学校有效规避文体设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风险和有效解决出现的风险问题,捋清责任归属与赔償问题,构建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是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六)学校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中学文化设施(或图书馆)对外开放”词条搜索,发现对学校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的相关研究非常少,只有少数几篇是只针对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研究,如张卉、张德华研究的《农村中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尹丽红的《中学图书馆向社区开放的思考》、马淳的《中学图书馆应向社区开放》、王兴启《浅谈中学图书馆向社区开放》等。由于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文化设施基础薄弱,且在内容和建设上主要是服务于中小学教育为主,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加上网络信息时代,电子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兴起,大部分的资源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取,而人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的单一和文化休闲的意识淡薄等,都成为了学校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发挥学校文化设施的优势,与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同时以此为窗口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今后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的趋势。

三、简要评论

纵观国内关于学校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的研究,逐步已经由感性走向理性,这必将对推动学校文体设施进一步开放提供有力帮助。对比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发现,我国学校文体设施外开放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律法政策的研究上侧重于在现有制度完善、责任归属解析等方面,而忽略了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的研究。二是大多数管理模式研究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和宏观建议上,而能结合地区实际经济、政策、人文情况制定详细方案进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少。三是监督评价系统研究不完善,导致执行、反馈出现力度不够甚至脱节现象。四是文化设施对外开放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引导文化消费,为公众提供业余文化教育的功能优势。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育场馆文体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我国青少年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