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131)
学生的学习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在于能够在遇到新问题或处于新情境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利用好学习迁移规律,促进知识、技能广泛而积极的迁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也只有通过学习迁移,才能使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检验、充实和熟练,同时学习迁移也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智能形成的重要环节。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就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叫负迁移(或干扰)。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促进学习的正迁移,力争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最大的正迁移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如果先学习的内容与后学习的内容有相同或相似之处,那么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学习的迁移,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包含有共同因素。我们在物理习题教学中,要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前后学习内容具有相似性,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并且适当地进行学习指导,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从一道电磁感应习题出发,进行变式拓展,既设计相同要素,又引入变化提升,促进解题方法的有效迁移,使学生能力逐步提高。以这种模式组织习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也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改变现在教学中存在的大量刷题而不善于带领学生总结提炼的现象。
原题:如图1所示,一金属圆环和一根金属辐条构成的轮子,可绕垂直于圆环平面的水平轴自由转动,金属环与辐条的电阻不计,质量忽略,辐条长度为L,轮子处在与之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通过导线与轮子的中心和边缘相连,轮子外缘同时有绝缘绳绕着,细绳下端挂着质量为m的重物,求重物下落的稳定速度。
图1
图2
解析:此题中由于重物下落,带动圆轮转动,辐条Oa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动势,Oa相当于电源,与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a端为正极,O端为负极(如图2)。由于Oa边受到的安培力阻碍圆环转动,并且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安培力也逐渐增大,最终达到一稳定速度,解此速度可用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动力学角度,根据力矩平衡来解答,另一种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角度来解答。
小结: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对于动力学问题,有两种典型的解题途径:一种是动力学角度,另一种是能量转化与守恒角度,具体从哪个角度解题要看题目所给的条件。一般情况下,利用能量关系解题比较简捷,故下面的拓展都用这种方法。
拓展一:如果原题中的辐条有电阻,且电阻为r,求最终系统平衡的速度。
目的:通过此拓展,增强对电路欧姆定律的考查,注意电源内电阻对电路的影响。有了前面的解题过程,题目条件大体没变,要素类似,迁移迅速。此拓展很快就可以处理掉,简单易行、效率高,学生接受起来也快,同时也复习了前面的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关联。
图3
拓展二:如果把原题中的辐条由一根变成四根,如图3所示,且相邻两根辐条的夹角是90°,辐条电阻不计,求重物最终下落的稳定速度。
有的同学会提出疑问,从能量守恒角度列方程是没有问题,但如果从动力学角度考虑,四根辐条的力矩不是与原来一根时不一样了吗?怎么结果是一样的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讨论,然后老师总结。
其实四根辐条的总力矩与原来一根辐条的力矩是一样的。由于总电动势没变,总电阻没变,总电流也没变,每根辐条的电流是原来一根辐条时电流的四分之一,安培力也是原来的四分之一,力矩也是原来的四分之一,故总力矩与原来一根辐条的力矩相同。从等效角度看,当不计辐条电阻时,四根辐条与一根辐条是等效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从能量守恒角度解题的优越性。
目的: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学会当有多电源出现时该如何处理。当没见过的物理情境出现时,关键是利用已有基础知识分析其物理本质。在学习难度逐渐增大的情境中,给学习者提供的指导越多,迁移的效果越好。
图4
拓展三:如果把拓展二中的四根辐条变成一金属圆盘,且不计金属圆盘内阻(如图4),求重物最终下落的稳定速度。
目的:此拓展把拓展二进一步升华,视野进一步扩大,研究圆盘切割的本质,训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增强识别能力,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就容易看出其本质,找到处理方法。
小结:如果没有拓展二作为基础的话,对于圆盘在磁场中转动问题,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电动势产生原因,也找不到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电路连接方式,有了拓展二再到圆盘,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前面学习的知识对后面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可达到最大的正迁移。
拓展四:如果拓展二中的四根辐条的电阻都是r,则重物下落的最终稳定速度为多少?
目的:此拓展把拓展一与拓展二相结合,增强问题的综合性,解题中需注意并联电源总内阻的变化。
小结:直接从能量角度解题,使问题处理大大简化。从动力学角度也可以求解,但处理起来费时费力,从能量角度解题也是高中物理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到拓展四题目已经比较难了,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由于铺垫得当,学生接受和处理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如果没有铺垫,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如此简捷的解题方法,进一步说明合理组织教学对正迁移的重要性。
拓展五:在拓展四的情况下,去掉定值电阻R,环的电阻不可忽略,大小为R,且改变圆环右半边所在区域磁场的方向,如图5所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都是B,MN左侧磁场垂直纸面向里,MN右侧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求重物最终下落的稳定速度。
图5
图6
解析:当磁场方向改变后,不接外电阻,环与辐条也能形成回路,要特别注意回路是怎样形成的,并且要明辨辐条切割磁感线形成的电源连接关系。判断了电源的正负极后,图5可等效为图6电路。经分析,辐条在转动过程中,虽然a、b、c、d的位置是变化的,但这样的电源关系是稳定的,即只要转到左边,靠外的一定是正极,只要转到右边,靠外的就是负极。
目的:此拓展进一步增加了题目的综合度,难度明显提升,涉及电源分析、电路结构分析、动态分析、能量分析,可培养学生的辨识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利用已有知识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小结:通过拓展五的处理,使前面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检验、充实和熟练,同时,加速前面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向智能过渡,使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有质的提升。
以上是一道习题的演变过程与相应解答,通过本系列问题的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由量变达到了质变,认识层次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以上系列问题的处理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学会知识迁移是有效途径。
徐定华.教育心理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