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见习记者 / 文桂芳
“这里无论是交通,还是居住环境,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甘河村村民胡荣发开心地说道。今年7月份,胡荣发一家五口从毕节市七星关区燕子口镇甘河村搬到了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住进了新家,过上了新生活。12月,记者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只见小区里干净整洁、绿树环绕,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
2016年,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率先在全国打响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当头炮”。贵州省委、省政府围绕脱贫抓搬迁,突出精准抓落实,强化标准抓规范,深入推进“六个坚持”和“五个三”,走出了一条贵州特色搬迁脱贫路子。
要想彻底拔穷根,只能搬出深山换个环境谋发展。
“从农村搬到农村没有什么意义,就业脱贫效果不明显,必须城镇化集中安置。”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党建办负责人张瑜介绍说,七星关区以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自然村寨为目标进行整体搬迁。
以前,胡荣发一家住在甘河村30余平方米的破房子里,碰到下雨屋顶还漏雨。如今,走进胡荣发的新家,宽敞、干净、整洁、明亮。根据扶贫搬迁政策,他们一家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新房子。为避免群众因搬迁而负债,政府为他们配置了基本的家居用品。“床、衣柜、沙发、电视、电磁炉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我们是拎包入住。”胡荣发笑呵呵地说。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标。如何做好搬迁后的文章,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才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目标。
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安置点一景。
水城县海坪安置点(海坪彝寨)位于六盘水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内,是六盘水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之一。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建设,给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
“引进公司进入移民搬迁点内,采取合作经营特色实体店的形式,负责对搬迁户入股的房屋进行经营管理。”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的讲解员易娜介绍说,“所得收益按股比进行分红,每家引进公司至少解决2户贫困户参与彝寨店铺就业。”
“我的基本工资有1500元,加上租金和分红,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陈先娥笑盈盈地说,比起以前在外打工好多了。
2016年,陈先娥一家从水城县杨梅乡台沙村赵家寨搬进了水城县海坪安置点。现在自家一楼铺面卖彝族衣物、饰品等。在家门口既可以工作,又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她感到非常满足。
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正是对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和“五个三”的最好诠释和解读。
“十三五”时期,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2.9万户188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积小胜为大胜!脱贫攻坚,贵在坚持。贵州脱贫攻坚战连连告捷,决胜同步小康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