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平,崔翀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00)
城市滨水地区通常是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及特色营造的重点地区,但滨水地区发展上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方面,基于治污和防洪的河道整治工程更多关注河道本身,以河流治污、防洪及河岸的景观设计为主,对于河道周边城市地区较少问津;另一方面,以滨水地区再开发的规划项目仅仅关注滨水地区的土地发展模式转型和经济价值,缺乏对生态和城市功能的整体修复。因而我国滨水地区重塑通常呈现为以河流为脉络的线性景观建设,并且通常是基于土地价值判断的滨水地区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为主,河道生态修复与滨水地区城市功能、空间品质缺乏系统性整合和协同设计,联动发展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近年来,中央、国务院、住建部陆续出台诸多文件,提出加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要求。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17〕59号)要求,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开展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调查评估,完成“城市双修”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推进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城市双修”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将初见成效,“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可以推断,城市双修已成为综合解决生态环境和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成为下一阶段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关注的重点。
以深圳为例,过去以工程导向的河流治理多集中在防洪排涝、截污工程、绿化景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等工程方面。然而,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通常与流域城市发展阶段和建设方式息息相关,城市河流,特别是原特区外河流,大部分仍旧被污染严重、品质低端和严重忽视基础配套设施的旧村旧工业区包围,这必然导致目前仅以大规模投资的工程治理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城市河流的水环境改善和滨水地区城市发展品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基于城市河流治理的本质和滨水地区城市转型的诉求,需要转变原有河流治理和滨水地区发展模式,引入城市双修理念,以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修补为目标,以空间设计为手段,优化实施路径,使城市河流综合整治与滨水地区发展能有效结合,互相促进。
1.1.1 深圳的城市发展背景与规划设计态势
深圳,历经30余年超常规快速增长,完成了从边陲渔村到国际大都市的转变。但在速生发展下,城市品质和内涵并非均衡,在广大的原特区外地区,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滞后于社区自发建设,面临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不协调带来的城市与环境问题。
此外,深圳在资源环境,特别是土地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全面推进城市转型,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高速成长,逐步进入高效成熟,进而走向精明增长。
与此同时,深圳的城市规划设计也呈现出以下态势:
1)基于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诉求和空间精细化管理要求,原特区外地区已不满足以法定图则解决城市初级问题,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市民公共生活质量的规划设计项目逐步增加;
2)基于社会经济与空间发展的复杂性,从针对单一城市问题的片段性规划,向联动城市各系统的综合性规划转变,探索通过空间优化,实现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质量提升;
3)创新性与可实施性结合,不盲目推崇“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发展蓝图”,而是将其与本土经验与地区发展动态结合,以全过程的项目组织方式,保障成果的实施落地。
1.1.2 滨水地区成为深圳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推进城市发展转型的中坚
在深圳的这种发展背景和规划态势下,各区政府将目光不约而同的转向城市滨水地区的再生发展。而现实中,面临高建成度、相对低端的产业发展和水环境品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难题,滨水地区的规划也开始推行全过程、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以位于深圳中轴线上的观澜河生态文化走廊规划设计为例,在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推进城市发展转型背景下,以城市双修为理念,整体修复、多元织补,树立滨水地区发展新路径,为规划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观澜河是深圳的五大河之一,发源于福田北大脑壳山,由南向北穿过龙华区,在东莞流入东江。观澜河与深圳中轴的关系独一无二,她一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城市滨水空间资源,被定义为深圳中轴上的生态文化走廊,背负着城市品质中轴北延、滨水体验拓展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也存在河流治理、生态环境的恢复难题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沿岸土地利用无序低效。
2011年底,龙华新区成立,曾位于宝安区边缘的后发地区开始进入“中轴新城”的快速发展阶段,而观澜河成为城市转型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重要地区。2012年2月,新区综合发展总体规划开始编制,确定了观澜河为龙华新区中轴之一——生态文化走廊的定位;2012年底,观澜河“一河两岸”改造工程启动;2013年开展观澜河生态文化走廊规划设计国际咨询及深化整合,观澜河沿岸地区正式迎来转型发展和环境改善新契机。
针对观澜河沿岸河流污染和水质下降;两岸的用地无序、低效;城市景观破败、萧条、意向模糊等问题,规划以城市双修为理念,强调整体修复与多元织补,并提出“重塑深圳中轴水脉,点亮水岸乐河梦想”的目标,以“四大策略+四大片区+五大行动”,谋划观澜河沿线发展与流域治理。
1.3.1 修复流域生态,以多种方式促进河流再生
观澜河的水质改善是后续一系列策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沿线重现生机的关键。其干流河长22.56公里,流经龙华民治、龙华、观澜中心,由于早期自发建设和快速粗放的工业化进程导致一系列的水环境与城市问题。我们对观澜河的改造突破工程治理的单一思路,从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支流、绿化生态走廊将观澜河向周边生态区域延伸,形成海绵城市生态骨架;除处理厂扩建、污水收集系统及支流污染治理外,以水治理公园和湿地公园,向市民展示水处理的多种模式;改造堤坝型岸线,采用退台式台阶景观和亲水生态驳岸来改善防洪;流域尺度的水源补给和街区尺度的雨水利用将在旱季为观澜河注入充足的水源。通过这些措施,河流自身的水质逐步改善,并逐步实现生态格局重构与生态系统修复。(图1)
图1 观澜河水治理设施分布示意图
1.3.2 复兴在地文化,保障特色存续和多元发展
该策略旨在为观澜河自身特色和多元性的未来做好准备,我们强化本地特征的利用和展示,并结合新区未来功能,使河流两岸呈现更为丰富的特质。规划以10个特征分区,从历史再生到都市营造,反映沿岸主要功能和关键任务,引导观澜河沿岸新结构的形成(图2);改变传统单一功能的城市中心模式,提出依水而生的土地多元开发模式,包括原有特色、人文尺度的维持、更多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等,使城市自然的与观澜河岸融合在一起;从区域到社区,融区域功能节点、亲水项目和特色地段,打造富有竞争力和魅力的滨水地区,促进原先衰败地区的更新。
图2 观澜河特征分区图
1.3.3 综合多项因素,引导城市更新再生新模式
观澜河景观水质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将极大的释放两岸土地价值。规划结合重要轨道站、现状低密度地区和新近开发项目,划定9个更新引导区,并探索适应性更新和联动开发新模式(图3)。针对部分滨河村落,选择有机更新而非拆空重建的方式,通过引入适当的模式营造特色,使传统建筑与面向未来的个性化空间融为一体,兼顾保护的同时也为社区带来新的发展;在水环境治理的同时,在沿岸项目的开发中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等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治理与开发联动的新路径。
1.3.4 激活公共生活,实现城市主题滨水新价值以公共生活作为激活观澜河的力量,从区域到社区,建立区域功能节点、亲水项目和特色地段,打造富有竞争力和魅力的滨水地区,公园、文体设施、传统商业、生态教育等公共功能沿河展开,提供市民丰富多彩的滨水体验。依托观澜河滨水走廊+省立绿道5号线的蓝绿慢行十字轴打造沿线不同的慢行主题体验区,并通过慢行路径将河岸与公园、历史、文化、商业区及轨道站点网络在一起,将滨水慢行体验向纵深扩展(图4)。
图3 观澜河更新引导图
图4 观澜河公共功能及步行系统规划图
突出观澜河在“悠闲旅游”方面的功能,通过推广滨水运动、艺术表演和购物,美食等活动策划,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和本地居民改善对观澜河既往印象的看法,实现观澜河作为城市资产的价值。
规划设计国际咨询已成为各地政府征集国际创新理念,高标准建设城市的重要渠道,但也面临着方案征集价值取向迷失和招标组织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因此规划在筹备阶段即明确以流程把控与过程开放的“国际咨询+整合深化”模式开展。
招标组织团队构成中,以长期跟踪地区发展、人员配备齐全的高水平技术机构作为技术支持团队,参与规划设计任务书制定和后续整合深化,使国际咨询在一个有限边界中有序开展;通过确定“总体概念规划咨询-工作坊-重点地区详细设计咨询-整合深化”多轮流程把控,保证设计机构有效开展相对深入的设计。
基于观澜河现状复杂性,在规划上抓住关键要素和关键地区两个层次,使规划专注于核心设计。
总体概念规划聚焦与系统性、关键性要素,引导设计团队关注“水质改善与水量保障、本地特色与多元发展、城市更新与再生引导、公共空间与慢行活动”四个真正导向城市发展与市民需求的问题,使规划基于有限问题进行有效解答。
详细设计从侧重影响总体目标实现的关键地区切入,以“多元织补”的价值导向去打开公共空间、植入文化设施、活化本土元素等,以小空间的改变激发片区再生。
关注规划设计工作的实施传导,将规划成果分解为“城市滨水复兴计划”“慢行生活回归计划”“多彩公园打造计划”“创意文化发展计划”“特色村落营造计划”五大计划,形成若干项目库。根据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事权明确实施主体和实施方式,以确保高质量的规划设计能得到高标准的实现。
当前,滨水地区转型发展困难重重,根本上源于河流整治与城市发展的脱节。此次规划实践中,笔者力求以城市双修理念,建立水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修补完善的联动模式,以“整体修复”为目标,聚焦生态环境、在地文化、经济发展、公共生活等关键要素,以“多元织补”为手段,导向关键地区的公共空间改善和文化元素的活化植入。观澜河沿岸的全面转型和综合提升不仅对城市滨水地区再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也对城市双修工作提供了参考样本。
[1] 范钟铭,普军,周俊.转型时期深圳的城市发展策略[J].城市规划,2006(09).
[2] 郑国,秦波.论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转型——以深圳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03).
[3] 许重光.转型规划推动城市转型——深圳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1(01).
[4] 金延伟.深圳市特区外法定图则编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 张弛,梁浩.规划设计国际咨询活动组织及思考[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2.
[6]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观澜河生态文化走廊规划设计[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