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沿边党项熟户的净土殿堂(一)
——陕西志丹县何家坬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2018-03-12 02:48石建刚
西夏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阴刻前壁罗汉

□石建刚 杨 军

北宋沿边党项熟户的净土殿堂(一)
——陕西志丹县何家坬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石建刚 杨 军

陕西省志丹县何家坬石窟开凿于北宋元祐八年至绍圣二年,是一座以北宋沿边党项熟户为功德主主体开凿的佛教洞窟,洞窟造像保存较好,特别是保存了大量党项人题记,为研究北宋沿边党项熟户宗教信仰等问题的珍贵资料。本文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该石窟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何家坬石窟;党项熟户;陕北宋金石窟

陕西志丹县何家坬石窟(又称何家洼石窟),是一座以北宋沿边地带党项熟户为主体开凿的佛教洞窟,这是目前所知北宋境内唯一一座由党项熟户主导开凿的石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有关何家坬石窟的调查和研究还非常单薄。1982年姬乃军先生发表《延安地区的石窟寺》一文,首次对该窟内容作了简要介绍[1]22-23。此后,直到2007年后才陆续有学者注意到该窟相关内容。孙继民先生在对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宋代小胡族文献进行解读时,关注到了姬氏关于该窟题记的介绍,认为小胡族在北宋中后期主要活动于德靖寨管辖区域内,小胡族番兵的编制单位近似于北宋五百人一指挥的标准[2]339。段双印、白宝荣二位先生在《宋代保安军小胡等族碑碣资料综合考察与研究》中对洞窟前廊后壁上部的开窟题记进行了录文[3]97。李静杰先生《陕北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认为该窟功德主全部为军人施主,相关党项题名均为部族姓氏,并披露了窟内的工匠题名[4]108,113。同时,李氏又在《陕北宋金石窟佛教图像的类型与组合分析》一文中对该窟的形制和造像题材作了简要介绍[5]120。2017年出版的《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首次对该窟形制、造像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但对相关题记未作公布[6]499-505。2017年8月在阿拉善召开的“第五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黑水城历史文化研讨会”上,杜建录、邓文韬先生发表《宋夏沿边熟户若干问题研究——以志丹何家坬石窟党项人题记为中心》一文,在对石窟题记进行释录的基础上,对题记所见的沿边熟户佛事活动、德靖寨番兵编制、沿边熟户人名、番汉融合和番汉改姓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篇专门研究何家坬石窟的论文[7]39-53。从对学术史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有关何家坬石窟的调查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没有完整的调查简报刊布。鉴于此,我们对何家坬石窟的具体内容作一详细调查,并对开窟年代和造型题材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洞窟形制与造像内容

何家坬石窟,位于陕西省志丹县旦八镇何家坬村西南(图1),开凿于樊川河南岸红砂岩上。北纬36°39′05.3 ″、东经108°27′13.9″、海拔1221米。单窟,坐南面北,由前廊和主室组成(图2)。前廊,宽4.02米、进深1.60米、高2.52米。两侧近崖壁处各雕杀角方柱一根。

图1

图2

柱头上雕有大斗一个,上托枋木并单昂。廊柱直径17—18厘米,柱高1.50米(不含柱头)。中部从窟内伸出一根纵梁穿插于枋板中。主室为中央佛坛窟,洞窟平面呈横长方形,窟宽4.45米、深3.85米、高3.12米。中央佛坛,横宽2.55米、纵宽2.10米、高0.66米。平顶,中央浮雕下凸的八边形藻井。方形窟口。

前廊

右壁:开一竖长方形大龛,龛高1.80米、宽0.95米、深0.20米。龛内高浮雕力士像一尊(图3),造像头部残失,仅见发带飞扬,略呈双“U”字形,袒上身,胸佩串珠,帛带绕肩,在头后形成半圆状,左臂上举,右臂下伸半握拳,下着短裙,腰间系带,赤足而立,残高1.74米。

图3

后壁:壁面上部镌刻北宋元祐八年(1093)开窟题记(T1)。壁面中下部,中央开凿主室窟口,窟口呈竖长方形,宽1.93米、高2.16米、厚0.84米。窟口东侧,开一圆拱形大龛,龛宽0.86米、高1.38米、深0.21米。龛内雕刻天王像(图4),天王头毁,仅见发带飞扬,略呈双“U”字形,帛带绕肩,在头后形成半圆状,内着圆领战袍,外罩甲,双人面形护胸镜,狮形吞口,甲衣在上腹部用丝带扎束,扎腰包肚,腰系宽革带,圆形兽头护腹镜,小腿扎行藤,足蹬尖角战靴,左手叉于左膝上,右手于体侧按长柄斧斧头,右腿盘屈置于座面上,左腿自然下垂。左足踩一仰卧的力士。右侧雕一力士,袒上身,自在坐于山石形座上,左手平置,右手上举托天王右小腿。天王坐于山石座上。造像通高1.30米。窟口西侧,亦开一圆拱形大龛,龛宽0.90米、高1.30米、深0.18米。龛内雕刻天王像,装束与窟口东侧天王像基本一致,左手拄于左膝上,右手于腹前按长柄兵器(疑同样是长柄斧),天王右手及兵器残损严重。左腿盘屈置于座面,右腿自然下垂,右足踩一力士,左侧雕一托座力士。天王坐于山石座上。造像下半部分风化严重。造像通高1.20米。

图4

左壁:开一竖长方形大龛,龛高1.70米、宽1.20米、深0.17米。龛内高浮雕力士像,形象与右壁力士大体一致,头部残失,发带飞扬,袒上身,胸佩璎珞,帛带绕肩,在头后呈半圆形,下着短裙,腰系带,左臂屈肘下伸,右臂上举,赤足而立,通高1.66米。

主室

中央佛坛:坛基后部有与坛基一体凿成的八边形台座三个,左侧两台座上各有一个可移动的四层仰莲台,左侧两台座通高0.85米,八角形底座直径0.61米。坛基前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圆形柱洞,原应是用于固定造像。坛基上另有石雕像、泥塑像残件数块。

后壁:壁面浮雕成排的小坐佛,共15排,每排27尊,总计405尊。上部造像保存较好,下部造像风化严重。小坐佛(图5),均顶有髻珠,面相方圆,内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外着袒右肩式袈裟,或袖手结跏趺坐于双层仰莲座上,着通肩大衣,多为袖手或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双层莲座上,各莲座之间有莲径相连,像高约0.16米。

图5

右壁:壁面下部中央开一“凸”字形大龛,龛为阳刻,突出于壁面,龛宽1.55米、高1.60米、厚0.02米。龛内浮雕一佛二弟子造像(图6),造像风化严重。佛像,头部残失,有圆形头光,头上可见华盖,左手抚左膝,右臂前举,右手残失,倚坐,双足下各踩一莲跺,通高1.25米。主尊两侧各侍立一身弟子像,均头部残失,有圆形头光,左侧弟子像通高0.97米,右侧弟子像通高0.90米。整个壁面围绕该龛满雕小坐佛,共297尊。坐佛形象与后壁大体一致,风化更为严重。

图6

左壁:壁面下部中央开一“凸”字形大龛,龛为阳刻,突出于壁面,龛宽1.52米、高1.57米、厚0.04米。龛内浮雕一佛二弟子像(图7)。主尊像,头部残失,有圆形头光,头上浮雕华盖,内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外着袒右肩式袈裟,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如意云承托的三层仰莲座上,通高1.30米。左侧弟子,头残失,浮雕圆形头光,内着敷搭双肩下垂式僧衣,外着袒右肩式袈裟,左手置于腹前,右手置于胸前,双手均残失,脚穿靸鞋,站立于如意云承托的仰莲台上,通高1.02米。右侧弟子,头部亦残失,有圆形头光,着敷肩袒右式袈裟,左手置于腹前,左手残损严重,右小臂和手残失,脚穿靸鞋,站立于如意云承托的仰莲台上,通高1.03米。围绕该龛满雕小坐佛,共299尊。坐佛形象与左壁大体一致,造像保存较好。

图7

前壁:壁面中部为窟口,窟口上方和左右两侧浮雕18组31尊造像,另有25方题记,详细编号见图8。

图8

K1,位于壁面西侧上端,共3尊造像。K1-1,罗汉像(图9),头残失,浮雕圆形头光,内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 外着袒 右 肩 式 袈

裟,双手握念珠,结跏趺坐“工”字形山石座上,通高0.50米。罗汉像右侧镌刻题记T7。K1-2,为女性供养人像,位于K1-1罗汉右下侧,头部略残,双手合十,上着交领窄袖短襦,下着长裙,面向罗汉侧身而立,通高0.23米。K1-3,为男性供养人像,头戴风帽,上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双手没于袖内,拱手而立,高23厘米。K1-3造像左侧镌刻T8。

K2,位于壁面西侧上部,单尊像。K2-1,罗汉像,头残失,装束同K1-1,左手侧举托物(物残),右手抚右膝,左腿自然下垂,右腿盘屈置于座上,坐于“工”字型台座上,通高0.48米。造像右侧镌刻题记T9。

K3,位于壁面西侧中部近西壁处,两尊像。K3-1,罗汉像,头残失,浮雕圆形头光,装束同K1-1,双手抱左膝,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46米。罗汉右上侧镌刻题记T10。K3-2,男性供养人像,位于K3-1罗汉左下侧,头残,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着靴,身体向右侧斜,双手持长柄香炉,高0.27米。K3-2右侧镌刻T11、T12两方题记。

K4,位于壁面西侧中部近窟口处,单尊像。K4-1,罗汉像, 头残损严重,有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左手施禅定印,右手侧举持法器,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50米。罗汉右上侧有立龙一条,头部残失,作兽状,三爪,龙身穿过一台后龙身向前,两龙爪伏台面,台下龙身向后,龙高0.37米、宽0.19米。造像左侧镌刻T13题记,下方镌刻T14、T15、T16三方题记。

K5:位于壁面西侧下部,单尊造像,风化严重。K5-1,罗汉像,头残失,有头光,双手分别置于膝上,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72米。座下雕一卧兽,疑为虎,头东尾西,头上仰,回望罗汉,身长0.36米、高0.18米。

K6:位于壁面西侧下部近窟口处,单尊造像,风化严重。K6-1,罗汉像,头残失,双手分别置于膝上,自在坐于山石座上。

K7:位于壁面窟口上方西侧,共5尊像。K7-1,观音像(图10),位于圆拱形山石龛内,龛宽0.74米、高0.75米、深0.15米,龛左上侧置净瓶。头残失,仅见发辫披肩,项饰串珠,袒上身,斜披腋络,戴臂钏、手镯,下着贴体大裙,裙带在腹部打结下垂于双腿间,左手倚座面,左腿自然下垂,右腿屈起踩座面,右肘置于右膝上,右手残失,坐于“工”字形山石座上,通高0.73米。K7-2,位于观音龛右侧,侍从弟子像,头部残,有圆形头光,着袈裟,双手合十,立于方台上,通高0.43米。K7-3,位于观音龛左侧,男性供养人立像,头残失,双手捧供物,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通高0.29米。观音龛右上侧镌刻T17题记。观音龛右下侧浮雕K7-4、K7-5两身供养人像,均残损严重。K7-4在前,应为男性,着圆领窄袖长袍,侧身向左面向观音,高0.23米。K7-5造像在后,残损严重,具体形象无法辨识,高0.20米。K7-5造像上部镌刻T18题记。

图10

K8:位于壁面窟口上方右侧,单尊造像。K8-1,罗汉像,头残失,有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左手拄座面,左腿自然下垂,右腿曲起踩座面,右臂置于右膝上,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73米。罗汉右上侧镌刻T19题记。

K9:位于窟口上方,2尊造像。K9-1,罗汉像,头残失,圆形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左腿盘屈置于座面,左手抚左膝,右腿屈起踩座面,右手置于右膝上,坐于“工”字形山石座上,通高0.54米。罗汉上方镌刻题记T20、T21。K9-2,供养人像,位于K8-1罗汉座下方,头残损严重,着窄袖长袍,腰系带,面向K9-1罗汉,双手捧物,类似于打开的经策,供养人高0.16米。

K10:位于壁面窟口正上方,两尊造像。K10-1,罗汉像,头残失,有浮雕圆形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左手抚左膝,右手置于胸前,左腿盘屈置于座面,右腿自然下垂足踩山石,自在坐于山石座上,通高52厘米。罗汉右上方镌刻题记T22。K10-2,供养人像,在K10-1罗汉座的左下侧,头残失,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带,左手叉腰,右手托类似于打开的经策状物,身高0.16米。

K11:位于壁面窟口上方略偏东侧位置,单尊像。K11-1,罗汉像,头残失,圆形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双手持念珠,右腿盘屈置于座面,左腿自然下垂足踩山石,坐于山石座上,通高0.68米。罗汉左上方镌刻题记T23。

K12:位于北壁窟口上方偏东侧位置,共4尊造像。K12-1,弥勒菩萨(图11),头残失,发辫垂肩,内着长袖衣,外着圆领短袖衣,衣袖外翻,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座下雕刻卧狮,造像通高0.66米。弥勒造像左上方镌刻题记T24。K12-2,侍从像,侍立于弥勒右侧,头残失,着圆领窄袖长袍,腰间系带,裙带垂于两腿间,双手合十,冼足立于山石状台上,通高0.43米。K12-3,侍从像,侍立于弥勒左侧,形象与K12-2类似,双手于胸前托圆盒状物品,通高0.43米。K12-4,供养人像,位于K12-3左侧,面向弥勒菩萨侧身而立,上着广袖长襦,下着裙,裙带垂于两腿间,拱手弯腰礼拜弥勒,像高0.24米。供养人下方镌刻题记T25。

K13:位于北壁东侧上方,单尊像。K13-1,罗汉像,雕刻于圆拱形龛内,龛宽0.46米、高0.43米、深0.08米。罗汉,头残失,着通肩袈裟,似头戴披帽,双肩可见披帽下方宽大的帽缘,袖手,结跏趺坐,高0.31米。造像右上侧镌刻题记T26。龛下浮雕一头在山崖间攀登的小鹿。

K14:位于北壁东侧中部位置,单尊像。K14-1,罗汉像,头残失,装束同K1-1罗汉,左腿盘屈置于座面,左手倚座面,右腿屈起,右臂搭于右膝上,右手握念珠,通高0.50米。造像左上方镌刻题记T27。

K15:位于北壁东侧中部近窟口处,单尊像。K15-1,罗汉像,头残失,有圆形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左手手抚兽背,右手拄右腿,左腿盘屈置于座面,右腿自然下垂,通高0.49米。罗汉左侧有一兽,头西尾东而立,右前爪搭于罗汉左腿,尾上扬,兽身长0.19米、高0.17米。造像上方镌刻题记T28。

K16:位于北壁东侧中部位置,共3尊造像。K16-1,罗汉像,头残失,有圆形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右手前伸接物,左手握右手衣袖,右腿盘屈于座面,左腿自然下垂,通高0.53米。K16-2,男性供养人像,位于罗汉右下方,头残失,身体扭向左侧,面向罗汉而立,着长袍,腰系带,双手上举托方形盘,盘内似盛圆形物,通高0.23米。K16-3,供养人像,头梳高髻,向右侧身而立,着翻领广袖长袍,腰系带,右手抚额,左手提葫芦形器,高0.31米。K16-3下方镌刻题记T29。

K17:位于北壁东侧下方,单尊像。K17-1,罗汉像,头残失,浮雕圆形头光,装束同K1-1罗汉,右腿屈起,左腿盘屈,双手交叉抱右膝,通高0.41米。造像上方镌刻题记T30。

K18:位于北壁东侧下方,单尊像。K18-1,罗汉像,头残失,有圆形头光,着袒右敷肩式袈裟,右手置于胸前,左手侧举捧物,结跏趺坐,通高40厘米。造像上方镌刻题记T31。

窟顶:平顶,中央凸雕八角形藻井,藻井直径1.5米、凸出窟顶0.05米,藻井深0.26米。藻井中部脱落严重。藻井周围阴线刻几何图案和水波纹。

窟外遗存

石窟西侧有一附龛,圆拱形,宽0.75米、高1.60米、深0.80米。龛内后壁前设台,台宽0.67米、深0.30米、高0.45米。龛内现无造像。龛上方有“一”字形散水。龛楣东侧镌刻题记T32,龛外左下侧镌刻题记T33。

石窟东侧有开窟痕迹,有部分凿进,西侧阴线刻出檐柱,柱头斗。遗迹高2米、宽2.5米。

再向东侧有后世随意阴线刻的鸭、蛇、雁等图案及方形、圆形椽窝。

二、历代题记内容

何家坬石窟内外共保存历代题记36条。

前廊

T1(图12):位于前廊后壁上部,楷书阴刻竖排行,共78行,内容为:

惟①南瞻部洲大宋国修/罗②管界保安军德靖/寨管下小胡③族第二/十四④指挥施主惟⑤那头/首领吃多遇等壹⑥佰/壹拾人,各发愿心,自/办⑦资财,修造到⑧石空⑨/佛堂一所,大佛伍⑩尊,/小佛壹仟尊,并及/观音、慈氏、十六罗汉,/并己了必(毕)。愿/皇帝万岁,重臣千秋,/风调雨顺,天下人安,/已后永为供养。/惟那头:首领、三班吃多遇 小胡 行者,/施主:/卧怡 香遇 卧嵬 香遇 遇轻 /吃多娘 吃多嵬 □逋 吃多娘怡逋 /讹朴 旺名 三娘 香名 罗逋;/惟那头:命舍移 屈讹,/施主:/吴香 卧乜 吃多逋 乙香 卧移 /吃多怡怡移细麻 遇麻 怡旺/ 遇名 怡遇 屈娘 悖怡 地遇/ 浪乜;/惟那头:讹怡,/施主:/讹轻 乙麻 兀埋 吃多纳革乜/ 怡遇 香逋屈移 吃多移;/惟那头:卧乜 吴怡 香万,/施主: 卧怡 怡廂/ 乙逋 吃多嵬 口散嵬 吃多逋/ 唛乜 讹娘 孟香 青明唛/ 屈移 赏唛 赏嵬怡名;/惟那头:嵬也,/施主:/细娘移屈嵬 遇轻 革留 /移嵬乜移 吃多移 赏逋/乙埋 麻逋卧移 沙遇 /遇纳羊厥 怡娘 吃多麻 /赏吴 沙唛吃多宁;/惟那头:鬼唛, /施主:/ 屈奴悖怡 卧香 讹乜 乙逋/ 孟怡革口散名 障逋乙乞 /革名;/ 惟那头:遇逋,/ 施主:/ 尾遇 吃多逋 吃多遇 香遇 吃多怡/ 黑子 屈遇 吃多移 乙怡 萌娘 /卧乞;/ 惟那头:移逋,/ 施主:/ 卧唛怡唛广遇 正娘/ 遇麻 旺怡;/ 惟那头:啰厥,/ 施主:/ 讹轻 屈乜 吃多乞勒薑埋 屈怡/ 赏唛吃多嵬浪乜 煞香 摖怡埋/ 遇娘;/ 惟那头:屈乜,/ 施主:/ 移嵬 癿山 遇嵬 萌兀/讹怡 闹移 闹香 屈乞/ 嵬埋 屈名 怡唛遇纳/ 岁遇 遇怡;/地主:吃多香。/右已。/佛堂自元祐八年/六月二十一日下手,/至绍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了/毕。自后愿舍/财施主增福增/寿,合家安乐,/绍圣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惟那吃多遇,/本族巡检胡。

图12

T2:位于后壁窟口右侧,右侧天王造像龛左侧。行楷阴刻竖排,共2行,字迹潦草,内容为:

团圆康宁长束珍,/愿得不遭汆厚邻。

T3:位于后壁窟口右侧,右侧天王像龛左侧,T2题记下方。行书阴刻竖排,字迹潦草,内容为:

我见□儿追□不追资,/□□我见先□□亲。/靖康元年□月十八日到此。

T4:位于后壁窟口左侧,左侧天王像龛右侧。行楷竖排,共3行,满行9字。字迹随意潦草,内容为:

渊大师却不在出奴弘□□□□□□却□且□□□/妻来福□/通庆城行香行石浣僧□怡。

T5:位于后壁左侧天王龛内,天王右侧龛壁上,行楷阴刻竖排,共2行。字迹潦草,内容为:

从侧知侧宽也侧,/从宽知宽侧也宽。 成。

T6:位于左壁天王像龛左侧立柱上,字迹潦草,内容为:

大海更满难□□。

主室题记

T7:位于前壁西侧上部近西壁处,K1-1造像右侧。对应造像为K1-1罗汉。圆首碑形,宽0.12米、高0.17米。楷书阴刻,共3行。内容为:

施主遇轻/并妻都麻,/男吃多娘。

T8:位于前壁西侧近西壁处,K1-3造像左侧。对应造像为K1-2、K1-3供养人。楷书阴刻竖排,内容为:

遇轻、都麻。

T9:位于前壁西侧中部近西壁处,T8左侧。对应造像为K2-1罗汉。圆首碑形,宽0.08米、高0.11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施主讹怡、香逋、/讹轻、乙麻、□逋、/怡遇、吃多纳、革乜。

T10:位于前壁中部西侧近西壁处,K3-1造像右上侧。对应造像为K3-1罗汉。方首碑形,宽0.10米、高0.14米。楷书阴刻竖排,共4行。内容为:

罗厥、讹轻、立□埋、/摖怡埋、讹留、屈乜、/吃多乞、浪乜、赏唛、/多香、怡都、遇娘。

T11:位于前壁中部西侧近西壁处,K3-1造像下方。对应造像为K5-1罗汉。圆角方首碑形,宽0.85米、高0.10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施主屈怡,/文儿三班□麻,/孙吃多朴。

T12:位于前壁西侧中部,K3-2造像右侧。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字迹较为潦草。内容为:

马施□/看佛堂/尚嵬。

T13:位于前壁窟口右侧棱上。为游人题记。楷书阴刻竖排,单行。内容为:

绍圣二年正月二十八到此,王玘题 □。

T14:位于前壁西侧中部,K4-1造像下方右侧。对应造像疑为K6-1罗汉。圆首碑形,宽0.10米、高0.13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文字较漫漶,内容为:

鬼嵬、屈奴、卧香、/悖怡、乙逋、章逋、/乙乞、讹乜、孟怡。

T15:位于前壁西侧中部,K4-1造像正下方。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石匠/弋达,女夫/赵真并□□。

T16:位于前壁西侧中部,K4-1造像下方左侧。对应造像疑为K4-1罗汉。圆首碑形,宽0.10米、高0.12米。楷书阴刻竖排,内容为:

币主魏建。

T17(图13):位于前壁上部,K7-1造像右上方。对应造像为K7-1观音菩萨。圆首碑形,高0.16米、宽0.16米。楷书阴刻竖排,共6行。内容为:

观音一尊,施主/吃多遇三班,并/妻三娘,男李三、/贠宾、/卧怡、/讹朴。

T18:位于前壁西侧中部,K7-5造像上方。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供养观音,/吃多遇、/三娘。

T19:位于前壁窟口右上方近窟顶处,K8-1造像右上方。对应造像为K8-1罗汉。圆首碑形,宽0.07米、高0.12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遇逋、屈遇、尾逋、/吃多遇、香遇、黑子、乙怡、/吃多怡、吃多通、吃多乞。

T20:位于前壁窟口上方近窟顶处,K9-1造像正上方。对应造像为K9-1罗汉。圆首碑形,宽0.10米、高0.14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施主/口散逋并香名、/怡埋。

T21:位于前壁窟口上方近窟顶处,K9-1罗汉造像左上方。楷书阴刻竖排,共5行。内容为:

一佰一十人惟头/吃多遇,父遇兀,/母马姊,愿早/生天界,/记之。

T22:位于前壁窟口上方近窟顶处,K10-1罗汉造像左上方。对应造像为K10-1罗汉。圆首碑形,宽0.09米、高0.13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屈兀、吃多怡、细麻、/怡遇、卧乜、怡旺、/遇麻。

T23:位于前壁窟口上方左侧近窟顶处,K11-1罗汉造像左上方。对应造像为K11-1罗汉。圆首碑形,宽0.10米、高0.15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命舍移、卧移、吴香、/吃多逋、怡移、乙香、/遇名。

T24(图14):位于前壁东侧上方近窟顶处,K12-1弥勒菩萨造像左上方。对应造像为K12-1弥勒菩萨。圆首碑形,宽0.09米、高0.15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慈氏,施主/卧移行者、/达磨行者。

T25:位于前壁东侧中部偏上位置,K12-4供养人造像下方。对应造像为K12-4供养人。楷书阴刻竖排,共2行。内容为:

达磨/行者。

T26:位于前壁东侧上方近窟顶处,K13-1造像右上方。对应造像为K13-1罗汉。圆首碑形,宽0.09米、高0.15米。楷书阴刻竖排,共4行。内容为:

卧乜、屈移、青明唛、/肤嵬、赏朴、孟香、/怡名、讹娘、口散嵬、/吃多嵬、乙逋、嵬乜。

T27:位于前壁东侧上部,K14-1罗汉左上方。对应造像为K14-1罗汉。圆首碑形,宽0.10米、高0.13米。楷书阴刻竖排,共2行。内容为:

施主怡么、/吃多嵬、吃多龙。

T28:位于前壁东侧上部,K15-1造像上方。对应造像为K15-1罗汉。圆首碑形,宽0.04米、高0.14米。楷书阴刻竖排,共2行。内容为:

施主/黑子、屈怡。

T29:位于前壁东侧中部,K16-3造像下方。对应造像为K16-1罗汉。方形,宽0.16米、高0.12米。楷书阴刻竖排,共6行。内容为:

屈乜、移嵬、癿山、/讹怡、萌兀、闹移、/闹香、嵬埋、屈乞、/屈名、怡嵬、怡遇、/遇纳、岁遇、遇嵬。

T30:位于前壁东侧中部,K17-1造像上方。对应造像为K17-1罗汉。方形,宽0.13米、高0.13米。楷书阴刻竖排,共5行。内容为:

施主唛乜、羊厥、/遇纳、移嵬、乜移、/吃多移、遇轻、屈嵬、/弥唛、赏吴、麻逋、/吃多宁□。

T31:位于前壁东侧下方,K18-1造像上方。对应造像为K18-1罗汉。圆首碑形,宽0.12米、高0.14米。楷书阴刻竖排,共3行。内容为:

施主香遇,/妻旺名,/男香嵬。

窟外题记

T32:位于附龛右侧。楷书阴刻竖排,内容为:

土地施主香逋。

T33:位于石窟左侧附龛左侧下部。为双阴线刻圆首碑形方座,通高20厘米、宽17厘米。楷书阴刻竖排。字严重漫漶,内容为:

香□□□。

T34:位于石窟右侧崖壁下方。楷书阴刻竖排,共2行。内容为:

明昌六年大水,六月二十四日/河水上到石空寺。

T35:位于石窟右侧约10米处的崖壁下。阴线刻方形边栏,宽35厘米、高35厘米。楷书阴刻竖排,共4行。文字潦草漫漶,似为一首打油诗,内容为:

天碧银河欲□□,/月华似水照楼台。/谁将万斛□□子,/撒向皇都一夜开。

T36:位于石窟右侧约10米处的崖壁下,楷书阴刻竖排,共2行,字体随意潦草,内容为:

元丰一月廿九日白小大,/□廿六日白小大。

三、 石窟年代与造像题材

从题记T36“元丰一月廿九日白小大,□廿六日白小大”来看,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石窟附近已发现游人题刻,说明何家坬石窟所在地当是附近民众和游人经常光顾的场所,或与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也应是石窟在此选址的重要原因。关于何家坬石窟的开凿时间T1题记有明确记载,“佛堂自元祐八年(1093)六月二十一日下手,至绍圣二年(1095)正月二十八日了毕”,共耗费一年半时间。关于何家坬石窟的兴衰情况,因没有相关文献记载,我们无法详知。仅据调查情况发现在主窟东侧有一处开窟痕迹,说明在主窟开凿完成之后的某个时间段,亦有信众试图在这里开窟,但由于某种原因而突然终止,其年代大约在宋金之际。题记T34记录了金明昌六年(1195)六月的一次河水上涨情况,对研究当地的自然灾害有一定价值。金代以后未留下任何资料,具体情况不详。

关于该窟的主要造像内容,T1题记有明确记述,“大佛伍尊,小佛壹仟尊,并及观音、慈氏、十六罗汉”,其中“小佛壹仟尊”当是指主室后壁和左右壁的小佛像,观音、慈氏和十六罗汉造像均见于主室前壁,仅“大佛伍尊”造像不甚明了。根据调查,中央佛坛上现存造像台座3个,另有圆形柱洞两个。结合佛坛台座遗存,我们认为佛坛后部应并列安置3尊圆雕大佛,加上左右壁的主尊佛像,正好符合“大佛伍尊”之说。另外关于佛坛前部左右两侧的圆形柱洞,应同样是安置和固定造像的,关于这两身造像的身份,我们推测应是站姿的胁侍菩萨或弟子像。在陕北宋金石窟中,一般与三佛造像组合的或是胁侍菩萨、胁侍弟子,或是骑狮文殊与乘象普贤,从柱洞的形状来看,是骑狮文殊与乘象普贤的可能性较小。

洞窟中央佛坛上的造像虽然现已无存,但可以确定应是三佛造像。在陕北宋金石窟中,三佛造像颇为流行,在子长钟山石窟第10窟、延安清凉山第11窟、黄陵万安禅院第1窟等洞窟中均以三佛为中央佛坛主尊造像,这些三佛的组合形式较为固定,一般均是中央为结跏趺坐法,左手降魔印,右手说法印;左侧为倚坐佛,手印同中央佛像;右侧为跏趺坐佛,双手结禅定印(个别实例中,左右两侧佛像的位置偶有互置)。但从何家坬石窟中央佛坛上留下的三个佛像台座来看,应没有倚坐佛造像,所以我们认为这组三佛造像并非陕北宋金石窟中央佛坛上常见的三佛造像组合形式。

而该洞窟在中央佛坛的三佛造像之外,于左右壁下部中央位置又各浮雕一尊大佛造像。左壁为倚坐佛,左手为降魔印,右臂前伸手残失(疑同样为说法印)。右壁为跏趺坐佛,双手结阿弥陀佛禅定印。这两尊佛像与前述陕北地区宋金石窟中流行的三佛题材中左右两侧的佛像形象比较吻合,那么这两尊佛像是何身份呢?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还必须从陕北地区常见的这类三佛造像入手。有关陕北宋金石窟的三佛造像,学界研究较多,关于他们的身份,学界主要存在五种观点:第一,迦叶佛、释迦佛和弥勒佛组成的竖三世佛;第二,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组成的三身佛[8];第三,娑婆世界释迦佛与东方净土药师佛、西方净土无量寿佛组合[1];第四,娑婆世界释迦佛与东方净土弥勒佛、东方净土药师佛的组合[9];第五,娑婆世界释迦佛与东方净土弥勒佛、西方净土阿弥陀佛的组合[10]。我们认为第五种观点论述最为充分可信,符合陕北宋金石窟三佛造像的特点。据此,我们推测何家坬石窟中央佛坛上三佛造像中间一尊可能是释迦佛,左右侧壁配置东方净土弥勒佛和西方净土阿弥陀佛,但关于中央佛坛三佛之左右两侧造像的身份我们尚无法判断。

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仅就左、右壁的东方净土弥勒佛、西方净土阿弥陀佛与中央佛坛上的释迦佛组合略作探讨。这一组合内涵当与前述陕北宋金石窟所常见的三佛造像一致。延长县虎寺湾石窟唐代三佛造像为我们研究这类三佛造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这组造像曾被盗掘,现在仅存左侧两尊佛像及其部分侍从造像[6]428-429。中央主尊同样是结跏趺坐佛,左手为降魔印,右臂前身手残失(疑为说法印),右侧佛像被毁,但据当地文物工作者的描述,原像结禅定印,可见此三佛和前述宋金石窟的三佛造像题材一致。有意思的是在中央释迦佛头顶升起的祥云中并列雕刻了七尊坐佛,七佛是过去五佛、现在释迦佛和未来弥勒佛的组合,表现的是纵三世的观念,相应的三佛分别是娑婆世界释迦佛与东方净土弥勒佛、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则表现的是横三世的观念,将二者结合共同表达的是十方三世的佛教思想。何家坬石窟的三佛造像或同样包含十方三世的思想。

四、小 结

综上所述,何家坬石窟开凿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至绍圣二年(1095),主要造像题材有三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弥勒佛、千佛、观音菩萨、弥勒菩萨和十六罗汉。该窟是一座以北宋沿边党项熟户为功德主主体开凿的佛教洞窟,石窟造像保存较好,且保存了大量党项人题记,是研究北宋沿边党项熟户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

注释:

①惟:段文(段双印、白宝荣《宋金保安军小胡等族碑碣资料综合考察与研究》简称为“段文”,下同)、杜文(杜建录、邓文韬《宋夏沿边熟户若干问题研究——以志丹何家坬石窟党项人题记为中心》简称“杜文”,下同)录作“维”。

②修罗:段文脱录此二字;李静杰《陕北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以下简称李文)未释“罗”字。

③小胡:段文录作“葫(胡)”,当误。

④第二十四:段文录作“等十四”,当误。

⑤惟:段文录作“维”。

⑥壹:李文录作“造”,当误。

⑦办:李文未释。

⑧到:李文未释。

⑨空:李文未释。

⑩伍:段文在此字之后衍一“佰”字,当误。李文录作“五”。

[1]姬乃军. 延安地区的石窟寺[J]. 文物,1982(10).

[2]孙继民. 俄藏黑水城文献宋代小胡族文书试释[J]. 中华文史论丛,2007(2).

[3]段双印,白宝荣. 宋代保安军小胡等族碑碣资料综合考察与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14(5).

[4]李静杰. 陕北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J]. 敦煌研究,2013(3).

[5]李静杰. 陕北宋金石窟佛教图像的类型与组合分析[J]. 故宫学刊,2014(1).

[6]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辑委员会编. 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

[7]杜建录,邓文韬. 宋夏沿边熟户若干问题研究——以志丹何家坬石窟党项人题记为中心[C] // 第五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暨黑水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阿拉善盟,2017.

[8]齐天谷.子长县钟山石窟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2(6).孙修身.陕西延安市清凉山万佛寺第2窟内容考[J].敦煌研究,1998(2).胡同庆.陕西钟山石窟3号窟的内容与艺术特色[J].文博,2010(1).

[9]冉万里.陕西省安塞县毛庄科石窟调查简报[J].文博,2001(1).冉万里.陕西安塞新茂台石窟调查简报[J].文博,2003(6).

[10]萩原哉.三世仏の造像:鐘山石窟第3号窟の三仏を中心とし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6卷第1号,2007.李静杰.中原北方宋辽金时期涅槃图像考察[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3).谭洁.宋代涅槃变相研究[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责任编辑孙颖慧)

ThePureLandoftheTangutShuhuⅠ——the Investigation and Preliminary Study on Hejiawa Grottoes in Zhidan, Shaanxi

Shi Jiangang, Yang Jun

Hejiawa Buddhist Grottoes were built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rom the eighth year of Yuanyou to the second year of Shaosheng. It regards the Tangut Shuhu at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border as the main body of patrons. The statues and the Tangut inscriptions were preserved well, which provided the valuable materials of the Tangut Shuhu religious belief.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of the grottoes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Hejiawa grottoes; the Tangut Shuhu; the Northern Song and Jin grottoes in Northern Shaanxi

石建刚(1984—),男,陕西富平人,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石窟考古与石窟艺术;杨 军(1978—),男,陕西洛川人,洛川县博物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和陕北地方文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项目编号:16ZDA1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陕北宋金石窟碑刻题记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7M62310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阴刻前壁罗汉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浅谈玉雕中的雕与刻
浅谈塞上碑林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历史价值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浅谈木雕阴刻工艺
浅谈河北蔚县剪纸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李宏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