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巍* 郑伊柔 汪佐婵 李其发
摘 要: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成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本文根据在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以及房地产专业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以“管理专业工程”为创新点和核心教学思想,提出了房地产专业的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 教学模式 管理专业工科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力持续上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影响及带动多个相关行业与领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从业人员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加强房地产专业化建设,提高房地产专业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是房地产教育教学领域正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外房地产行业起步较早,并且各届也十分重视,故房地产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为成熟,教学课程体系相对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比较完善,同时也产出了丰富的相关研究成果。我国自20世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也伴随着行业的发展逐渐扩大。目前,全国范围内约70多所高校开设了房地产相关专业,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了国际标准,但与国外比较而言,我国高校房地产专业的发展存在一些缺陷,不足以适应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为120104)归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在此背景下该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究及改革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拟结合新形势下房地产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基于“管理专业工科化”教育理念,探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构建。
1 房地产专业教学特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其中,理论教学主要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土木工程四大学科为基础,突破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掌握房地产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其专业能力;实践教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沟通、组织能力[1]。校内实践的方式多样,如可设置力学实验、营销模拟、工程估价等实践课程,也可鼓励学生参与房地产专业的竞赛等;企业实践则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可通过校企联系、校友平台、企业认知学习等方式,实现学生与房地产行业中不同岗位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2]。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课程设置涉及面广,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工程、经管、法律三方面展开设置。以江西师范大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为例,工程类课程如工程图学、建筑力学、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工程估价、工程测量等,旨在培养学生投资估算与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能力;经管类课程如房地产市场分析、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经济学、管理学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市场服务、投资分析、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法律类课程如工程合同管理、房地產法律法规、建设法规等,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读房地产宏观政策及处理各类纠纷的职业能力。除此之外,还开设有其他相关领域专业课程,例如土地规划、GIS在房地产中的应用等,旨在让学生具备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应对国家大部制改革。
2 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首先,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有待完善。当前,有些高校房地产专业的办学脱离了市场需求,重点讲授房地产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等系列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房地产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房地产专业人才更好地适应房地产行业的发展[3]。
其次,房地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自主性较大。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许多高校不考虑自身师资条件与教学环境,在没有完善的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模仿其他国家或高校的办学模式,争相将原有的办学质量不理想的专业转为或新办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使得人才培养过于速成式,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导致一些学校的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后,多层次的房地产专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高校应在重视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能力趋于多样化,更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应加强本科生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科研人才,扩大房地产业人才储备,以适应生产、市场、政策的不定性因素的调整和变化。
3 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1 教学理念的创新
“管理专业工科化”是各种新技术在管理领域广泛应用背景下快速发展的教学理念,指在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工程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提倡工程学科的教学模式,从而突破传统的“管理导向”人才框架[4]。该理念更加重视对相关工程技能的掌握,培养不仅掌握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工程类学科实践经验的多方面全方位发展人才。
目前,多数高校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侧重于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强调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倾向于培养管理专项人才。此类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忽视了工程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房地产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专业工科化”的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出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能从事技术业务的全面性高素质人才,将高校管理类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由“管理型”转变为“管理”与“技术”结合的类型。
3.2 培养目标的调整
(1)注重多维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房地产行业的人才需求,不仅要考虑横向培养,也要考虑纵向发展,尤其是“实用型”“学术型”“复合型”人才[5]。第一,“实用型”人才是指熟练掌握了房地产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很好地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并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人才。对于此类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实践教学,逐渐挖掘并培养其专业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学术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强科研水平,从事房地产市场研究的人才。对于此类人才的培养,高校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机会,也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研究平台,从而稳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三,“复合型”人才是指掌握了房地产的基本理论,搭建了复合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的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此类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开发复合型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房地产行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需要兼具工程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因此,运用“管理专业工科化”的教学理念,将工程学科的本质融入管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综合应用型管理人才将成为房地产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高校应根据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个性化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实际经验,将房地产专业人员培训的目标与企业或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房地产专业人才。
3.3 教学体系的优化
(1)优化理论课程体系。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的专业,为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应该在现有培养方案基础上不断优化理论课程体系结构[6]。对于理论教学部分,高校通常采取“三台阶”模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为了实现“管理专业工科化”的转变,以突出房地产专业鲜明的工科特色目标,应对现有模式进行“工科化”改革:在公共基础课原有政治、英语、高数的基础上,增加大学物理;原专业基础课主要方向为工程、经管、法律,再增加专业软件类、测量类课程,提高对工程技术的重视度;专业方向课应明确具体方向如估价、营销、工程等,学生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主修方向。以上课程体系的优化有助于实现“管理专业工科化”教育创新理念。
(2)提升实践课比重。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管理专业工科化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存的应用型人才,提升实践课比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于应用型课程,如测绘、制图等,应加大实践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让学生操作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相关器材,以及相关专业软件的应用。高校还应根据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集中安排一些相对灵活的实践活动,进行特色化培养,如国内外名师讲座、国内外学术交流、大学生学科竞赛集训、课程实习(设计)、企业认识实习等,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旦.新常态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海房地,2017(9):17-19.
[2] 孙燕,吕立刚,李永乐.浅议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基于人才需求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7,4(40):116-117,131.
[3] 张娟锋,虞晓芬.推动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J].中国房地产,2016(7):76-79.
[4] 刘胜华,刘艳芳,詹长根.管理学科工科化与土地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优化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41-44.
[5] 徐伟,杨新宇.当前经济背景下中国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2):22-24.
[6] 秦建成,张兆福.地方工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工科化改革——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