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应做到“三重一防”

2018-03-11 08:40王丽
神州·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王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以追求语文課堂的“趣味性、实效性”为目的的教学探索中,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活泼性越来越多的为大家所接受和运用。当然,课堂中恰如其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但滥用其危害也不可小视。如何在语文教学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这一辅助工具,笔者依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应做到“三重一防”。

一、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重在凭借其“声、光、影、像”等功能,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把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具体,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课文中“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等语句优美生动,把索溪峪的山的千姿百态描绘得淋漓尽致、野性十足,但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只有十一二岁,只能从文字中浅表层地品味山的惊险、磅礴、不拘一格,很难获得亲切体会与美感的熏陶。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如让他们眼见为实,适时地播放一段张家界索溪峪的录像片。那形态万千的险峻山峰顿时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在一片情不自禁的由衷赞叹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对眼前的奇妙景象赞不绝口,为大自然的神奇壮美深深折服。在浓厚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读起课文来。在优美的旋律中,全班学生已陶醉在美妙的境界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给奇特的山峰取出更多美妙的名字、写出更多优美词句。

二、重在突出和解决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用来体现重点的词、句、段。有些重点片段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詹天佑》一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坡困难,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字形线路,利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但是,这个“人”字形线路对于我们生活在山区从未见过火车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这又是课文的一个重点部分。面对实际困难,利用计算机设置推拉活动课件,让它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屏幕上:“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中,一列冒着青烟的俩头列车,在一阵呜呜的鸣笛声中,向东北方向前进,过了‘人字形铁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推。”学生通过这一形象直观地欣赏,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段课文的含义。并且由衷地钦佩詹天佑那聪颖的智慧和高超的创造才能。与此同时,重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重在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仅仅是呈现精美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重在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承载功能,增大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在巩固讲练课中,把与课文知识要点相对应的练习题制作到课件中,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大容量的习题,起到巩固学生知识点的作用;并在课件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用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正确与否,并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这既避免了学生抄题答题的沉重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练习效果非常好,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应付不了的。在六年级的分类复习课中,多媒体的使用特别重要,如在分类复习拼音、字、词、句、段、篇时,内容多而零乱,老师不可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把各类知识重点、难点一一展示出来。那样不但费时费事,而且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利用课前将每章节的知识重点、难点、案例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课堂上不但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同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两全其美的目的。

四、防止滥用影响预期效果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定要适度、精准,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仅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过度使用多媒体,反而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传授和育人效果。一要防止过度依赖媒体教学忽视教师主导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个环节若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设计,课中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忽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那么这种教学将必然失败。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将教师的指导和多媒体使用有机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手段。二要防止过度使用影响思维发展。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步入一个误区,以为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应用中就是要尽可能地发挥它所有的优越性。换句话说就是认为所有的文字内容都一定要让它富于变化,要配上图画,要配上影像。事实上,一些具体可感的文字是不需要配影像、图片的。该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进行思考的,就应该让屏幕简洁而富于内涵,启人思考。切忌过多的花草、动态、背景音乐,以免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多彩多变的画面中,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三要防止结构过死、容量过大影响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一些教师在讲课中往往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节奏过快,而学生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教师难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达到师生思维同步的效果。因此在课件的制作中,必须要搞好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不宜有过多过细的屏幕文字,要充分为自己留有适当的发挥余地。尤其是在重点、难点问题上,一定要根据教学的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必要时要与实物模型相结合,以学生理解基本内容为标准。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应在充分分析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合理运用,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