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天童小学 陶 林
正定县第四中学 高 波
【案例呈现】
小迪是九年级的一名男生,外号“小金刚”。他身材魁梧,体型健美,有着电影人物“金刚”般的身材。他活泼开朗,乐观直率,在班里喜欢和同学开玩笑,大家常找他聊天,排解生活小情绪,这种性格使他获得了好人缘。
一次,班里组织国庆学习小组活动,在分享讨论环节,曾教过思品学科的小迪爸爸,组织值班家长检测了全班的思品学科背诵,并给全班同学讲解学科疑难问题。小迪爸爸自以为对孩子们的考试很有帮助,却引发了一场家庭大“暴动”。小迪指责爸爸,在未征得自己同意的情况下给同学们讲题,所讲内容事先没和任教思品学科的徐老师沟通,因此有损小迪的班级形象,要求爸爸必须向自己公开道歉。父亲认为小迪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父子间发生了激烈冲突。
班主任李老师了解情况后,批评小迪任性,教育他要试着理解家长。可是这场风波过后,小迪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在班里变得少言寡语,学习热情减退。适逢中考冲刺的关键期,这种父子对立的态势令人担忧,李老师心急如焚。
【分析与疏导】
这是一起典型的男孩青春期“成长综合征”。要了解这一阶段男孩的身心变化特点,才能适时介入,化解矛盾。在咨询室,我和小迪进行了深入交谈,他的心结逐渐解开。
首先,班级好人缘是小迪的成长名片。青春期男孩有着更加强烈、独立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外界的尊重和认同。这种“高自尊”状态一旦被打破,就会形成极端观念,打破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消极面对生活。爸爸不了解具体情况,对小迪平时在同学面前描述的“父亲形象”并不知情——小迪只对同学们公开过父亲的行政职务,未曾提到他教过的学科。爸爸讲题时小迪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症结在于爸爸的所做所为与小迪所“包装”的爸爸形象不对称。于是,小迪宁肯维护自己在同学面前的既成说法,也不愿意相信事实。这种父子关系,需要沟通来强化信任。
其次,建立开放稳定的人际关系是教育的基点。任教本班思品学科的徐老师,在小迪心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徐老师的课堂亲和力深深感染着小迪,他们课下也经常在一起谈心,形同朋友。在小迪看来,爸爸事先未与徐老师沟通,就给全班同学讲解复习技巧,是对徐老师授课内容的“极大挑衅”。由此看来,思品学科内容的讲解是引线,小迪与父亲之间、与徐老师之间“信任”关系的博弈才是冲突的关键点。
当然,关系修复需要一个能平衡事件的“中间人”,班主任李老师的“换位认同”显然没有得到小迪的理解。在他看来,大人的思维都是一样的,只会要求孩子去理解他们,而不会主动理解孩子。小迪的“冷处理”就是一种抗议。
我与事件的涉及人逐一谈话。班主任李老师、思品课徐老师都认同我的观点——理解小迪的苦衷,他的“成人意识”需要大家的尊重。我又和徐老师、小迪父亲商定了“一刚一柔”的解决方案:柔,即父亲真诚地向小迪道歉,维护小迪在同学面前的积极形象;刚,即徐老师在思品课上肯定小迪父亲讲解的作用。接着,班主任李老师与小迪谈心,取得他的信任,鼓励他以开放的心态悦纳父亲。班主任李老师和小迪父亲的积极态度,得到了小迪的友善回应。他明白了谁都难免会冲动,有时出于一番好心做的事情,却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可。小迪意识到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家长毕竟是为了大家好,自己应该学会感恩。
懵懂的青春季节,貌似坚强的青少年其实很需要大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他们而言,脆弱不是虚荣,而是对真诚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渴望与关注。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引领他们走出“成长综合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