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薇薇
《菲洛梅娜》是一部改编自BBC记者马汀·斯克斯史密斯,相关纪实文学作品《菲洛梅娜遗失的孩子》的影视艺术作品。影片以古雅的色调建构起了复杂的主题表达。片中的每一个视听段落都蕴涵着各自段落小标题的主题义旨与创伤、信仰、反讽等意涵,并以视觉映像的光影交织纠结在一起,为影片建构着复杂化的主题表达,并由此将主题进行了更加形而上的深刻统一表达。
一、 时空探寻下创伤、信仰、反讽主题表达
(一)创伤的主题表达
《菲洛梅娜》在其开篇即以被BBC单方面解雇的前记者马丁展开叙事。马丁不如意的遭际与接续引入的菲洛梅娜的凄惨遭际,二者在并行时空中各自悄然展开,却又无巧不成书地在冥冥中进行了某种机缘巧合的交汇,最终将马丁与菲洛梅娜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巧妙的关联性为菲洛梅娜的创伤建构起了一种他者乃至大他者的多重关注;这种多重关注的叠加式建构极大地强化了创伤主题的沉痛表达,并将创伤以一种突破了界限与限制的情势,张力十足地迸现在观众眼前。在菲洛梅娜的创伤世界中,罗斯克里修道院是一道最难揭示的伤疤,相对于菲洛梅娜本身的自我原罪对其所造成的创伤而言,这一道创痛异常沉重,然而,恰在此时,一重重的打击却仍如潮水般向她袭来,并且不断地叠加,形成了一种常人无法承受的创痛:家庭亲情的彻底割裂,骨肉亲情的彻底撕裂,已经压得观众喘不过气来;然而,影片中的菲洛梅娜却仍以其无比的坚忍而撑持着,而此时突如其来的修道院的真相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信仰的主題表达
影片中的马丁以职业记者的敏锐,精准地捕捉着菲洛梅娜的悲惨人生遭遇。影片中的菲洛梅娜是典型的西方标准信徒,50年骨肉分离的痛,却反而在她内心深处凝结成了对宗教的更虔诚信仰,其根本原因在于修道院中诸如安娜希尔塔等善良修女的正能量影响,并且,对于直接给她造成巨大伤害的那些修女,菲洛梅娜仍然关心着她们是否安好;然而,那些修女们,却因些许的内疚而对菲洛梅娜避而不见,同时,更对菲洛梅娜爱子安东尼的下落讳莫如深,菲洛梅娜这种一念向善的赤诚信仰与修道院中的人性分化形成了强烈的对立表达。这种对立表达,一方面凸显了菲洛梅娜人格的魅力与信仰的永恒,另一方面则更凸显了修道院中作恶修女的丑陋卑鄙,无论如何,菲洛梅娜终其一生,在其内心深处所永恒铭刻的标志性创痛,却是宗教与信仰所永远都难弥平的。[1]
(三)反讽主题表达
影片中的罗斯克里修道院,对菲洛梅娜而言不啻是一座形式上的典型化监牢,甚至远比监牢更加可恶。这座修道院不仅剥夺了菲洛梅娜以及其他见习修女们与爱子之间的天伦之乐,而且强迫菲洛梅娜和见习修女们每周劳作7天无休,同时,更在菲洛梅娜之子安东尼三岁的时候,将安东尼以打包的形式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一起出售给了一对美国夫妇。当年逾古稀的菲洛梅娜和马丁一起到修道院探察线索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马丁观察到了一幅白衣修女们抱着孩子尽显其慈悲、慈祥、慈爱的照片,在特写的极限放大凸显之下,镜头将修道院的作恶以一种反讽的主题表达了出来;而与修道院的肆虐式作恶截然不同的是,菲洛梅娜在骨肉分离50年的岁月中,仍然常常不惜代价地在教堂作弥撒,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愈加坚定、虔诚、执著于宗教信仰。影片在修道院与菲洛梅娜的这两种表达之间,建构起了强烈的反差巨大的反讽主题。
二、 时空探寻下善与恶的主题表达
(一)恶的主题表达
《菲洛梅娜》中创伤、信仰、反讽的主题表达,为更进一步剖析深刻主题提供了探析的基质。影片由此建构起了恶、善、爱的主题表达。恶的表达首先是菲洛梅娜的父亲及其家庭,父亲将已怀有身孕的菲洛梅娜逐出家门,抛进毫无人道主义精神的所谓修道院,并且,其更是从未探视过菲洛梅娜,而修道院强迫一无所有的菲洛梅娜需要付上100镑才允许其离开,并拒绝为她提供安东尼去向的任何线索,且刻意隐瞒安东尼的寻母全过程,可见,修道院不仅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至亲骨肉,而且售婴牟利、剥夺劳动牟利,肆意禁锢天赋人权享有自由的人选择人生的权力,甚至在菲洛梅娜已足足忍受了长达50年的骨肉分离创伤的情况下,修道院却仍然故意对她隐瞒关键性的寻子线索,同时,更刻意违背人性地隐瞒安东尼的逝去。为彻底阻止菲洛梅娜的寻子行动,修道院相关人等无耻地搬弄、挑拔、离间着菲洛梅娜与助力者马丁的关系,试图将温厚、善良、虔诚的菲洛梅娜继续玩弄于股掌之上,这种令人发指的极恶非道的至恶表达,已远远超越了任何传统意义上的恶的表达,在菲洛梅娜的纯良映衬之下,修道院的恶已经完完全全地达到了一种擢发难数、罄竹难书的地步。[2]
(二)善的主题表达
影片中与恶的表达两相映照的,是永恒人性中的善的表达。安娜希尔塔即是善的表达的极致,面对胎儿体位不正的情况下,她全力为菲洛梅娜接生,直接挽救了他们母子的性命,并且,更破例借来像机,为安东尼偷偷拍照留下照片,这个修道院里最善良的修女却不幸先于菲洛梅娜逝去;设若没有安娜希尔塔,菲洛梅娜对于安东尼的记忆恐怕就只剩下模糊的回忆。可见,安娜希尔塔的善直接为影片提供了一种支撑起善的主题的直接证据,这些证据既成为了菲洛梅娜千里寻子的线索,又成为了足以统摄全片的一种抽象化表达的关键。在安娜希尔塔的善的支撑与影响之下,菲洛梅娜的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在修道院中均得到了善的感恩引领下的极致升华。
(三)爱的主题表达
影片为女主角菲洛梅娜,建构起了一种如天使般俯瞰人间的爱的视角,尽管修道院留给她终其一生十恶不赦的记忆,然而,在菲洛梅娜的人生信条之中,仍然清晰且精细地擘分着这个世界的真善美,而不是二元对立地极端地将世界简单地划分好坏、黑白、善恶、美丑,也正因如此,在修道院不断辜负欺骗了菲洛梅娜的情况之下,她仍然还具备爱的能力,并且,在恶的多重叠加之下,其爱的信念、执著、坚守愈加强烈。母子连心,菲洛梅娜的内心一直充满着爱的信仰,甚至50年寻子失败的过程之中,仍不断地宣称自己是幸运的,对比那些因为分娩而母子双双逝去的生命而言,菲洛梅娜的确足够幸运,然而,这种建立参照物的标准,如果是从罗斯克里修道院的恶的表达而言,显然已低到了尘埃里。由此可见,生命暂时的避风港,未必如表面上风平浪静,所谓宗教意义的指路明灯,亦因接受与理解而大相径庭,影片中菲洛梅娜在得知爱子逝去后,仍追随着爱子生命历程进行着心路探寻,由此而诠释着作为一位母亲的迟来守护的爱的极致表达。[3]
三、 时空探寻下罪与赎的主题表达
(一)罪的主题表达
《菲洛梅娜》中建构起了三重罪的主题表达;这三重罪的表达既有着强烈的因果性,又有着强烈的关联性,同时,更有着强烈的不可逆性;其既有着女主角菲洛梅娜本人那段貌似不光彩历史,所带给孩子的非刻意性的菲洛梅娜自我七宗罪中的原罪表达,亦有着针对修道院中某些神职人员,但却并不针对整个宗教界的刻意性的本罪表达。这种本罪在其恶的深刻表达之上,更以其试图堂而皇之地透过1955年菲洛梅娜在强迫下所签的书面协议,而彻底击碎她在有生之年骨肉团聚的梦想;仅从这个意义而言,修道院堪称罪大恶极,同时,罪的主题表达还包括作为他者事后始终隐而未现的,菲洛梅娜孩子的父亲的累罪表达。三重叠加至无以复加的罪实际上是一种时代与社会、宗教与世俗、个体与群体合谋下的共罪表达。影片中菲洛梅娜在安东尼被强行带走时,那一声声“安东尼”的撕心裂肺的呐喊,令观众不由得瞬间潸然泪下,而面对她的悲痛欲绝,黑衣修女竟然毫无表示,转身扬长而去——这更是将三重叠加的罪上升到了一种表达极致,而恰恰是这种三重叠加的罪的表达的不可逆性,才为本片建构起了强烈张力下的情感迸现式意象化表现。
(二)恕的主题表达
菲洛梅娜骨子里非常善良,在被三重叠加的罪与恶压迫了整整一生的情况下,当女儿简愤怒地指斥修道院的所作所为过于邪恶时,她仍然觉得“邪恶”这个词有些过了,而马丁作为旁观他者则与简持有相同的感受,同时,相信所有观看过影片的观众们,亦会同样地站在这两位旁观他者的立场上,由内心深处迸发出“邪恶”这一雷鸣般的呐喊。修道院贩卖儿童这一卑劣事实已达到了一种罪无可恕的极致,然而,过度虔诚、善良、仁慈的菲洛梅娜,仍诉说着有些修女很好,唯恐马丁在创作过程中,失之偏颇以偏概全,菲洛梅娜的“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为影片建构起了多重意象表达下的恕的主题表达,诚然,信仰看不见摸不到,并不存在于浅表性的具象化与表象化之中,然而信仰却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惊人的恕的力量,甚至能够以其足够的坚强、坚持、坚忍,而为不够完美的结局赋予一些矛盾的温暖的恕的表述。[4]
(三)赎的主题表达
《菲洛梅娜》一片有着复杂的主题表达,在众多复杂主题的次第显现过程中,影片的终极主题最终融汇为救赎二字,所有的其他主题都是为救赎主题服务的。实际上,在菲洛梅娜的恕已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大前提下,任何观众都会认为菲洛梅娜不可能原谅一而再再而三无端作恶的修道院与那些助纣为虐的修女,然而,她却给了所有观众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天大逆转,以矛盾且完美的救赎表达,彻底原谅了所有对她作恶的人。这种反差巨大、对比强烈、极具震撼表达的救赎是影片与文学创制的高明到极致的表达。作为最终的主题表达,救赎承启了上述所有的段落主题;回首大半生,菲洛梅娜虽然亦有欢声,但更多的是思念爱子的泪盈,古稀的菲洛梅娜站在人生大舞台的颠峰之上,站在相对年轻人而言,更接近上帝的地方,以其爱与恕指点着来时路,客观而言,菲洛梅娜不让须眉的无比宽广、博大、恢弘的胸襟,的的确确令人折服,而影片光影表达下的终极救赎主题,亦更加令人叹为观止。[5]
结语
影片《菲洛梅娜》与抽象化的文学文本原典,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建构技法,但却殊途同归地表现了相同的救赎意象。诚然,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生活为戏剧赋予了最佳的救赎主题。《菲洛梅娜》一片恰恰以这种生活的真实性建构起了全片的主题基础,以神的名义降罪,更以爱的名义救赎,救赎主题已成为菲洛梅娜信仰光辉里最伟大且无法超越的因子。影片以伟大的母爱跨越了时空,在漫长的50年探寻中,凝成了一种爱、善、恕的永恒,爱、善、恕解构了恨、恶、罪等诸多行径。影片以爱、善、恕影响着全球亿万观众,由此而在观众的心中建构起了一种崇高的终极救赎主题。
参考文献:
[1]林安凡.绝望的爱与自我救赎——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主题探析[J].读者欣赏(理论版),2012(1):97-99.
[2]涂卫群.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中“可见”与“不可见”的主题[J].欧美文学论丛,2010(1):136-165.
[3]许文青.寻求男性自我统一——对罗伯特·穆齐尔的中篇小说集《三个女人》共同主题的诠释[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論丛,
2010(1):66-73.
[4]张志华,朱玉清.成长的孤独与梦想的破灭——《婚礼的成员》主题探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3):92.
[5]薛华.“女权主义”还是“精神崩溃”?——《金色笔记》主题探析[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2):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