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启示

2018-03-10 06:38穆雪
现代交际 2018年3期

穆雪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源于欧美工程教育改革,这一模式的核心价值是以工程思维来实施教学改革,也即将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过程视为教学过程,将工程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程系统能力视为对学生实施专业培养的预定目标。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我国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仅就实施“大国工匠计划”发展模式的启示展开讨论。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 建筑工程专业 大国工匠计划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174-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趋于立体化和层次化,固然高知人才需要积极的培养,同样,工匠级人才也需要积极的培养。而且就高知人才和工匠级人才的比例看,处于金字塔状的不同层级,工匠级人才作为金字塔底座级别的人才更需要以大批量和高质量来增加荷载,方能够保证高知人才乃至整个人才层级的承重结构够稳重、够科学,适合国家对人才层级和人才质量储备和利用的需求。我国工匠级人才培养依靠中高职学校教育,为此,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国发[2014]19号文件。贯彻这一文件精神就必须体现在激发中职学校办学活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来探讨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就是基于激发中职学校办学活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并且将探究视角集中于“大国工匠计划”发展模式的探讨。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适用性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内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源于欧美工程教育改革,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一理念的核心价值是以工程思维来实施工程教育改革,将工程思维的流程引入教育教学流程。工程思维是围绕产品的打造来进行的,也即要充分考虑到从产品的研发到产品的成型,再到产品的生产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可见,工程思维对于生产产品的过程是精细化管理,并具体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将各个环节相联系,一环扣一环,环环联系紧密,相互承接,最后形成合格产品。将工程思维用于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就是要讲求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借鉴工程产品打造之意,实施好对于学生这个学校的教育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要有培养教育的总体目标,对达成这个总体目标的每一步骤和环节做好细化设计,拿出标准和可操作可测量的方法,让学生被量身定制成为合格的人才。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尝试

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工科高等教育,旨在解决我国工科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忽视团队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而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欠缺的方面恰恰是国际化公司选人用人所看重的素质。“2005年汕头大学工学院率先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实施,现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CDIO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EIP-CDIO工程教育模式。EIP(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是指讲道德、讲诚信和职业化,EIP-CDIO就是强调要注重职业道德与诚信,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紧密结合,以培养高级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工程教育新模式。”[1]2008教育部開始同时在高校和高职抓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并以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所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体系项目为带动,以国家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统领,至今已经取得一定的经验,但还没有全面推广。

(三)CDIO工程教育模式适用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精密设计、标准化流程、学做一体、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与诚信同步培养的范式,从知名的欧洲工程教育体系引进并发展到我国工程教育中正在尝试进行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外工程教育的探索到国内对工程师人才的培养,都说明和验证了这种教育模式对工科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启示在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层级从上一个层级向下一个层级的延伸,也即从工程师的培养延伸到工匠的培养,施行“卓越工匠计划”或“大国工匠计划”,对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乃至工程专业教学进行试点探索或模式化转型。

二、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转型“卓越工匠计划”教育发展模式初探

针对于我国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借鉴欧洲CDIO工程教育模式,吸取“卓越工程师计划”经验,向“卓越工匠计划”教育发展模式转型,是对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教学理念的开放、教学体系的变革、实践教学的淬炼、大国工匠素质的提升。

(一)“卓越工匠计划”的定位

“卓越工程师计划”由三个特点来显示:“一是,工程教育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需要;二是,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配合;三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工程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四是,重视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领先意识和国际视野。”[2]“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定位总体思路适合于“卓越工匠计划”的定位,在具体表述上应针对办学主体和培养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适,调适后的“卓越工匠计划”的定位的表述是:服务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秉承人才培养先行的理念,加强与建筑工程业界的密切配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工程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二)开放教学体系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锁国闭关只能是囿于自我封闭而停滞不前。我国中职教育包括具体到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工匠人才的培养不能被学校现有的教学体系模式和教学经验所束缚,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向着更先进、更文明、更科学的方向前行,我国工业发展的转型和提速也在召唤各级各类创新型和拔尖行人才脱颖而出,唯有改革开放才能激活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奋发创新进取。中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乃至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必须开放,要强化职业教育沟通,既包括同高等教育的沟通,更包括同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不同层级教育的衔接,使教育发挥补充和转换的作用。应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举措,其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运行机制建设,各职业院校和企业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链条,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水平。

(三)淬炼实践教学环节

“卓越工匠计划”要更重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现,将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建筑工程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流程化分解为各个不同阶段,细分每个阶段的标准,以学中做,做中学,仿真岗位实践培养学生的工匠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教学内容科学地融会在教、学、做过程中,从做开始,发现问题。在教与学中了解问题的答案,再通过教、学、做,理解其原理,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融合、螺旋递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3]淬炼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要优化工学并举与校企合作经验,追求实践环节的真实、具体、真练、精练,追求工匠标准的具体化、量化、可操作化、可考评化,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必须赶帮超的强烈进取意识,为社会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合格且有发展创新潜力的合格工匠。

参考文献:

[1]朱克敌,张红,王静.本科院校工程教育改革实施框架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0-113.

[2]李志勇,李迎春,侯华.“卓越工程师计划”教学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15(11):76-77.

[3]庞兴华,解芳.CDIO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J].教书育人,2015(11):88-89.

责任编辑:刘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