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
明代著名文学家谢榛在谈论文章开头如何先声夺人时曾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开学初的起始课,也应该如此。
然而,新学期伊始,大部分教师会在第一节课介绍本学期的主要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让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节奏。从教的前几年,每学期的起始课我也是这样做的,但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发觉似乎开学第一课就在一味地介绍、一味地强调,显得过于模式化,类似“填鸭式”的说教,学生听了也会觉得没有新鲜感,甚至会心生厌倦。我觉得,语文教师作为教师中的语言担当者,有责任在实践中探索,于起始课奏响美丽的音符,让起始课焕发勃勃生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拉近情感距离
起始课首先应该是兴趣课,而不应该把它变成沉闷刻板的知识介绍课,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对教师第一印象好了,才会对教师所上的课充满期待。《学记》有言:“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即是说人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就会乐意相信并学习师长所传授的道理。这就在提醒广大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主动地学习,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说,人的情感都具有可蔓延性,也就是说,每个人对某人、某物、某事的情感态度会在特定的情境下向与之相关的人、物、事扩散,并且不仅能横向传播,还能往纵深处发展。如此看来,学生对教师的良好情感,自然可以扩散到其所教的学科中。因此,语文教师上起始课时就应该学会把握时机,拉近和学生的情感距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秋季学期的新班级,大部分学生对彼此都不太熟悉,对教师也很陌生,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教师只有先让师生彼此熟悉起来,课堂才能有温度。这时,教师可以先带头进行自我介绍,再让学生自由交流彼此情况。如我在自我介绍时说,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世的一次相遇,那我们此刻的相聚得是几百世修来的缘分了,我姓蔡,和古代才女蔡文姬同姓,也对文学很感兴趣,也希望自己是个才女,更希望我是大家的“菜”,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和大家在语文的天地里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为大家保驾护航。学生听了,自然就很快记住了我,也对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产生了兴趣,也都纷纷踊跃上台介绍自己,不自觉间就拉近了彼此的情感距离。
而在春季学期,经过半年的相处,老师、同学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因为度过了一个寒假,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了不同的生活经历,绝大多数学生都显得比较兴奋,想互相倾吐各自的经历。这时的起始课,教师也应该在新的一年给学生新的希望、新的热情,不要总想着让学生迅速回归到课堂状态,而是可以给学生一个过渡期。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享假期见闻,并由小组推荐各自认为最有意义的经历和全班同学交流。当然,教师此时也可以说说自己春节的见闻,引导学生正确地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如此,教师就给了学生人文关怀,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力,不知不觉间增进了师生情谊,有效地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也能为学生日后愉悦地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习兴趣
瑞士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能激发求知欲,促进学习有效进行。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越浓厚,大脑等感官就越容易呈现出活跃状态,就越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即使在接受繁重的学习任务时,也能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学习信息。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它也是学生学习最强的内部推动力。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并不感兴趣,觉得语文学习可有可无。主要原因是语文学科本身需要对知识的日积月累才能慢慢见效,成绩提高并不明显,与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些学科相比,在考试中拉分不多。而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比较急功近利,要的是最直观的分数,所以语文学科不大受待见。加之部分语文教师本身在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不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更让学生感觉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上课尚且不愿意认真听,课后就更不想在语文学习上花时间了。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下,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就此安于现状,而要捍卫自己课堂上的阵地,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自觉地学习语文。
《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生只有积極主动地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才能让学习真正富有成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抓住起始课这个良好的契机,于开学之初就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改以往语文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让语文课堂风生水起。 起始课应当成为悬挂在每个教师心中一道美丽的彩虹,让这道彩虹成为师生间心与心的桥梁,让我们对教育的挚爱在这道彩虹上绚烂绽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二中(225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