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孟晋家书二封

2018-03-09 00:21郭照东
党史纵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妻子

郭照东

最亲爱的惠呵,我们又要离别了!当你听了离别的声音,或者不高兴吧!亲爱的!谁不愿骨肉的团聚,谁不留恋家庭的甜蜜,要知道国家民族重要,个人前途重要,因此又要别离亲人,而远征他乡了。

为了你的寂寞,为了你的思念,千里外的我,暂时停了救国的工作,越津浦跨淮南,到达别离一载的故乡来。

二月来的团聚欢谈,畅言国事,解释问题,你的政治水准提高了,民族意识加强了,革命阵营中,增加一位健将了。

畸形发展的中国,教育不普及,人民的知识简单,而妇女尤甚,只要家而不顾国,大难当头,应踊跃赴前线杀敌。而妇女们,阻碍其夫或其子之伟志。希望你将无知识的妇女,组织起来,宣传和教育她们,使伊等知道“皮之不存,毛何附焉?”“国之不存家何在?”使她们不致含泪终日,倚门遥望前线上的夫、子早日归来呢!(望胜利归来)

惠,最亲爱的人,你是妇女中的先进者,对于我这次的外出,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人的走,不是故意抛弃你,而是为着革命,为着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

家庭经济之困难,生活之痛苦,我是深知的。要革命成功,须经过困难艰苦的阶段,当此环境中是要立定脚跟,具坚强之意志,任何之外诱,不可动摇的。“国危见忠臣”,在困难中锻炼成真正的革命者啊!

“富贵反多忧”,钱是要人用,不要给钱用了人。在此抗战时多少富翁成寒士,由此看来金钱不足恃也。对于穷人要客气,要同情他。对富人要与对普通人一样。对于守财奴,少与之来往,因为他只认钱,不认人。这些人不要看起他,但与之面子往来而已。

惠呵,我们要认清时代,当此革命时期,家庭衣食可维持就够了,不要有其他念头。要知道整千整万的难民,千百万的劳苦大众,生活是多么的痛苦呵!人生是要作伟大事业,而不是做了金钱的奴隶呵!太看金钱重的人是最污脏的,不要与之往来。

爱人呵!你在无事的时候,多多阅读书报,可使你知识进步,多多想工作的方法,切不要空想,也不要太挂念在外的我,劳神伤身,于事无益。好好教养二个小孩,切忌打骂,处家事,对外人,言语态度等事,可参考我的日记和通信,要切实的做,不然我的心思枉费了,请你真正的做吧。否则,太对不起在外的人呢!

最亲爱的人!你不要太念我,你的厚情我是知道的,我不是个薄情的人,请你放心,决不辜负你的热情呵!

在外的我,身体自知珍重,一切当知留心,请你安心在乡努力妇女解放的事业成为女英雄,我在外对革命之伟业亦更加努力呵!别了!别了!此致

敬礼

廿八·十一·廿八群于舒百

这封信写于1939年11月28日,地点为胡孟晋的家乡安徽舒城县百神庙。此前,胡孟晋自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回家探亲,与亲人团聚。结束两个月的休假,在归队前夕,胡孟晋强忍离别之痛,书写此信与妻子张惠告别,抒发对妻子和家人的关切,以“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与妻子共勉。文末署名“群”,为胡孟晋化名,“舒百”为舒城县百神庙。

張惠的祖父和父亲都教过书,父亲还曾任小学校长,并在广东汕头的《岭东日报》做过记者、编辑。张惠虽然没读过书,但受家庭的影响,也粗通文化。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同龄女子,张惠具有较强烈的国家意识,从小就知道史可法、文天祥、岳飞等人的英雄故事。因此,1938年春夏间,胡孟晋辞去养家糊口的教书工作,离开妻子和两个孩子参加新四军时,张惠是积极支持的,这在当时、当地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胡孟晋对妻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在“辞别书”中,胡孟晋细致地向妻子阐释“皮之不存,毛何附焉”?“国之不存家何在”,以及正确处理“大家”与“小家”关系的道理。同时指出,在国难当头之际,要担当“国危见忠臣”的匹夫之责;在面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痛苦之时,要辩证地认识到“富贵反多忧”……

探亲期间,胡孟晋还利用难得而短暂的相聚时光,为妻子撰写《妇女抗敌协会讲演词》和《讲演注意事项》,积极鼓励和支持妻子勇敢地走出家门,参加妇女抗敌协会的各项工作,以组织动员更多的抗日力量,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张惠没有辜负丈夫的期望。随后,张惠在家乡积极投身于“妇女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在胡孟晋逝世后,她将几个孩子抚养成才。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顷奉

大人八月中旬一札,敬悉一切。所言亢哥已逝与楣姐信息□,至于促男归舒,诚令男苦思久矣。溯自离乡六七年,虽乐得个人自敷,然并未习得任何技能,又何颜以持撑家务?何况乎近年来病魔纠缠贱身,要等待国运好转,民解倒悬的年头。然为期已不在远了。近阅报载,意国已无条件投降了,日军末日想亦可见。胜利时间迫近,不独国家幸运,亦即我家之幸运,惟请大人等不可过急。敬请

康安

男张崇栻谨上

十、十五

这封家书为1944 年10 月15 日胡孟晋代内弟、战友张轼(张崇栻)书写的家书,地点在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无为。

当时,胡孟晋为何要为战友代写这封家信呢?原因有二:一是大儿子张亢(张悔龙)逝世,张母急盼外出当兵的四子张轼(张崇栻)回家“撑持家务”;二是老人只知道受女婿胡孟晋影响,四子张轼也参加了新四军,但并不知道女婿胡孟晋战斗在无为的第七师,而四子张轼却战斗在定远的第二师,遂由长女张惠(张崇楣)代母写信,由胡孟晋代转张轼。为了免却老人的急切思虑,胡孟晋故为内弟代写了这封回信。

胡孟晋代笔的这封家书,说理充分,情理兼容。信中,先是以“并未习得任何技能”,且“病魔纠缠贱身”等托词为由,婉言拒绝了母亲“促男归舒(城)”以回家“撑持家务”的要求。为了安慰望眼欲穿的母亲,信中预告儿子回乡的日子“为期已不在远了”。因为“近阅报载”,在欧洲反法西斯战场,“意国(意大利)已无条件投降了”,在东方战场中国的“日军末日想亦可见”,取得抗日“胜利时间迫近”,这“不独国家幸运,亦即我家之幸运”。句句朴实的话语,给予母亲以“不可过急”的丝丝安慰。

信中,“国运好转,民解倒悬”令人振奋,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取得抗日战争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更抒发了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迎来新中国诞生的雄心壮志!

链接:

胡孟晋(1912—1947),原名永荣,原字晋之,后改孟晋,安徽庐江人。幼年丧父,随母移居外婆家舒城县百神庙镇。1934年毕业于安徽省立池州(杏花村)乡村师范学校高级师范班后,在舒城干汊河、百神庙等地教书。1938年夏,弃教从戎,参加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战地服务团,曾任服务团民运队第五组组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跟随司令员罗炳辉转战淮河以南津浦铁路东、西两侧,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年初,奉命随汪道涵到嘉山、来安等地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任中共嘉山县委秘书,兼自来桥区委书记。1943年,随张恺帆由淮南支援皖江,曾任中共(无为)五区工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白湖中心县委委员、宣传部长。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区党委北撤至苏北,在清江(今江苏省淮安市)郊区开展群众工作,曾任边区政府教育厅干部科科长兼边区政府直属机关党总支书记。1946年9月,随部队辗转跋涉到冀南故城县。1947年7月病故。新中国成立后,被批准为革命烈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妻子
我胖吗
聪明的狗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发自内心的称赞
偷懒
认错
浪漫到底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