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文
在5大新增的評估指數中,「企業影響力」指數引人關注。評價結果顯示,2014~2017年間,「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平均得分從41分提高至63分,提升53.66%。
不久前,《「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對外發佈。
《報告》提出了8大評估指數,持續發佈了2016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省市參與度和資訊化發展的評估指數,並首次發佈了「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省市外貿競爭力、企業影響力、智庫影響力和媒體關注度5大評估指數。
與周邊沿線國家合作最密切
在5大新增的評估指數中,國別貿易合作指數引人關注。該指數由貿易進展、貿易結構、合作潛力3個一級指標和8個二級指標組成,旨在量化分析中國與各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進展以及未來發展潛力,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水準不斷提升。
測評結果顯示,在「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中,共有30個國家得分在平均分以上,大都來自周邊的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合作更為緊密。
2016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近一半(47.76%),達到4554.36億美元。相比而言,與中東歐、西亞北非國家的貿易合作仍然較為薄弱。具體國家看,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俄羅斯位列前5名。
國家資訊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于施洋介紹,從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產品看,沿線國家從中國進口產品多元化程度遠高於向中國出口產品,其中也門、敘利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和約旦等國家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更為豐富;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相對單一。
根據《報告》,「一帶一路」提出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準不斷提高,例如中國與俄羅斯、巴基斯坦、白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建立了50多個境外合作區,中白工業園、泰中羅勇工業園等典型園區專案為雙邊、多邊貿易提供了基礎便利條件。
不過,《報告》也提醒,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合作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多數國家貿易結構不均衡以及貿易合作潛力尚待挖掘等問題。
因此,國家資訊中心提建議,加強貿易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與各個區域國家貿易的共同發展;深入開展產業合作,優化貿易合作結構,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續的貿易體系;積極構建「一帶一路」自貿區網路,落實相關貿易便利化協定,繼續優化貿易投資便利化環境。
此外,與「國別貿易合作指數」相關的一個指數是「國別合作度指數」。該指數的評估結果顯示,2017年國別合作度平均得分為45.11,較2016年提升1.56分,合作成效進一步顯現,俄羅斯、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泰國、越南位列前5。
企業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5大新增的評估指數中,「企業影響力」指數引人關注。于施洋介紹,該指數從國際、國內兩個視角,以關注度、美譽度兩個方面為評價重點,綜合反映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建設的影響力,引導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注重形象建設,提升企業軟實力,以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詮釋「一帶一路」共建、共享、共贏理念。
根據《報告》,中國企業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加強「一帶一路」的專案策劃和佈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或逐步拓展相關業務,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熱情高漲,綜合影響力逐漸提升。
評價結果顯示,2014~2017年間,「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平均得分從41分提高至63分,提升53.66%。不少民營企業通過自身的業務拓展和品牌宣傳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也開始顯現。
同時,《報告》評選出了「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50強榜單。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位列前10名。
于施洋介紹,這次上榜企業主要來自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中、西部地區入圍的企業相對較少;從企業涉及的行業來看,製造、建築、金融類企業影響力相對較大,互聯網IT 類企業異軍突起。
不過,《報告》坦陳,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還面臨著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水準低、企業人才國際化水準不高、企業與國外非政府組織溝通能力弱、風險應對和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
為此,國家資訊中心建議,中國企業應更加重視企業海外形象建設,借助國內外媒體積極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宣傳工作;提高在地化意識,積極履行當地社會責任,打造具有包容多元文化的國際化企業;建立國際化經營理念,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強化風險應對處置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