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尊文
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不靠海、不沿边,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缺乏区位优势,面临着被边缘化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还强调“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敢于迎接挑戰,抢抓发展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促进全面崛起。
“一带一路”使中部地区面临被边缘化的挑战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主要涉及18个省市区,包括西北6省区、东北3省、西南3省区、东南沿海5省市和重庆市。其中新疆、福建被定为核心区。对18个省市区都有明确的要求。“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西连欧洲经济圈,东接亚太经济圈,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中部地区的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不靠海、不沿边,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缺乏区位优势,面临着被边缘化的挑战。
“一带一路”给中部地区带来的重大机遇
中部地区虽然不是重点,但在《愿景与行动》中还是提到了“内陆地区”,要求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目前看,中部地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机遇:
1.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机遇。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中部地区五个省会城市——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需积极地融入“一带一路”。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卢森堡首相格扎维埃·贝泰尔时强调,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设郑州一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在“不靠海、不靠边,对外开放靠蓝天”的河南,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交易链的建设,实现各国的跨境自由贸易。武汉、长沙也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南昌积极向“一带一路”地区拓展,向西部、中南和西南拓展。合肥港开通“合肥一芜湖一上海”、“合肥一南京一上海”两条集装箱支线班轮航线。
2.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带来的机遇。《愿景与行动》提出:“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中部地区几个省会都开通了班列。目前全国中欧班列开了很多,但是效果不太好,重要原因是有货运输到欧洲去,却没有从欧洲运回来多少货物,而武汉回程货是全国最多的。因为武汉的“汉新欧”国际铁路货运大通道给中小企业开了公共班列、给大企业开了订制班列、给小微电商企业做了拼箱业务。汉欧国际把欧洲的原料特别是俄罗斯的木材都运回武汉,通过长江和海运到达东北、东南地区,如大连、烟台、厦门、上海等城市。汉欧国际在俄罗斯、在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资源网,中部地区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可以携手合作,融合资源,共同做强“中欧班列”品牌。
3.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来的机遇。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将与我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作为重点行业,分类实施,有序推进。”所提到的这些产业都是中部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这些产业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目前,中部六省已有战略I生新兴产业类境外企业数百家,其中湖南省就有156家。湖北在国内外同步推进北斗产业,泰国是北斗导航系统的首个海外用户。
4.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衔接互动的机遇。中部地区六省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属于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衔接互动。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地区应积极构建空中、地面、水上以及地下管道全面贯通的立体交通体系,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加强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综合交通通道建设,向东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除搞好中部地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面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有竞争力较强的配套产业。通过参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建筑、工程机械等相关企业“走出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亚投行建立等机遇,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既发挥产业竞争优势,又可以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2)推进沿江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中部四省要想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走在前列,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无疑是重要抓手。国务院提出长江经济带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产业,与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产业关联度和契合度非常高。以湖北省为例,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已达到40个,这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中部沿江地区有必要依托现有的产业资源和发展环境,深刻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3)打造开放合作走廊。长江经济带要建设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可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和重点港口为合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贸合作,以商贸互通带动投资互动,特别是加强与欧盟国家在高端技术、高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为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湖北需发挥“武汉一东盟”、“武汉一日韩”航运通道功能,提升汉新欧班列国际运输功能,武(汉)西(安)高铁建成后将成为连通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又一个重要通道;同时继续向东延伸,经江西至福建,形成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连接的快速通道。endprint
合力建设万里茶道经济带
中俄万里茶道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湖南、湖北、江西等产茶区的茶叶以汉口为起点,借道汉水北上,过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经乌兰巴托到达蒙俄边境恰克图,继而在俄罗斯境内继续延伸,到达喀山、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近年来,中俄双方十分重视挖掘中俄万里茶道的历史底蕴,促进经贸文化往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建设万里茶道经济带对中部地区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以穿越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地的中俄万里茶道为依托建设万里茶道经济带,将有利于推动中部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可以说,构建万里茶道经济带是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必然选择。
1.打好“万里茶道”组合牌。一方面,挖掘茶文化,开展茶旅游。挖掘整理散布于万里茶道沿线的茶山、茶亭、茶行、碑刻、古道桥梁关隘、仓库、码头、洋行、会馆、教堂、关帝庙、镖局、皮货铺等文物古迹以及传统村镇等历史文化遗产。要以万里茶道跨国联合申遗为契机,推动茶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结合。另一方面,复兴茶产业,开拓茶市场。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应充分利用湖北砖茶、红茶在俄罗斯的历史口碑,加强优势资源整合,优化产品结构,开拓俄罗斯、蒙古茶叶市场,进而向东欧、西欧拓展。
2.深化中俄双边经贸合作。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特别谈到17世纪的“万里茶道”,強调“万里茶道”的历史意义,重新唤起海内外对这条古道的记忆,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国际间合作。近年来,在中俄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政治高度互信,经贸合作广泛,人文交流密切。2016年中俄双边贸易总值达到4591.5亿元人民币,增长8.7%。其中对俄出口2463.2亿元人民币,增长14.1%。自俄进口2128.3亿元人民币,增长3.1%,贸易顺差334.9亿元人民币,扩大2.5倍。
而早在2012年,中俄两国领导人就确定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中部地区应顺应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深的趋势,以“茶道”为契机,深入开展科技、能源、投资、金融、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与合作。如俄罗斯万里茶道沿线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都“缺煤、少油、乏气”,与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还可以加强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军工等领域的合作,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等。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通过建设万里茶道经济带,能够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两大发展战略对接。
3.发挥武汉中心城市的引领功能。2010年武汉获批“中部地区中心城市”,2016年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同时,武汉是中俄万里茶道中国段最大的城市、万里茶道历史文化遗存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地区唯一拥有俄罗斯领事馆的城市,还是研究万里茶道实力最雄厚的城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都开展有相关学术研究。借鉴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经验,武汉要当好万里茶道“申遗”发起者、联络者及组织者的“牵头”角色,还要积极促成万里茶道经济带的形成并在其中发挥引领作用,这对于武汉加快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都是十分有益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