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韩 荣
(韩城市司马迁学会,陕西 韩城 715400)
韩城史如果从西伯侯生年算起,下到司马迁逝世也就有一千年。在这一千年间,韩城有着比其他地域更为丰富的文献记录和历史遗迹,其中的原因如韩城是司马故里而常为后人谈论,又有近年来新发现的古芮国,填补了韩城史的缺陷,使得韩城史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更加闻名。韩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作为史圣司马迁的故里,自然在中国古代史上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位置。
韩城地方志有载:“夏称龙门,商谓下危,均为雍州之域。”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史称,夏朝有万国,商朝有三千多国,周朝有一千多国,诸侯国逐渐减少,但周朝仅在韩城一地就有三个诸侯国,所以远在夏商时期,绝非一个地名可以代表,虽然全部实情已难寻觅,但却需要知道,史实原本是复杂的,周朝的韩城便有过韩侯国、芮伯国和梁伯国,时称哪一国也不等于今天的韩城。这个问题具有普遍理论的史学价值,是全国地方志常见的问题。
周朝,韩城先后出现过三个诸侯国,芮伯国、韩侯国、梁伯国。本文从西伯侯说起,就因芮伯国在西伯侯时就有记载,虞芮争田案。虞芮二国,同为殷商的诸侯国,《辞海》解释芮国为周文王所封是不妥的。《诗经》写有此事,所以司马迁在《周本记》有明载,虞芮争讼到周国,自惭形秽而放弃争斗,这件事标志着西伯侯为受命之君,这一年为受命之年。“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1]119十年,当为七年,受命之年加六个“明年”为七年。西伯侯称王,开始进行推翻商朝的统一战争,在位共计50年。芮国当时在哪里?在河东还是河西,这被史书反复争论,至今依旧注解不一,如韩兆琦《史记笺证》还解芮国在“陕西大荔县朝邑城”[2]188。其实,《括地志》与《正义》的论证是正确的,芮国在河东,与虞国争田地,两国为邻,国界有限,不会远在河西,大荔的芮国在进入周朝以后才出现。西伯断讼的故事可看作本文的引子。
下面,将分上下两部分记叙韩城史,上部写芮韩梁三国史,下部写少梁夏阳及秦汉史。
2005年,韩城梁带村考古发现古芮伯国墓群,证实韩城在周朝曾经存在过芮国,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世人重新认识一次《秦本纪》记载的“芮伯”,重新注解“芮伯”。
芮国与周国同为姬姓,殷商时期就已是诸侯国,当时所在地就在今山西芮城。由于周朝大荔有芮国,便被后人混淆了,如今再加上韩城突现的芮国,芮国的情况就更复杂了,但却不难在一定程度上分辨清楚。上述已证明过,山西芮城属于殷商时期,而陕西大荔与韩城的芮国都属于周朝封建的。
周朝,周武王消灭商纣后,大封天下,“封功臣谋士”,芮伯当在功臣之列,当受封于公元前1046年,早于韩侯国。西河两个芮国的存在,证明芮国在同姓周朝推翻商纣的战争中做出过贡献,身在周朝王廷奉职六卿之一的芮伯,也足以证明芮国在西周时期的政治地位不低,远高于一般诸侯国。当然,证明芮国在周初就封于韩城的根据还不够充实,古芮国墓出土的芮伯墓并不多,只能显示一百年的情况,而古芮国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640年存在了四百多年。也许,正因有两个芮国,芮伯墓也分建两地,尤其在中央奉职的芮伯不一定死就葬回国土,而会陪葬周王,致使芮国芮伯墓因分散而缺少。
《周书》中《顾命》与《康王之诰》,可证芮伯在朝廷的地位极高。《诗经》《左传》《逸周书》等对芮良夫的记载,说明芮伯在西周时期一直是朝廷的重臣,担任司徒,主管教化,历代有关姓氏的史籍相称:“芮姓,周司徒芮伯之后。”[3]司马迁也引用芮良夫的诫言。
《左传》鲁桓公(前711—前694)在位期间,集中记载了芮伯万的行踪,三、四、九、十年皆有,芮伯万被母亲逐出,出居于魏(即殷商的芮国,入周朝为魏邑,亦即“三家分晋”,后称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祖国),后被秦人送归。其间,秦攻打芮国失败,转而到魏邑捉芮伯到东周,《竹书纪年·卷十》记载次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郊”。戎人为何要迎接芮伯万?《左传》这些史料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芮伯万属于两个芮国中的哪一国?《左传》很难证实。但是,芮伯万与《史记·秦本纪》中所记面临灭亡的芮国相距仅半个世纪,而史公所记芮国却可证实是指韩城的芮国,而非大荔的芮国,如果信从《秦本纪》,那么《左传》所载芮国史料也当属于北芮国。
《正义》注《秦本纪》芮伯,引《括地志》文:“南芮乡故城在同州朝邑县南三十里,又有北芮城,皆古芮伯国。”[1]184有南北两个芮国,南芮很清,北芮地域则不明,后人多误解,直到韩城发现芮国墓为止。南芮北芮皆古芮伯国,但是为什么同时并存两个芮国,从来就没说清楚,至今仍是问题。两个芮国是同时并存还是异时,是否存在先后,是否南芮后来被迫迁入北芮,或许两个芮国并不都是“古芮伯国”,可能一个为国,另一个不过是在朝廷奉职的芮伯采邑地或说食禄地,这一系列问题有待解答。“南芮乡故城”称乡不称城,也许正确的表述应是“南芮故城在同州朝邑县南三十里芮乡”,也许应是在唐朝初期那里就叫“南芮乡”,南芮的地名流传已久,正是唐人记述的根据之一。《括地志》此条正是解决南北芮国问题的重要证据,它早就指出还存在一座“北芮城”。
“北芮城”在哪里?“朝邑县”所在地的“王城”是北芮城吗?这是古人的疑惑。司马迁在《秦本纪》强调的“芮伯”就是北芮城,只是一直被后人误解至今,至今新的史书还延续错误的旧注释。
在《秦本纪》中,司马迁多次写下芮国与梁国灭亡前的史实。“德公元年(前677),梁伯、芮伯来朝。”“成公元年(前663),梁伯、芮伯来朝。”秦穆公十五年九月,秦晋两国在韩城大战,晋国大败,将河西地输给了秦国,史称“韩原大战”。“穆公二十年(前640),秦灭梁、芮。 ”《秦本纪》这近四十年间的记述,可谓清楚地记载了韩城三国的历史命运。到前640年,梁国与芮国相继被秦国灭亡,像一对难兄难弟,先称梁伯而后称芮伯,不仅因梁伯先亡,而且也因梁地距离秦国较近,芮地较远,如果指南芮,则南芮距离周都与秦都皆为较近,这一点也有助证明芮伯指北芮。韩原大战时,韩参加对秦作战,爵位为子爵,已远非侯爵时可比,大战后晋失河西地,韩子也就失去了采邑地,等到晋国再占河西才得到恢复。《秦本纪》这段关于韩城三国命运的描述,证明了司马迁对故里历史的熟悉及关注。
《秦本纪》所载“芮伯”实指韩城的芮国,而非“南芮”。除上述证据,还有证据三条:第一,戎族大肆侵略,西周结束,东迁为东周,南芮相随东迁或被戎族占领吞并,戎族在朝邑建立王城,阻断南芮北迁的通道,大荔称大荔正是戎族统治的证明,说明南芮当时可能灭亡;第二,周朝东迁后,晋国开始大肆扩张,公元前757年吞并了韩侯国,并进而占领了河西地,与戎族多次交战,戎族最终屈服于晋国,这是南芮再一次灭亡的时候;第三,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大战,晋国输掉了河西地,南芮也在割让地内,不得独存,而灭亡在公元前640年的芮国只能是北芮国。上述三条证据,证明南芮早已灭亡,最后才灭亡的芮国只能在韩城,况且如今又有考古发现的芮国墓作为铁证。所以说,关于《史记》里的芮国注解多是误注误解,已到纠正的时候了。
如果周初芮国就封在韩城,到公元前640年灭亡,那么芮国在韩城的兴衰史就有四百多年(前1046—前640)。南芮又当如何看待,笔者认为南芮最大可能是在朝廷奉职的芮伯食禄地,即奉邑,而不是封国。南芮位处西周、东周两京的通道正中,属畿内重地,不轻易封国,只宜作高级公职者的奉邑地。南芮当亡于戎族侵占时,公元前708年能够击败秦国的芮国应是北芮国。
史书对芮国灭亡后,不再记载,唯有司马迁在齐田二世家里,载有齐景公有一宠妾叫芮姬,生子荼,立为太子,史称晏孺子,芮姬在儿子被杀后出走,实因贫贱反而保住了性命。她出身贫贱正反映了亡国后芮人的不幸命运。史学界对此芮子有歧义,在此不深论。
韩国可分为前韩与后韩。前韩指周封的韩侯国,后韩指晋封的韩子国。韩子爵位低,勉强称为国,《史记》在《韩世家》里记述的就是韩子国,后发展为战国七雄之一。《史记》对韩侯国未作记载。
周成王四年(前1039),周公封韩侯于韩地(又称韩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邘晋应韩,武之穆也。”[4]245证明周公摄政时,为保卫京畿地区,在周边分封众多的诸侯国,主要为周文王、周武王及周公的后代,“邘晋应韩”四国便是同时受封的武王儿子,依顺序韩侯当算武王的幼子。周成王继位时年少,需要周公摄政,韩侯受封时当更为年幼,并不能到封地去,直到周成王亲政后,韩侯才到封地,正如《竹书纪年·卷七》所载:“成王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王锡韩侯命。”[5]12成王在十二年(前1031)已亲政,亲命小弟为韩侯,并派召公率王师与燕师替韩侯建起韩城,以便韩侯到韩地直接治国,而免于建设劳役。《燕召公世家》载:“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1]1549说明召公与周公不去封国,而分别主政陕西、陕东,所谓燕师是召公在食禄地的邑民,而非真从燕国调来的军队。由于不清楚上述史实,历代有学者将《诗经·韩奕》注释到远离京都的燕国,十分荒谬。
《韩奕》篇多被认为作于周宣王时,因有“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一句,被有的学者注为韩城在今河北固安,但却并不深究首句“奕奕梁山,唯禹甸之”[6]767。“甸”,治理,治理核心地域,即甸服。梁山,是大禹治理天下的中心区域,而梁山正是禹凿龙门的发生地,凿开梁山为龙门,让黄河畅流。这是河北固安不具备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王锡韩侯,其追其貊”,“追”“貊”皆当为北方少数民族,周王指命韩侯要管理并安抚这些“北国”,北方少数民族不一定非在燕山地区,梁山以北便有,戎族就从“北国”来,打跑西周。梁山或龙门到燕山一线,山脉北面为少数民族地区,“百蛮”之地,史公《货殖列传》指出了这一点。“韩侯娶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汾王指谁?指汾河流域流放的周厉王,或者指假借坟字,可训为大字,美称为大王吗?又“蹶父”的蹶(音贵)在何地?蹶父走遍天下,找到韩侯当女婿,似是朝廷高官而非一般诸侯。总之,《韩奕》写的就是韩城的韩侯国,并将大禹治水与周初筑韩城的历史事迹融进了诗篇。韩城人爱引用“溥彼韩城”,其实“孔乐韩土”诗意更浓。
《国语·郑语》载:“武王之子,应韩不在,其在晋乎!”[7]256在司马迁眼里,韩侯国没有记述的价值,所以无传记。韩侯国的确是国力虚弱的,周朝东迁,晋、秦、郑等国护驾有功,得以拓展国土,秦国一支被封在韩国与芮国之间,即梁伯国,梁国受封十余年,公元前757年韩国被晋国吞并,《竹书纪年·卷十》载:“平王十四年,晋人灭韩。”[5]12梁国能封在韩城,可能就与韩国衰落有关,或即分韩国地封给梁国。从地理条件说来,“西河”地域在韩城最为狭长,可谓河西走廊,芮国与韩国都不易于发展,不像晋国便于向四面扩散。
韩侯国(前1039—前757)存在了282年,若从公元前1031年实算,则为274年。
后韩。韩侯国被晋国吞并后80年,即前678年,韩万被晋国封于韩原,为子爵。韩子采邑地比韩侯封地缩小一半,为五十里。司马迁在《韩世家》中认定,韩万是韩侯苗裔,而非晋侯后裔,又认定到韩厥时,“从封姓为韩氏”[1]1865。韩厥即是《赵氏孤儿》里的韩厥。司马迁不再提及韩原大战(前645),因在《秦本纪》《晋世家》已载。韩原大战实际已改变了韩国的命运,战后,晋国只好放弃河西地,韩子也就失去韩原,直到公元前617年才得到恢复,即公元前645年到公元前617年,韩子失去故土而迁居晋地。韩厥寄养在赵氏家族成长的经历,有助于证明韩子曾经失国28年的史实。
司马迁十分推崇韩厥保护赵氏孤儿的“阴德”,其实赵氏对韩厥有养育提携的恩德,韩厥回报以同样却更大的恩德。《赵氏孤儿》被史学界认为是《史记》中最虚假的历史故事,受指责最多。其实《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一是左丘明《国语》和《左传》,一是司马迁《韩世家》《赵世家》。按左氏所载,赵朔死因失记,但其子随母生长在晋宫,无赵典家规,缺乏教育,意味着赵朔非正常死亡,这是赵氏第一难。赵氏第二次受难起因于内部,赵朔妻与小叔子赵婴私通,赵婴被兄长赶去齐国,赵姬怀恨报复,造成赵同、赵括被灭族,最终赵氏家族被赵武全部继承。在《赵世家》里,赵氏两次遭难合二为一,刽子手归于屠岸贾一人,赵姬的娇淫和杀害本族的丑行被遮掩过去。司马迁就是根据赵氏改编的故事写成《赵世家》那段历史的,使两个版本并存,《晋世家》就与左氏记载一致。《赵氏孤儿》的历史传说不是司马迁虚构的,那虚构的部分也有史实的影子。韩厥是韩姓的始祖,而赵武作为赵氏孤儿,也是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始祖。
公元前535年,韩起主政晋国时,迁居州(今河南省温县)。到韩须,又迁至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到韩启章,即韩武子(前424—前409在位),迁都宜阳(今河南宜阳省韩城镇)。韩虔,即韩景侯(前408—前400在位),迁都阳翟(今河南禹县)。韩哀侯元年,“三家分晋”,韩哀侯二年(前375),灭郑,迁都郑(今河南新郑),直到公元前230年被秦国灭亡。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535年,韩国在韩原143年,其间有28年流亡晋国,从公元前535年起,韩人走出韩城,逐渐走遍全国。
回顾韩国史,曾经两次失国,一次被晋灭,后又受封,另一次被秦国赶走,使后韩史又可分前后两段,可见韩国史是最复杂的。
公元前770年,由于秦族伐西戎有功,又护驾周朝东迁有功,特封秦仲的少子秦康于韩城,史称梁伯国。这证明,周王有权随时封赐功臣,因此诸侯国数量会有所变化。当时,韩城有芮伯国和韩侯国,梁伯国插在两国中间,实处在芝川盆地,如果真达到伯爵封地五十里,则二十里澽水川道当尽属梁国。这时芮韩梁三国鼎立,并存十余年,这是第一次,而第二次三国鼎立在韩人复国后。粗略地说,三国在韩城的分布为芮国在北,梁国居中,韩国在南(前韩时,当有近一半国土在今合阳县)。
关于梁国史,《左传》和《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主要事迹集中在梁国消亡时,晋惠公、韩原大战和秦灭梁国。《左传》鲁僖公六年、十八年、十九年都有记载,《史记》则在《秦本纪》里。梁国灭亡前,秦国每换秦公,梁伯与芮伯便相携前往朝贺,而韩人朝晋国。晋公子夷吾逃难到梁国,梁伯让他娶妻生子,当晋公死去,夷吾请求秦国保送他回国并顺利成为新一任晋公,即晋惠公。但他违背了对秦国的诺言,当上晋公却不割让“河西八城”。后来,晋国旱灾,请秦国帮忙救灾,秦国全力以赴地运粮救灾,等到秦国遭灾,晋国却不救援,终于引发韩原大战(前645)。晋国战败,晋夷吾被秦国俘获,为保命保位,这次晋夷吾老实地将河西地割给秦国。秦国占有了河西地,也得到了韩国,到前642年消灭梁国,公元前641年秦国修缮原梁国城池并移民,前640年秦灭芮国,才算真正占据了整个河西地,秦设少梁县为治。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642年,梁国存在了将近130年。由于梁伯不爱惜民力,大兴土木,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所以梁国灭亡最有意味,秦国打来,梁国无人保家爱国,而是一哄而散,秦国便轻取了梁国。梁国不战而亡,与周厉王时的“国人起义”都是史籍里的官逼民反的典型事例。《后汉书·郡国志》注《博物记》说:“梁伯好士功,今梁多有城。”[8]3391这是事实,但韩城城多却并非都是梁伯所筑,而是因为韩城诸侯国多和长期战争造成的。
梁姓和韩姓出自韩城,古代典籍早已确认无疑。芮姓最后亡国在韩城,又几乎与梁国同时,芮姓也应出自韩城,东周时期是中国人普遍确认姓氏的时代。芮姓本当属大姓,梁姓本当属小姓,而实际人口却相反,说明梁国与芮国灭亡时的情况不同,梁国不战而亡,芮国当是战争到底,结果两姓人口相差悬殊。
公元前645年,秦国获得河西地和韩原,韩人出逃晋国。公元前640年,秦国相继灭掉了梁国、芮国。一般认为,梁国灭亡在公元前641年,却与《左传》所载实不相符:僖公十八年(前642),“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4]223,据此,秦轻松取得梁国在公元前642年,第二年筑城并移民居住,为消灭芮国做好进军的准备。梁国都城当在今西少梁村,“新里”在今芝水北岸,紧依高门原建筑;秦人筑城移居在原梁国都城还是“新里”?当在“新里”,是秦人加固的少梁城。明朝人张士佩撰《韩城县志》,将少梁的赋名权说成魏国,便有人扯上了几百年后的魏都大梁,相对大梁称为少梁,这是谬论。秦国灭掉梁国就称为少梁,设县为治,公元前620年,秦国占领整个韩城后20年,“司马氏入少梁”,不必待到有大梁才叫少梁。梁国城墙依四周原边筑起,周长11公里,遗存比较完好。
公元前642年,秦国占领少梁,公元前617年,晋国夺取少梁。其间,公元前621年,秦穆公薨,秦国又衰弱下来,公元前620年 “司马氏入少梁”,司马家族一支落户韩城。“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1]3285《太史公自序》说明,司马氏从东都洛阳的动乱里逃出来,流徙晋国几十年,分散为三支,其中一支进入战后人口稀少的少梁。这时,韩梁芮三国尽亡,秦国或统称之为少梁。公元前617年,晋国打回河西地,首次攻占了少梁城,韩国得以复国,82年后即公元前535年,韩国迁出韩城。由于韩国曾经失国28年,韩国在韩城的历史又可分为前后两段。
韩城作为河西军事重镇,史实主要见于《史记》三篇:《秦本纪》《魏世家》和《六国年表》。《秦本纪》有关史实是:“康公四年(前617),晋伐秦,取少梁。”[1]195韩兆琦注本有误,说少梁“原本属晋”,其实少梁此次才始为晋国攻占,原本是梁国,韩原大战后还存在。“灵公六年(前419),晋城少梁,秦击之。十三年,城籍姑。”晋当为魏,魏晋常通用,后又常称魏为梁,因魏都迁大梁。十三年当为十年(前415),籍姑城建在“韩城北三十五里”(《正义》谓),为对抗占据少梁城的魏国。“出子二年(前385),晋复强,夺秦河西地。”次年,秦献公继位,秦国逐渐强盛,“二十三年(前362),与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此条《魏世家》有“取庞”。秦惠文君时,“八年(前330),魏纳河西地”。《六国年表》为“与秦河西地少梁”,多出少梁二字。“十一年(前327),更名少梁曰夏阳。”从秦灭梁国算起到更名,即从公元前642年到公元前327年,韩城叫少梁315年,但少梁不能代称一切,韩国复国,与少梁并存的庞城、籍姑城,都不可忽视。
《魏世家》载及:“(魏文侯)六年(前419),城少梁。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十七年,筑洛阴、合阳。”[1]1838按《竹书纪年》推算,魏文侯在位比史公所记早21年,引文年数皆因此有变。引文反映出魏文侯时期,魏国任吴起为将占领河西地,多处筑城防守。繁庞即庞城,在今韩城,但具体城址不确定,或当在今韩城古城原址上,庞城始筑于何时也无记录,当属秦灭芮国后所筑。魏惠王“九年,与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九年当为八年,即公元前362年,秦夺回庞城。“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应作十六年,即公元前354年,秦夺取少梁。“十九年,筑长城,塞固阳”应作十八年,固阳地域不清,或为合阳某处,公元前352年魏筑长城,当出于秦先后取庞城、少梁城的军事压力。公元前330年,“予秦河西之地”,公元前328年,“魏尽入上郡于秦”,至此,魏国退出了河西地和上郡,秦国强大起来,两国结束长期在河西地的拉锯战。
《六国年表》载:公元前461年,秦国“堑阿旁。伐大荔。补庞戏城”[1]693,庞戏城,又称繁庞城、庞城。由此可证,庞城建筑已久,长期由秦国控制,制约着魏国在河西的扩展。公元前419年,“魏城少梁”,公元前418年,“秦与魏战少梁”,公元前417年,“魏复城少梁”,公元前415年,“秦补庞,城籍姑。”公元前412年,“晋公子击围繁庞,出其民”。秦攻取少梁不成,修补庞城,又新建籍姑城,变成退守之败势,以籍姑城为新的敌后根据地。公元前362年,“秦与魏战少梁,虏其太子”,公元前354年,“秦与魏战元里,斩首七千,取少梁”,公元前352年,“魏筑长城,塞固阳”,公元前351年,“卫鞅围固阳,降之”,公元前330年,“魏入(少梁)河西地于秦”,又为“与秦河西地少梁”,少梁本属河西地,为何重复出现?秦国先已攻占少梁,难道何时又丢失?当为魏国声明交出河西地及少梁,不再占有和攻取,引文中应将少梁与河西地用顿号分开,证明少梁情况特殊,而不是矛盾。公元前326年,“初腊。会龙门”,秦王亲至龙门,秦国在秦穆公后再次实现子孙饮马黄河的战略目标,不同在于这次将开始一统中国的进程。
上述史料证明,秦国先后与晋国魏国在韩城征战近300年,而晋魏先后占据少梁263年(前617—前354),但要强调的是韩城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秦国占有韩城北部,先有庞城,后又有籍姑城,史实较为复杂,远不能仅以少梁代表韩城的全境。由上可见,韩城城多,芮韩梁三国都有城,芮国以后北面有庞城、籍姑城,韩国以后南面有韩子城,梁国以后中部又有“新里”、少梁城,少梁城又有少梁渡,魏国多次筑城又有变动。最能证明韩城城多的地点在南原东端的南北城村,城村紧临黄河、三道“长城”以此为始末点,韩长城、梁长城和魏长城,三道城墙各相距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真可谓一大奇观,很有史学研究价值。韩城多城也就多姓,芮、韩、梁三姓就出自韩城,那么庞城与籍姑城是否产生庞姓、籍姓?姓氏书籍里,籍姓似有几个出处,而庞姓出处不清,确有深入研讨的必要。
公元前327年,少梁更名夏阳。少梁与夏阳的地名都由秦国称起,问题是秦国因何称韩城为夏阳?或因大禹凿龙门,或因《韩奕》篇,或某一时期韩城已叫过夏阳,难以确定,但当与禹夏统治有关。《左传·鲁成公七年》有人姓名为“夏阳说”[4]489,与韩厥同时,时在公元前585年,此人是夏阳人还是姓夏阳,就是个问题。韩城称为夏阳以后,直到汉初一百多年,韩城无大事可记,却有杰出人物,即司马家族。
司马错,是司马迁的八世祖。他的事迹主要见于《秦本纪》和《张仪列传》等,另有《战国策》。摘录《秦本纪》如下:“(秦惠王)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1]207即公元前316年,司马错主张先伐蜀并率兵灭蜀。“(秦昭襄王)六年(前301),蜀侯煇反,司马错定蜀。”“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公元前291年,司马错攻取今河南省济源两邑。“十八年,错攻垣、河雍,决桥取之。”前289年,他夺取垣县和宜阳城。“二十一年(前286),错攻魏河内。”“二十七年(前280),错攻楚。”“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可见,从公元前316年到公元前280年间,司马错领军作战近四十年。《六国年表》记,在公元前289年,“客卿错出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1]739也见于《白起传》。司马错先后对蜀、魏、楚三国作战,获得了胜利。《张仪列传》收入《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辩论在惠王前”[1]2281,司马错的主张得到惠王支持,他也就一直是秦朝对西南用兵的主帅。张仪故里在山西万荣,两人故里隔河相望。
《秦本纪》又载: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司马梗北定太原,尽有韩上党”。司马梗就是《太史公自序》中说的司马靳,为司马错的孙子,是司马迁的六世祖。“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1]3286司马靳主要作为白起的副将率军作战。司马昌是司马迁的四世祖,已不再从事军事,而转向经济方面。司马错到司马靳三代“葬于华池”,韩城高门原华池就是司马氏的祖坟地。“少梁更名”一句本当系于司马错,而拖后到司马靳,似误简问题,或当是叙述语势造成的,史公又必得补出这一句。
楚汉战争间,项羽分封天下。关中三王中,便有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与夏阳扯得上关系,司马欣虽没说原籍却当属秦国这支司马氏的后裔(司马相如也一样史失原籍),董翳据传在今韩城盘龙山区有墓冢及后裔。殷王司马卬是司马氏在赵国一脉的后人,《自序》明确说到。韩王成、辽东王韩广为韩氏后裔。从属刘邦的张良与韩信也同韩氏有渊源,尤其张良家族为韩国官宦世家,秦国灭韩,张良谋杀秦始皇为韩氏报仇,虽不成功,但忠心可鉴。
韩信有专传《淮阴侯列传》,他为刘汉政权打下了半壁江山,是将神兵仙。汉二年八月(前205),韩信佯装欲在临晋渡河,“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缶渡军,袭安邑”[1]2613,活捉魏王,设立河东郡。一直有合阳人争议韩信的夏阳渡在合阳,实属妄议。在史传中,夏阳与合阳分得很清,从韩国灭亡到太史公时两地区域明确,夏阳只能是少梁更名后的夏阳,韩城称夏阳有九百余年本就是铁证。
《太史公自序》载:“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1]3286司马无泽、司马喜无疑葬于高门,而司马昌、司马谈也当葬于高门,即“皆葬高门”的含义,亦即高门为进入汉朝的司马祖茔地。高门当指原有的人为建筑物。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相继为汉朝太史令,相继撰成《太史公书》,成为史家绝学。太史令对知识的要求极高,司马父子都早早离乡进京,钻研学问。父子都在汉武帝时期为官,父谈生年不详,仕于建元元年(前140),逝于元封元年(前110)。父谈逝于洛阳,逝世前嘱托子迁一定要完成史家的巨著。子迁送父归葬高门。《自序》明载:“迁生龙门。”前置有四个地名:少梁、夏阳、华池、高门,龙门就是夏阳的代称。同理可证司马迁的生年,“有子曰迁”也恰有前置的四个时限:父亲求学、父亲入仕、《论六家要指》、父亲升任太史令,结合其他推论和证据不难得出司马迁生于建元六年(前135)的结论。
颁布太初历那年,司马迁开始创作《史记》,进行了一半,因当朝回答对李陵事件的看法,而被下牢狱,直到腐刑才免死,《史记》便染上了他的血泪控诉。封建史上,汉武帝是到司马故里最多的皇帝,要定期到后土祠祭祀,来回往返经过夏阳,便在夏阳渡为皇帝建立了行宫,叫作挟荔宫,就在今司马迁祠下,这是巧合还是刻意形成的讽刺呢?不必过分追究,反正汉武帝是令人纠结的封建帝王,最后是司马迁用一家言的当代史成就了他的威名。
《报任安书》说《史记》基本完成,当《史记》真的完成以后,再无司马迁生平事迹的确切证据。最先补《史记》,也是距离司马迁卒年最近的人——褚少孙,他证明司马迁记事写尽了武帝朝,意味着司马迁活出了汉武帝时代,当逝于昭帝在位的某一年,这一推断也有班固的《司马迁传》佐证。《汉书》多次提到“假太子案”:公元前82年,有人冒充太子闯进京城,直闹进皇宫,被抓,经审他是夏阳人。太史公卒年约在公元前80年以前,说逝于发生假太子案的公元前82年也说得过去,有这桩奇闻可记,毕竟真太子是让父亲汉武帝冤枉死的。
当今开放的世界,《史记》愈来愈光辉。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韩兆琦.史记笺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 世本八种[M].宋震,注.秦嘉谟,等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
[4] 春秋左传[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5] 韩城市文物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6] 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84.
[7] 国语[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
[8]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附录1:
芮韩梁三国表
注:后韩在前645年到前617年间失国28年,在韩实为115年。失国前在韩33年,复国后在韩82年。后韩为子爵,封地最多五十里。
附录2:
韩城周汉千年大事记
前1064年,周文王受命之年,断虞芮之讼。
前1046年,周武王封芮伯国于今韩城北部,实为从龙门到芝川口七十里地。
前1039年,周公摄政,封韩侯国于今韩城南部及今合阳部分地域,约从今韩城老城到合阳一百里地。
前1031年,周成王亲政后,亲命小弟为韩侯,又命召公筑韩城,此时,韩侯才到封地。《诗经·韩奕》即描写此事。
前770年,周平王封秦仲少子嬴康于今韩城中部盆地,为梁伯国。
前757年,晋国灭韩侯国,占据今韩城南原。韩国立国282年。
前709年,芮伯万被母亲逐出,居于魏。次年年底,王师联合秦师将芮伯“执归”洛阳。
前702年,秦人送芮伯回国。
前678年,晋国封韩氏苗裔于韩原,即今韩城南原。
前645年,秦晋交战韩原,史称韩原大战。韩国败失国土,流亡晋国。
前642年,秦国灭亡梁国。梁国立国128年,为梁姓祖国。
前641年,秦国设少梁县于“新里”。或在此年,秦人建筑庞城,《左传》“遂城而居之”或意在于此。待考。
前640年,秦国灭亡芮国,统一韩城。芮国立国406年,为芮姓祖国。
前620年,“司马氏入少梁”,司马迁祖先落户少梁县。
前617年,晋国攻占少梁。韩子失国28年后复国。韩厥少长于赵氏家族。
前598年,梁山崩。
前582年,韩厥帮助赵氏孤儿赵武复国。韩氏认韩厥为始祖。
前535年,韩国迁出韩原,计失国28年,实居115年。
前479年,孔子死,弟子卜子夏教衍西河,为魏文侯师。
前461年,秦国修补庞城。庞城当在今韩城老城,疑为庞姓祖邑。
前419年,魏国修筑少梁城。
前418年,魏秦两国争战少梁城。
前417年,魏国加固少梁城。
前415年,秦国修补庞城,新建籍姑城。籍姑城在“韩城县北三十五里”,大池埝乡一带。
前412年,魏国攻占庞城,赶出全城居民。
前409年,吴起任魏国“西河守”。
前376年,韩魏赵三家瓜分晋国。
前362年,秦国在少梁战胜魏国,俘获魏军将领,并夺回庞城。
前354年,秦国在元里大胜魏国,进取少梁城。
前352年,魏国在韩塬筑长城。
前330年,魏国彻底退出少梁地,并将河西地全部交给秦国。
前327年,秦国更名少梁县为夏阳县。韩城称为少梁县314年。
前326年,秦惠文王亲至龙门大会诸侯。
前316年,司马错率兵伐灭蜀国。
前301年,司马错平定蜀国。
前280年,司马错攻取楚国黔中地。
前260年,司马靳为白起副将参加长平大战。
前259年,司马靳伐定太原,尽占上党地区。
前257年,司马靳被赐自杀,归葬夏阳华池。
前206年,夏阳县属塞王司马欣治域。
前205年,韩信绕道夏阳渡,偷袭魏王。夏阳县属河上郡。
前198年,夏阳县直属内史。
前140年,夏阳县属左内史。司马谈入仕。
前135年,司马谈为太史令,司马迁出生于夏阳。
前113年,司马迁已入仕为郎,与父司马谈随从汉武帝祭祀后土,父子同归故里。韩城有皇帝行宫,称夏阳挟荔宫。
前110年,司马谈病逝,司马迁归葬亡父于夏阳高门。
前108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
前104年,司马迁等制订的太初历由朝廷颁行,司马迁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夏阳县属左冯翊。
前98年,司马迁受刑。
前90年,司马迁完成《太史公书》。
前80年,司马迁约逝于本年,享年50余岁。
前60年,司马迁外孙杨恽公布《太史公书》。
【责任编辑朱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