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院校作为为我国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必须不断的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法律素养是国家和社会文明的象征,当前的人才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后,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也是学校的教学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政治课视野下的高职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视野;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35-0298-01
作者简介:丁慧(1984-),女,回族,江西南昌人,法学硕士,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地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改变,高技能人才也成为了我国的参与世界分工的重要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想要跻身于社会的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法律素养,这是发展个人和建设国家的基础需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培养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所以我们又必须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一、法律素养的内涵
法律素养就是指对法律的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者素质。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一个能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有了法律意识在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力,并且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形成这样的法律素养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加强对法律知识技能的渗透,高度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思想政治视野下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措施
(一)重视法律基础课,强化学生法律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程就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面向所有的高职学生,这门课程将思想政治、法律知识融合到一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是提高高级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够很好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必须要重视这门课程,从教学设施到师资水平都要为这门课程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指导思想。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法律素质,逐渐成长为建设祖国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二)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保证学生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俗话说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碗水,高职院校要培养出法律素养较高的人才,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将法律意识传递给学生。学校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教师队伍新增的人员质量,其次要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升,不断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创建生动的课堂,这就要求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并且对学生的情况有深入的掌握。
(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法律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的思考内化,是从自由到自觉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内化法律知识,教师必须及时抓住社会动态和实时政策,在课堂上及时引入与时俱进的案例和热点话题,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以讨论和任务驱动等形式和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和需求,逐渐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四)革新教学观念,培育校园法律文化
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法律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法律素养的培养不能够仅限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要贯彻到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法律素养的形成不是单向封闭的,而是互交开放式的。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与法律相关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活动,比如国际警察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际宪法日等,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在学校可以适当地举办一些与法律知识相关的比赛、竞赛和辩论会。并且有同学亲自记录活动并做好存档,力求将法律培养融合到生活当中。通过相关的活动,在无形中传播法律知识,在整个校园内创造良好的法律氛围。高职院校也要依法办学,在各个事项的处理过程中,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创建依法做事的校園环境,鼓励学生站在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的培养学生用法律来保护并维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树立维护社会正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古丽格那·艾合买提.对思想政治课视野下高职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几点探讨[J].考试周刊,2017(74):70.
[2]任瑞娟.新时期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