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闻故事化加强主题宣传报道

2018-03-08 09:07胡日查
新闻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兴安盟农资内蒙古

胡日查

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用故事化手法对新闻事件进行形象报道,更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达到情感共鸣,满足受众的新闻期待,进而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

一、讲好故事是改进和加强舆论引导方式的重要手段

进入新时代需要培育新思维。广大媒体人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从宏观到微观要时刻保有创新的理念。如果新闻宣传、稿件写作总是一成不变地“坚守”固有模式,就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很难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新需求。

2018年5月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一调度下,自治区主要媒体集中优势兵力,报道了兴安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作为与新篇章,作为内蒙古日报社驻兴安盟记者站,我们全力配合并全程参与。在报道形式上我们进行了大胆尝试,突出了新闻的故事性,力求新闻更生动、更可读、更接地气。通讯《一头联结农资厂商用户一头推动农业集约经营——兴安盟农资供应联盟助推脱贫攻坚纪实》,就是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手法,全景展现了合作社搭上联盟的快车,脱贫致富达小康的生动事例,这种“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新闻报道技法很受读者欢迎。

习近平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要落实好这一新要求也需要积极探索讲好故事的新方法。内蒙古新闻客户端刊发的《“秸”尽所能照亮美丽乡村》,全文以第一人称进行写作,稿件中的“秸秆”通过自述,道出了自己的前世今生。这种形式的运用,仿佛在和读者对话,使读者倍感亲切,进而认可文章蕴含的道理。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奋斗在一线”专栏推出的《兴安盟:奏起农业结构调整交响曲》,从标题不难看出这是一篇成就性报道。如何让这种四平八稳的报道形式出新、出彩并打动受众、影响受众呢?我们还是从讲故事人手,从小切口导入,引出结构调整的大主题。文章通过讲述五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杜文义从昔日“旱改水”到如今“水改旱”观念的转变、打法的转变,经过一系列的“折腾”,带领村民种植甜叶菊过上甜蜜生活的故事,进而引出扎赉特旗乃至整个兴安盟做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大文章。

新闻报道只有让受众想读、爱读、耐读,才能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突出新闻故事性,改变过去“生、冷、硬”的面孔和“大而空”的形式,让新闻不但有深度,还兼具温度,才能进一步增强引导力。

二、讲好故事是实现“三贴近”的主要途径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人在做好主题新闻宣传的同时,必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为群众所认可、所喜爱。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讲好故事做好主题新闻宣传,就会引起受众关注、激发受众兴趣,留下回味与思考。《内蒙古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为了这一道风景线更加春意盎然》就是这样一篇“三贴近”的报道。中宣部在定点扶贫工作中践行“扶贫与扶智结合”、“物质精神双脱贫”等新理念,成效显著。怎样把这篇“大”新闻做得生动而贴近生活呢?记者深入现场、细致采访,是讲好故事的前提,因为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建设是实现“三贴近”的保证。在采写这篇报道的过程中,记者走进嘎查村屯的农牧户家中,深入挖掘了“图什业图学习讲堂、论坛”以及“道德银行”、“学校少年宫”等的创办和开展情况,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并用鲜活事例对百姓的心声、实践的成果进行了生动阐释。由于典型事例突出了故事性,宏观微观材料体现了丰富性,使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把北京与草原心手相牵的生动画面呈现给渎者,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是科右中旗传统的非遗项目,在采写科右中旗王府刺绣这篇新闻报道时,记者就以“三贴近”为标准,以讲好故事为宗旨,推出了《王府刺绣绣出花儿一样的生活》的通讯。其中讲述了王府刺绣扶贫计划的发起人、科右中旗人大主任白晶莹的事迹。叙述了“绣娘”们用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五彩人生的故事,使通讯报道更接地气。

进入新时代,受众对新闻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如果只是一味高高在上地讲道理、课堂讲学式地搞灌输,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因此,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让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内容,更贴近群众的生活,用故事打动人心,使主题宣传的效果更加突出。

三、讲好故事是强化融媒体建设提升传播力的必然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示精神,各级各类媒体必须切实加强融合发展力度,用融合思维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探索实践,以讲好故事为出发点,谋求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闻的故事化报道,是媒体自身發展和受众需求不断提高的结果,更是强化融媒体建设、提升新闻报道传播力的必然要求。

新闻故事化符合大多数人的喜好。在进行重点报道时,要努力实现新老媒体一体统筹、一体策划、一体制作、一体刊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融合机制的运行流程,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充分提升媒体的传播力,把握好话语权和舆论导向。《一头联结农资厂商用户一头推动农业集约经营——兴安盟农资供应联盟助推脱贫攻坚纪实》在《内蒙古日报》一经推出,所属新媒体平台同时做了发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时,将标题处理为《内蒙古的这个盟,有这样一个联盟!》,如此修改更符合新媒体要求,更具有吸引力。并用“在这个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一个叫做农资供应联盟的平台脱颖而出,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大利器,一起来看看给农民带来哪些影响”这一极为精炼的“导语”引出了农资供应联盟的故事,不枯燥、不呆板,有血有肉,与传统媒体配合紧密,达到了“1+1>2”的效果。

传播力就是媒体竞争力,它要求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做到先声夺人、引人注目。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讲好故事、吸引受众,是提高传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雅”文化浸润心灵——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构建儒雅校同纪实》通讯在《内蒙古日报》刊发后,又以《这所学校,也就是上了内蒙古日报的一版而已!没别的》为标题,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推出。“我们这所学校也就是:管理创新了一点,模式特色了一点,学生出彩了一点,活动丰富了一点,环境文雅了一点,老师厉害了一点,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也就是比别的学校多上了内蒙古日报的一版而已!”诙谐的导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新媒体受众的距离。校园达人风起云涌、“诚信式”晚自习等一个个小故事,串起该校的“雅”文化,以小见大,展现了新时代义务教育阶段的新创举、新模式、新成果。

《明水河畔: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和《大兴安岭深处的“潜伏”》是在报纸和微信公众号上同一则报道的不同标题,并以“北京来的‘第一书记”、“我们贫困户有事儿就愿意找阿荣妹子”、“蛤蟆沟村沸腾了”为小标题,展示了三位驻村书记的工作和生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不但讲好了故事,还扩大了新闻的传播范围。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是改进和加强舆论引导方式、实现主题新闻宣传“三贴近”、强化融媒体建设提升传播力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有新特点,新时代有新任务,需要媒体人在新闻采编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凸显亮点,讲好新时代故事,不断提升传播力。

猜你喜欢
兴安盟农资内蒙古
兴安盟大米插上“地标”翅膀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兴安盟人民医院简介
兴安盟地区企业职工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