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估算、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简单的换算。
2.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确测量的步骤。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判断。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會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5角硬币,课件,微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出示数学日记,请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看看这些数学信息有什么特点?
2.这些信息中有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
3.长度单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用非常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顾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学习毫米作铺垫。】
二、操作体验,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
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填写研学单的第一项。
2.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填写研学单的第二项。
3.用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已经不能准确地表示数学书的长、宽、厚了,那么就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估算的活动,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测量判断,估算结果的准确性,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毫米的必要性。】
三、认识毫米,感知概念
1.1厘米中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课件出示。)
2.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自己数一数。
3.5厘米到7厘米是多少毫米?
4.用手势表示1毫米。
5.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试一试、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等活动,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再次测量,体会毫米的准确性
在新单位毫米的帮助下精确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同桌之间交流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学书的精确测量,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数学书上做一做的 1.2题。
2.完成研学单的相关练习。
六、微课播放数学小历史
七、课堂总结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对这部分的内容感兴趣,课后查找相关资料,我们再相互交流。
反思:
“毫米”是继二年级学习“米”和“厘米”之后引入的另一长度单位。“毫米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测量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多长度单位的过渡课程。由于估测是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估测的时候学生就要对毫米的长短进行想象,头脑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同时,估测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测量的过程,并获得对度量单位大小的认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测量单位的概念,形成测量单位的表象,从而正确理解和感受测量单位的实际意义。比如,在要求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学生很快地说出有米和厘米,然后在格尺上展示1毫米的长度。当学生在格尺上认识了1毫米的长度后,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的1毫米,再拿出格尺或5角钱硬币感受1毫米的长度,让学生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格尺或硬币的厚度,用左手慢慢地把格尺或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这样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在操作中发现、探索、体验,建立测量单位的表象。在教学的时候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测量体验,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比如,本节课我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时,我便有意地让学生先来估测一下数学书的长、宽、厚。有些学生说用自己1厘米宽的食指去估,有些学生认为这样浪费时间,从而提出用自己的“一拃长”去估。还有学生说可以用自己20厘米长的直尺去比一比。“食指指甲的宽”“一拃长”“20厘米长的直尺”……这些长度成为学生测量数学书长、宽、厚的参照物,学生借助这些身边实物的相关数据进行估测,能有效避免学生估测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提高估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学生之间的合作程度有待提高,有一部分学生理解得很不错,而有一少部分学生对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还很模糊。 二是在测量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5毫米这个刻度线,而我没有抓住这个课堂生成,没有对5毫米这条刻度线进行强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反思,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