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怀新
雷锋是望城人,望城是雷锋的故乡。望城人人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眼下雷锋出得最多的,就是望城的茶亭。有幸来到湖南长沙望城区茶亭镇,同行人告诉我,你脚下的土地就是出产雷锋的“雷锋窝子”。
茶亭遍地雷锋,这里出了一名全国道德模范、两名中国好人和一名湖南好人,涌现出两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占到全镇总人口的40%。难怪茶亭被叫做“雷锋窝子”,出了这样多的雷锋,这里世风、民风其纯、其善自不必说。学雷锋做好事是许多茶亭人的自觉行动。如果说想了解雷锋精神在现实中的体现,到这个雷锋故乡来看看,你会心服口服的。这里产生的每一位活雷锋都有一段生动的故事。因为生动,因为众多,因为生动众多得不知从何下笔。但那个被人们时常挂在嘴边、引导男女老少、干部群众行为走向的“雷锋精神”,却让人不能不去深思细想。
体现在现实中的雷锋精神,是活着的雷锋,用身体力行的诠释:十岁女孩儿周美玲奋不顾身从疾驰的卡车轮下救出三岁的孩童,自己左脚被碾压,从而轰动全国,成为国家级道德模范;为了救下他人的性命不惜自己性命的郭德高,因此受伤而导致下肢终身瘫痪,成为中国好人;向铁梅平凡日子里孝敬公婆父母,爱洒亲人邻里,唯独不把自己放在心上,从而登上中国好人榜;在抗洪大堤上连续昼夜奋战的姚建刚,累得旧病复发,不顾医院警告,重回大堤继续战斗,从而成为湖南好人……这些,无疑是雷锋精神在茶亭人身上的体现,他们是闪光的,他们的作为,是伟大的人格体现,可这并不能够说透雷锋精神的全部内涵。
在望城逗留期间,曾与几位媒体朋友谈及望城的“雷锋窝子”和雷锋精神。有人说,雷锋是应那个时代需要而产生出来的英雄人物,我们的社会需要雷锋,需要好人好事引导风气。说得好,但仍有隔靴搔痒之感。为什么?但凡事物,要想将其看清说透,定要用哲学的视角来看待。从哲学上来说,事物有“体”有“用”,雷锋精神是體,好人好事是用。我们现在对雷锋和雷锋精神的理解,更多的时候是停留在“用”上。说到这里,不得不对雷锋精神进行深入剖析。
雷锋1940年生在望城,十八岁参军,二十二岁牺牲在抚顺。也就是说,他从小生活和成长在望城这片土地,这里应当是他世界观形成的地方。
再看望城这片土地,1940年至1958年是时代大变革时期,但是,即便是政治上的新旧意识形态激烈变革,这里的文化土壤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里的土壤是什么?
仅拿茶亭来说,此地民风乐善好施。茶亭原名“义茶亭”,明代梅花岭至湘阴的路上,行人往返于道,烈日炎炎,常会口渴难耐,谭氏族人在大道边建了个“义茶亭”,摆上茶水,免费供路人解渴,由此留下“茶亭”地名。再有,茶亭历朝历代很少出现过老人、残疾无人侍养的现象,一个残疾或孤寡,视情况由十五户到二十户村民负责,轮流接到家中侍养,这一办法被民间称之为“轮摊轿”制度。还有,自明清以来,这里涌现的进士、举人、秀才举不胜举,发达后多有回乡建校办学、教书育人的贤达之士。至今还有一个村子,在两村合并时,以原来的一所学校的名字命名——静慎村。
兴办教育是引导世风的根本,而所谓世风,则是千年文化中的儒家学说为主流的儒释道一体的中华文化。就说上面那个“静慎”二字的村名,《说文·青部》,静,审也。静的原始意义是明审的意思,即内省自己。慎是谨慎、慎独之意,慎独出于《礼记·中庸》。静慎二字,都属儒家修身范围。这就不能不引申开来,说到儒家入世思想中的人生道路,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人在这样一块土地上出生长大,不论他贫寒富有,文化氛围对人的基础思想形成的影响是一样的,也是必然的。“修齐治平”的人生道路潜移默化影响着望城土地上的所有人,扎根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中。应当说,雷锋并没有例外,年仅二十二岁,正处于“修身”阶段,做好自己,才可以成为将来的国家栋梁。他的日记中充满了鼓励自己、完善自我的文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至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雷锋精神绝不是孤立的,更不能说是时代政治需要才产生的,雷锋精神闪耀着“仁者至善”的儒家文化之光芒。雷锋精神是这块中华文化厚土上的必然产物。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望城的茶亭是个“雷锋窝子”了。走进茶亭,我深深地感到:这里不仅在人的心里,即便是茶亭的山林、河湖、水泽,甚至空气里,都弥漫着那个了不起的东西,它们构成了产生雷锋的环境。那个了不起的东西,在今天、在这里,就是雷锋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