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形成的原因探析
——基于安徽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8-03-08 06:57陈媛媛陈思宇
关键词:就业观生源毕业生

陈媛媛,张 锐,陈思宇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一、引言

2016年,我国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为765万人,同比去年增加了16万人,随着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呈现跳跃式上涨,如图1所示。毕业生的增多使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并且目前毕业生中存在毕业人数增加、人才流动不平衡、就业观念的偏颇和岗位间冷热的差别等矛盾。与此同时,经济转型期,就业机遇虽然较多,但是就业岗位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为了社会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先就业再择业”理念作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有效途径深入人心,看似合理的理念是否存在其局限性?其本质又是由于哪些因素形成的呢?

关于“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国内有部分学者持赞同意见,李辉[1]通过分析就业和择业的关系,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我国大学生应当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祁晓双[2]从职业生涯相关理论和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出发,分析了先就业后择业的意义及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国内学者不同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付志平[3]从大学生和企业的角度,由于大学生倾向“先就业再择业”,因此假设大学生的策略是跳槽和不跳槽,企业的策略是培训和不培训,通过博弈分析得出了“跳槽,不培训”的策略组合,这会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之间引发恶性循环;尚必雄[4]通过现代理论经济学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先就业再择业”延长了个体实现就业目标的时间,而且造成了毕业生高跳槽率与企业轻培训之间的恶性循环;曹辉、方忆[5]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探究“先就业再择业”,表明“先就业再择业”只是应对时下严峻就业形势的缓兵之计,只有“人职匹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图1 2006-2016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

关于“先就业再择业”正确与否的探讨,学者们争议很多。但是这一择业观的形成必然存在其一定的道理。而追溯其形成原因有以下观点:李铁[6]从主客观两面分析,认为就业、择业主观中受到大学生个人能力、职业理想和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客观则是归咎于政策因素、高校自身因素和用人单位等;章根红、李洪全[7]则在李铁的基础上对客观因素进行延伸和扩展,认为家庭、社会传媒也对就业择业观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关于“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我国学者的意见不一。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认真剖析“先就业后择业”就业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通过实证探究该就业观形成的原因,理性的看待“先就业后择业”。

二、经济转型期“先就业再择业”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由腾讯网教育频道,推出的《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得出,高校毕业生最期望的工作点是省会城市,近半数的毕业生渴望去省会工作,相比之下期望去县、乡镇工作的大学生各占7.8%和1.3%。具体人数如图2。

图2 高校毕业生期望工作地点

由调查问卷可知,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速换档、经济驱动转变会使得毕业生就业压力更为严峻,并且大部分高校毕业更倾向体制内的工作,使得现在考研、国考也仿佛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随着高校扩招,现如今高校毕业生也越来越多,种种原因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此情形下“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办法:第一,每年只有有限的就业岗位,高校应届毕业生不但要面对高职、大专等毕业生的竞争,还要面临往届未就业人口的挑战。一旦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未及时就业,就会失去应届生的就业优势,甚至还需要与下一年的毕业生争夺就业岗位。第二,事实上,高校毕业生想一步到位找到一份合适岗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离校调整就业期望值,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毕业生的焦躁情绪,实现成功就业。第三,在高校毕业生实现个人价值层面,“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缓冲过度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工作经验,能够让再择业时自身处于更有力的竞争地位。

尽管“先就业再择业”在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着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过分的强调甚至曲解,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其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是不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其次,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容易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再者影响高校毕业生的诚信形象;最后,增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

三、数据及模型设计

通过对安徽省地区的高校学生广发问卷,我们得到了最新的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1436份问卷,剔除因填写内容遗漏和填写格式错误的样本,最终得到1044份有效的问卷。合格率达72.7%。

(一)模型设计

Logit模型是最早的离散选择模型,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模型。因为其概率表达式的显性特点,模型的求解速度快,应用方便。这里我们建立二分变量逻辑回归模型:

式中p为选择“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的概率,X1、X2、…、Xk等为各自变量。具体变量名称如表1。

表1 模型变量情况

(二)变量数据说明

变量说明如表2。

(三)描述性统计

对各变量的数据进行EXCEL表格运算处理,得到平均数、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描述性统计如表3。

由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就业观选择上,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人数占85.21%,由此可见该就业观念深受大大学生的推崇。而从个人背景来看,调查者中,以女生居多,政治面貌为党员的同学较少,且生源地来自县级以下、父母务工务农的较多。从综合能力来看,学业、英语等不够优秀的占大多数。而就业预期方面很是矛盾,认为就业困难的居多,难度平均数达到3.5680,也就是调查者普遍认为就业较为困难,但是就业地选择方面,大部分来自县级以下的同学,对就业地点多选择市级以上,也就是说大家都觉得就业困难,工作不好找。即使再困难但是还是都想去更好的城市。这也与《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这里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毕业生都感到了就业困难带来的莫大压力,而由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认可,又想去更发达的地区。所以更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

表2 变量说明

表3 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4 Logit回归结果

四、Logit实证分析

利用Eviews 6.0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实证。这里我们觉得进行多次回归,分别只对个人背景、综合能力、就业预期进行回归结果为①②③,总体回归得到结果④。结果如下:通过表4从变量控制上来看,根据拟合度R2、LR极大似然估计量和Pro的取值来看。模型①要优于模型②和模型③。由此可见个人背景相对于综合能力和就业预期的解释效果更好。而并不是个人背景、综合能力和就业预期的所有变量都对“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根据模型①②③④综合分析可知,个人背景中的性别、生源地、父母从事工作,综合能力中的英语能力和就业预期中的就业难度预期是我国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成因。主要对模型④进行分析,性别、生源地、父母从事工作、英语能力和就业难度预期的在Logit模型中的系数值分别为 0.708194、-0.774586、-1.051275、-0.873756和0.325244。具体解释如下:

从性别上来看,男生更容易形成“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从原因上来看男生更具有拼搏精神,不安于现状,更具有上进心,因此通过不断的择业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此同时女生从性格上来说更偏向于稳定的生活,就业后再择业的动力不如男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倾向招聘男生,尤其在显著二胎放开的情况之下。因此性别是促进该就业观形成的显著原因。

从生源地来看,生源地与就业观的选择呈显著反比关系,生源地越不发达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追究其原因可能因为来自县级以下地区的学生,由于从小到大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少,生活较为简单、朴素,拥有比发达地区学生更加保守的性格特征。地域因素引起保守的性格特征容易在就业观上更加求稳,更倾向产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父母工作,间接的代表了社会资本也就是社会资源。父母工作体制外,甚至以务农、务工为主的大学生,对就业更不自信。父母社会背景对于就业时显著正向影响的(汪庆尧[8]),阶层背景对个体地位获得上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大学毕业生谁拥有的社会资本多,谁在就业中就会处于比较优势,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刘艳茹[9])。

英语能力方面,左淳[10]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所具备的英语能力,尤其在口语和听力方面远不能满足职位的需求,实证也印证了此观点。英语能力的系数为-0.873756,也就是英语能力越弱的同学越容易形成“先就业再择业”。该就业观原本是对一步就业未果的补偿,由此可见,英语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难度预期,是最直观的影响变量。对于未来就业预期难度越大的高校大学生越容易形成“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就业压力和信心导致这类大学生选择更为稳妥的就业方式。

综上所述,解释了“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形成最重要的五个因素。由系数来看父母工作背景所指代的社会资源是大学生就业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后才是英语能力、生源地、性别和就业难度预期。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先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观的分析,可以得知先就业再择业存在着合理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这一就业观形成主要受到个人背景中性别、生源地、父母工作背景;综合能力中的英语水平和就业预期中就业难度预期的影响。其中性别、就业预期的影响为正,生源地、父母工作背景和英语水平影响为负。

基于此,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的泛滥。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本文从个人、高校和社会层次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一)个人层面

合理定位、正确认识,避免就业困难预期心态。通过自己专业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和兴趣爱好成功定位自己,不要自是过高也不要自卑看轻自己。合理正确的定位能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大军中找到契合自己的工作。

重视校内学习和生活,认真学习课堂知识。在把握好专业知识学习的情况下尤其重视英语能力的提高。为就业提前打好基础,让自身的综合能力与岗位需求相匹配。

(二)学校层面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教授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学生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正视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社会资源问题。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积极健康的就业观和世界观,不要受生源地保守思想的影响。

开设课程更偏向实践,尤其重视英语技能的教学。学习开设课程因本着为工作服务的态度,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同时紧抓英语课程的教授,确保高校学子的英语水平能满足社会工作职位的需要。

(三)社会层面

营造和谐就业环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公正被提上议程。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公平、公正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消除因性别、地域和家庭背景等造成的就业歧视。营造和谐的就业氛围,公平竞争,工作岗位有德有才者居之,杜绝暗箱操作等一系列不公行为的发生。

[1]李辉.大学毕业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52-54.

[2]祁晓双.谈“先就业、后择业”[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52-54.

[3]付志平.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条件下的博弈分析及对策[J].理论界,2007(09):107.

[4]尚必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行为分析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58-59.

[5]曹辉,方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探析“先就业再择业”[J].学理论,2012(07):87-88.

[6]李铁.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才智,2014(24):144.

[7]章根红,李洪全.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J].统计与管理,2014(2):167-168.

[8]汪庆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

[9]刘艳茹.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0]左淳.英语教学、英语技能与职业岗位需求之关系探讨[D].长沙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就业观生源毕业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