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R、C-erb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2018-03-08 01:26于喜法秦合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淋巴结病理

于喜法 秦合军

乳腺癌是1种临床上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女性肿瘤类疾病中发病率靠前,有数据显示[1],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多个地区占据首位,对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且其发病有趋于年轻化的趋势。随着临床在乳腺癌的研究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免疫组化指标被应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判断治疗效果[3]。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从而通过对好发人群进行筛查及防治,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而控制乳腺癌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4-5]。本研究通过分析ER、PR、C-erbB-2、P53和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且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选病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3.68±6.94)岁;术前未接受任何放化疗治疗;组织学分型: 17例髓样癌、30例浸润性导管癌、59例浸润性小叶癌;临床分期:17例Ⅰ期、60例Ⅱ期、20例Ⅲ期、9例Ⅳ期;腋窝淋巴结转移62例,无淋巴结转移44例;分化程度:20例高分化、72例中等分化、14例低分化。所有研究对象在了解本研究目的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前接受过放化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已发生远处转移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病理诊断 所有样本均来自于乳腺癌患者术中所得,并用10%甲醛固定,然后经脱水及透明处理,石蜡包埋,制成切片,切片厚度为4 μm,然后行染色处理,采用苏木精-伊红(HE)常规染色,并借助显微镜观察切片判断肿瘤病理分型。

1.2.2 免疫组化检测 切片采用梯度酒精进行脱腊水化,抗原修复,室温采用3%过氧化氢孵育5~10 min,从而阻断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冲洗后用PBS浸泡5 min,采用山羊血清进行封闭,加一抗,37 ℃生化培养箱内孵育2 h,PBS浸泡冲洗3次,采用DAB显色,苏木精复染,并用蒸馏水冲洗、脱水、复染、封片等操作。阴性对照采用PBS作为一抗代替品,阳性对照采用已知阳性标本作为参照对象。

1.3 判定标准

免疫组化指标检查阳性结果判断标准:ER、PR、P53及Ki-67定位为肿瘤细胞核,阳性表达时细胞核有棕黄色颗粒,在随意5个高倍镜视野下,平均阳性细胞比例[6]:阳性细胞比例不足10%为阴性,超过10%为阳性,并根据阳性细胞比例分为弱阳性(10%~25%)、中度阳性(26%~50%)、强阳性(超过50%);C-erbB-2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质,阳性表达时其细胞膜或细胞质有棕黄色颗粒,根据其细胞膜或细胞质是否着色判断阴阳性,阴性为不着色,阳性为着色阳性细胞比例超过10%,根据其着色强弱及连续性分为弱阳性(弱强度着色且不连续)、阳性(中等强度着色,部分不连续)和强阳性(强着色且着色连续不间断),阳性率=(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

ER、PR、C-erbB-2、P53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8%(64/106)、57.55%(61/106)、51.58%(55/106)、44.34%(47/106)和73.58%(78/106),各免疫组化指标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P<0.01),见表1。

表1 各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例,%)

2.2 ER、PR、C-erbB-2、P53和Ki-67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ER、PR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与组织学分型和病理分期有关;C-erbB-2、Ki-67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P<0.05);P53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ER、PR、C-erbB-2、P53和Ki-67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2.3 ER、PR、C-erbB-2、P53和Ki-67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表2)

采用Pearson分析,免疫组化指标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R和PR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性(γ=-0.121,γ=-0.316,P<0.01);C-erbB-2、P53和Ki-67与乳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性(γ=0.207,γ=0.018,γ=0.284,P<0.01)。

表2 ER、PR、C-erbB-2、P53和Ki-67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例,%)

注: PR、C-erbB-2、Ki-67阳性表达不同年龄组相比,*为P<0.05;不同组织学分型相比,Ki-67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淋巴结转移者与无转移者相比,C-erbB-2、Ki-67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不同临床分期相比,C-erbB-2、Ki-67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不同分化程度相比,ER、PR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1种对女性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多,且发病年龄正趋于年轻化,乳腺癌在其发病早期的治愈率较高,因此,在乳腺癌发病早期准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是促进预后,预防病情复发的关键[7-8]。本研究围绕ER、PR、C-erbB-2、P53和Ki-67等免疫组化指标,分析其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的关系,进而为今后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乳腺癌是1种依赖激素生长的恶性肿瘤,其生长与患者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有关,PR、ER在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可用于预测乳腺癌患者体内内分泌治疗效果,因此,了解ER、PR在体内的表达以及其功能状态,能更为有效的为纠正内分泌紊乱制定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生化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8%、57.55%,其中PR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有关,ER、PR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与余辉等[9]报道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ER、PR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差异,但有研究报道[10],ER、PR阳性患者给予适当的内分泌治疗,可使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情况减少,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与ER、PR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临床病理分期Ⅰ期ER、PR的阳性表达率最高,与胡湘军等[11]研究结果相一致。

在正常情况下C-erbB-2是处于非激活状态时是无肿瘤转化活性,但当其被激活时可表现出肿瘤转化活性。当体内C-erbB-2处于高表达状态时,体内细胞表现为增殖能力旺盛,有较强的侵袭力,可导致肿瘤细胞快速分化增殖,侵袭周围组织和向远端转移[12]。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其患者预后越差,与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和转移潜能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1.89%,C-erbB-2与年龄有关,35~6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阳性率为66.67%,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有关,随着淋巴结发生转移,其在乳腺癌患者癌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越高,同时病理分期越高,其阳性表达率越高,病理IV期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达77.79%,且C-erbB-2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组织恶性程度成正相关,因此,C-erbB-2的阳性表达越高,其预后效果越差,故可通过乳腺癌患者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情况评估其预后。

P53基因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类,野生型P53是1种抑癌基因,具有监督细胞基因完整性的作用[13],突变型P53不仅失去野生型P53抑制癌症的作用,还具促进肿瘤细胞向恶性转化的活性作用,野生型P5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被检测到,仅在DNA发生损伤即肿瘤病变时可检测到突变型P53。提示突变型P53可能是乳腺癌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结果显示,P53的阳性率为44.34%,与乳腺癌组织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但与乳腺癌的其他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这与国内一些研究报道结果不一致[14]。虽然突变型P53基因在乳腺癌中作为单个生物学指标的特异性较弱,但其参与肿瘤生长过程,并在其他因素间可能发挥协同和调节作用,进而对乳腺癌的生长及预后造成影响。

Ki67是1种观察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蛋白,其不仅半衰期短,而且退出细胞周期后能快速降解,因此,被认为评估肿瘤细胞活性的最可靠指标[15]。有研究报道[16],乳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患者其癌变组织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越高,其预后效果越差,提示Ki-67有促进肿瘤细胞向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Ki-67阳性率为73.58%,与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有关,且与乳腺癌组织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说明Ki-67在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及浸润有关。

综上所述,通过ER、PR、C-erbB-2、P53和Ki-67多项免疫组化指标联合检测,能更为准确的判断乳腺癌的病情、治疗效果以及评估预后效果,进而有助于指导临床对乳腺癌的治疗及疗效的判断,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黄哲宙,陈万青,吴春晓,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现况——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2003—2007年资料分析报告〔J〕.肿瘤,2012,32(6):435-439.

[2] 陈 颖,李 睿,刘 源,等.免疫组化和PCR检测乳腺癌Her-2、EGFRt和CK5/6过表达水平用于乳腺癌疗效的评估〔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1):56-59.

[3] 孙艺斐,杨忠毅,张勇平,等.18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摄取与病理免疫组化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2):128-134.

[4] 季晓春.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30-32.

[5] 余文杰.VEGF、EGFR和Ki-67在青年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6-29.

[6] 曹 亚.乳腺癌超声征象与cerbB-2、Ki67、P53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6,1(8):70-75.

[7] 李红生,罗丽琼,马永录,等.TOPⅡ联合Ki-67和p53表达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1):102-105.

[8] 刘红艳,宋丰举,雷 蕾.1267例乳腺癌临床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1):656-659.

[9] 余 辉,杨云振.宁夏回汉856例女性乳腺癌受体ER、PR及Her-2与肿瘤特性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3):254-257.

[10] Hanley KZ,Birdsong GG,Cohen C,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expression in breast carcinomas: comparison on cell block,needle-core,and tissue block preparations〔J〕.Cancer,2009,117(4):279-88.

[11] 胡湘军,孙延亮,肖海波.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结果与T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8):1501-1502.

[12] 刘 焱,陈 晨.ER、PR、C-erbB-2、P53及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2):83-86.

[13] 张继运,沙新海,于明涛.C-erbB-2、p53、Ki-67及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2,27(3):241-243.

[14] 夏红强.Ki-67、EGFR、HER-2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2):139-143.

[15] Yerushalmi R,Woods R,Ravdin PM,et al.Ki67 in breast cancer: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potential〔J〕.Lancet Oncol,2010,11(2):174-183.

[16] De Azambuja E,Cardoso F,de Castro G J r,et al.Ki-67 as prognostic marker in early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 involving 12,155 patients J〔J〕.Br J Cancer,2007,96 (10):1504-1507.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淋巴结病理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