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鸿桃,兰杰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情态研究一直以来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在国外,情态对比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时期古希腊学者对模态逻辑的研究。在国内,近代汉语情态研究源于《马氏文通》。近年来汉语的情态研究不断发展完善。随着国内外情态研究的发展以及情态研究理论的构建,英汉情态对比研究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情态对比研究是功能语法的进一步发展,篇章中的各种成分不仅发挥语法功能,还能体现某种情感、人际意义。但是,对于情态对比研究的综述寥寥无几。本文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英汉情态对比研究成果,试图了解情态研究的动态及趋势。
本文主要以CNKI中外语核心期刊和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为主,梳理了情态对比研究的文章。笔者主要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情态对比研究进行综述。
视角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能够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作为功能语言学研究内容之一,大部分情态对比研究主要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有研究从功能语法情态视角对比情态,有研究从情态隐喻视角分析情态,也有研究从认知情态视角对比情态。近年来,还有研究跨出功能语言学的框架,拓展各种跨学科跨领域视角,宏微观研究专业话语视角分析对比情态。将情态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结合,分析对比英汉政治语篇情态。
情态对比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书面语和口语文本。书面语中包括新闻、学术语篇、广告宣传、政治立法语篇等,口语主要有政治立法语篇、学术语篇等。情态对比研究包括同一语言内部不同文本之间的情态对比和不同语言之间同类语篇的情态对比。
同一语言内部的对比主要是对表达类似情态的不同词语之间用法上的异同与同一文本不同呈现形式之间情态使用的异同。两种语言之间情态对比研究主要有英语和汉语、俄语和汉语、汉语和日语及汉语和维吾尔语之间相同文本的情态对比。英汉之间情态词语法或语义对比,情态隐喻对比和同语类的语篇对比。英汉书面语言篇情态对比分析主要有英汉政治新闻语篇、旅游及广告语篇中情态对比研究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情态隐喻对比和情态对比。
在搜索到的情态对比研究的所有期刊中主要以定性、定量研究为主。有些情态对比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不断发展,情态对比的研究逐渐开始使用语料库的方法。一些学者使用已有语料库分析对比两种语言同语类语篇的情态,还有一些学者通过自建语料库的方法分析对比情态。
通过对CNKI收录的情态对比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笔者发现情态对比研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在研究视角方面,情态对比研究主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情态隐喻视角分析;从研究内容来看,情态对比研究涉及口语和书面语,以实用性文本为主;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为主。总之,情态对比研究呈现出跨学科、重应用语篇并且与时俱进。
情态对比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一方面,情态对比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上面在不断更新发展;另一方面,情态对比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研究视角基本上局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现有研究从跨学科、跨领域视角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对比情态。因此,如何厘清和发掘情态对比研究新视角需要语言学者们的进一步努力。其次,研究内容虽然设计了口语和书面语,但是研究内容仅局限于某些文本(新闻语篇、学术文本、演讲等),因此,内容的范围还有待发掘。再次,情态对比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不足。随着汉语情态研究相对有自己的理论框架,但是情态对比研究缺乏更为客观、简单即可操作的分析方法。最后,情态对比研究缺乏对已有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导致情态对比研究的创新受到限制。情态对比也仅局限于两种语篇或两个语言之间的对比。
情态对比的研究经受着诸多挑战,也有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我们不能独立地将情态对比研究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笼子里,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情态对比研究,结合不同的研究视角、融入诸多不同的领域(如传播学)。因此,笔者认为情态对比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有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第一,要秉承跨学科发展,不断丰富研究理论和方法。将情态对比与认知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紧密联系。此外,在分析新闻语篇和外交语篇时,可以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要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扩大研究范围。除了现有的新闻法律等语篇的研究,可以尝试不同语言间其他种类的语篇情态对比。同一语言中可以对私人话语篇的情态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不同身份的人使用语言的情态对比研究,如对电视娱乐性节目和正式类的节目中情态使用对比、机构话语和平民话语情态对比等。另外,可以将情态对比研究范围扩大,可以尝试对比三种语言相同文本之间的对比或者同一语言内部三种不同语篇之间对比,如政治演讲、法律演讲和学术演讲三个文本中情态对比研究。
第三,以社会生活现实为基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分析不同语言仙童文本或同一语言内不同文本之间情态使用的差异,分析和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不断促进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国际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等的变化或许会影响人们话语的使用。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更要在欣赏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可观地进行批判发展。
本文梳理了CNKI上收录的国内情态对比研究文献,从国内情态对比研究总体特征、研究现状及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述评。国内情态对比研究既有成果发展也有挑战。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且能尽力促进情态对比研究的发展。
[1]程春松.英汉学术书评的认知情态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71-73.
[2]董艳.中国英语二语博士论文和英美博士论文中的批判性立场和评鉴——评鉴动词和情态动词实证对比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85-92.
[3]何咏梅.英汉语演讲语篇研究——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情态副词的语义分布及人际功能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2-364,371.
[4]黄琛,唐青叶.《茶馆》英汉戏剧文本和演出文本语气情态的对比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2):5-9.
[5]苗兴伟.视角的语篇组织功能[J].现代外语,2017(1):37-46,145-146.
[6]任凯,王振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情态对比——以政治新闻语篇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7(2):20-16,45.
[7]王彦,陈建生.外交情态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新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