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大厂晓山幼儿园 耿翔晶
【生成背景】
一次偶然的机会,“西瓜虫”进入了孩子们的视线,孩子们成群地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玩、逗西瓜虫,西瓜虫的变化令他们惊喜万分。然而,正当孩子们沉浸在玩西瓜虫的快乐中时,西瓜虫死亡事件发生了。孩子们的同情心、爱护生命的情感令他们陷入了讨伐追责的境况,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西瓜虫的死呢?关于西瓜虫的一切,孩子们迫切地需要一个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关注并支持幼儿,生成了一系列活动。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这时候如何关注并支持幼儿的活动,对教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介入与否,如何介入,既不扰乱原有活动计划,又不打消幼儿对新事物探知的欲望和需要,既不喧宾夺主,又能顺势而为,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回应幼儿,从幼儿的行为表现中挖掘合理因素进行回应,方能使生成活动峰回路转,焕发精彩。
策略一:穿针引线
案例一《发现西瓜虫》
户外锻炼时间,宗益突然拉着我:“老师,你快看啊,我们发现一个好玩的小虫子!”随着他的指引,我看到姝含、杨钰一众小朋友们围蹲在一起,我也好奇地蹲下身:原来是一只“西瓜虫”,只见姝含用手指戳了戳西瓜虫,西瓜虫立即卷成一个小球,顿时孩子们惊叫连连。这不,又引来了更多小朋友围观。宗益又推了推已经变成小球的西瓜虫,这个小西瓜顿时咕噜咕噜滚开了,又引得一片叫声:“啊,这个小虫子还会滚呀!”“太好玩了!我也要试试!”顿时好几个孩子都伸出了手指,就连一开始对小虫子还有些畏惧的杨钰也忍不住伸出手指,小虫子滚来、滚去,引得孩子惊叫连连,几分钟后我对孩子们说:“小虫一直滚来滚去,多难受,让它休息一下吧!”孩子们应道:“对呀,小虫子肯定晕死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儿吧!”终于大家稍稍静下来一些,一两个小手还试图去弄小虫子,又被其他孩子制止了,他们开始讨论:“这是什么小虫子?”“它会不会晕死啦,怎么不动了啊?”我问道:“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小虫子吗?”孩子们直摇头:“不知道!”这时候我突然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好像是西瓜虫吧!”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佳霖:“佳霖,你怎么知道的?”佳霖:“爷爷告诉我的,我好像看过的,西瓜虫就是这样的!”我又问:“你在哪看到过的呀?”佳霖有点不好意思:“我在菜场围墙那,小便看到的!”孩子们一听笑开了,佳霖急了:“真的,爷爷告诉我的!”瑶瑶:“西瓜虫?”宗益:“怎么叫西瓜虫啊?”杨钰:“它喜欢吃西瓜吗?”……孩子们不住地说出心中的疑惑,这时候,地上的西瓜虫已经恢复了原状,细心的邰旻发现了:“老师,你看,西瓜虫没有死,它动了!”孩子们惊喜于西瓜虫的变化,忍不住又伸出小手想要去碰,这时候,我打断了孩子:“现在是我们户外活动时间,小小西瓜虫都出来锻炼身体,我们也要多多锻炼哦。老师要布置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孩子们齐声道:“愿意!”我便说道:“今天,回家后去找一找西瓜虫,找到后过来告诉老师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好吗?”孩子们欣然接受任务后,便“放过”了西瓜虫,又开始了今天的户外活动。
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对于孩子来说,探索小虫子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教师关注并支持幼儿的行为,蹲下身子和幼儿共同观察,并适当点拨、指引,既不打断现有活动的节奏,又顺应了孩子们的需要,为新的活动穿针引线,把问题以任务的形式留给孩子,为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指明了方向,让进一步探索成为可能。
策略二:推波助澜
案例二《西瓜虫之死》
“西瓜虫”风波还在持续。早上户外活动时,不知谁喊了一声:“老师,这里有西瓜虫!”顿时,又引起很多小朋友寻找西瓜虫,可就在这时,不远处也传来阵阵喧闹声,我循声过去一看,原来是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潮湿的软垫下面有好几个西瓜虫。大家都激动于此发现,不停凑到跟前一探究竟,只听得李男一大叫:“呀!刘婧萱,你把西瓜虫踩死了!”顿时,大家目光都集中在了婧萱和她脚旁的一只死掉的西瓜虫身上,指责声不断传来:“刘婧萱,你怎么能踩死西瓜虫呢?”“太可怜了,西瓜虫!”“刘婧萱,你为什么要踩死西瓜虫?”……面对孩子们的声声责问,刘婧萱都要哭出来了。我走到她身边,只听得她用很小的声音说:“我没有踩西瓜虫!”但是一旁的小朋友全然不顾婧萱的解释,都在声讨她。我蹲下身子,看了看这只已经死掉的西瓜虫,顿时有了发现:“咦?太奇怪了!”话刚讲完。刚才还在指责刘婧萱的小朋友都朝我这边看来,我继续:“如果这只西瓜虫是被踩死的,那它现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当然是扁扁的啦!一脚踩扁了嘛!”我指着地上的西瓜虫:“那就更奇怪了!”随着我的指引,大家目光都聚集到了这个西瓜虫身上,猪猪:“咦?这个西瓜虫好像不是被踩扁的!”佳霖:“它的身体还是鼓鼓的。”万宗益:“我发现它的身体干干的。”刘婧萱更坚定了:“我真的没有踩它。”这时候我又问道:“你们都是在哪里找到西瓜虫的?”“在砖头底下!”“我在草丛里找到的!”“这个垫子下面!”我接着道:“看来西瓜虫喜欢生活在有遮挡地方……”话还没说完,只听宗益道:“我知道了,这个西瓜虫是干死的!这个水泥地上干干的,没有水,他身上也是干干的,肯定是的!”我说:“这只西瓜虫跑错了地方,这水泥地被太阳晒得又干,温度又高。看来,西瓜虫真的不是刘婧萱踩死的!”孩子们都同意,并且向婧萱表示了歉意,婧萱开心地笑了,同时也皱起了眉头:“为什么西瓜虫要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呢?”我看着他们:“对啊?为什么呢?”
反思:
幼儿喜欢小动物,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这是幼儿善良品质的自然体现。也正因为这样,孩子们会为小动物的死亡感到伤心、难过。“西瓜虫”的出现引发了幼儿探索小动物的兴趣,孩子们对西瓜虫的探索正满怀热情,这时却发生了西瓜虫死亡事件,这不免让很多小朋友伤心、难过。然而,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教师在观察了解原因的基础上,顺应幼儿思维的方向,通过关键性问题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讨论、质疑,最终获得经验——此次“西瓜虫”的死因并非幼儿所致,而是其生活习性导致。这下,不仅平复了这场风波,还大大激发起幼儿进一步探索西瓜虫的兴趣。显然,通过这一次推波助澜式的讨论、交流,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得到了大大的激发。
策略三:寻根究底
大班科学教学案例《西瓜虫》
设计意图:
“西瓜虫”偶然地进入了孩子们的视线,从“发现西瓜虫”到“西瓜虫之死”,西瓜虫在孩子们的心中掀起的不再是小小涟漪,而是巨型思维风暴。在这一刻,孩子们心中的小小问号急需得到释疑,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一次科学活动《西瓜虫》,目的在于引导幼儿针对性地了解西瓜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片段1:
师:关于西瓜虫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天天:它吃什么?
宗意:西瓜虫为什么叫西瓜虫,它吃西瓜吗?
昕俞:西瓜虫可以滚多快?
杨钰:西瓜虫害怕什么?
姝姝:西瓜虫是是好的虫子吗?
……
教学片段2:
师:现在你可以把西瓜虫请出来玩一玩。
(每桌提供装有西瓜虫的透明杯子、小树枝和放大镜若干)
佳林拿起放大镜对着杯子里的西瓜虫看,姝姝不太敢碰西瓜虫,但是还是很专注地和佳林一起看;彤彤拿起小树枝捣了一下西瓜虫,西瓜虫立即卷起来,彤彤“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她继续用小树枝推了推西瓜虫,西瓜虫不停地滚动起来,彤彤笑得更开心了:“快来看,快来看,我的西瓜虫滚起来了!”子贤轻轻地捉起一只西瓜虫放在手心,西瓜虫爬了起来,子贤一边笑,一边说:“好痒,痒死我了!”昕俞拿起树枝挑起一只西瓜虫,举给正拿着放大镜的萌萌看,两人不时交流着……
教后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强调: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我们借助幼儿偶然发现并极为感兴趣的西瓜虫,生成了此次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解决了许多孩子们的疑惑,特别是带领孩子们了解西瓜虫的生活习性后,不少孩子又提及“西瓜虫之死”事件,孩子们明白了西瓜虫是因为身体内水分被太阳蒸发掉而死,明白了西瓜虫为什么叫“西瓜虫”,以及动物界假死等自我保护行为。同时,这次活动还将问题留给了孩子,引导孩子活动结束后继续观察了解西瓜虫吃什么,并要求幼儿完成调查表,学习做简单的记录。
教学现场图片:
策略四:顺水推舟
案例三《第一份调查表》
“老师,我知道西瓜虫喜欢吃什么了!”宗益高举着调查表,激动地叫唤着。我接过他的调查表(第一份孩子带来的调查表):“是吗?给我看看跟我记录的是不是一样的!”其他孩子听了,也争相过来一睹究竟。我打起了心中的小算盘,故意把宗益的调查表举得高高的,不让其他小朋友看到,一边还念叨着:“嗯,这个跟我一样,西瓜虫吃这个啊,我还不知道呢!”孩子们听了我的“故弄玄虚”,更是好奇了,这时,宗益大声叫了起来:“我来告诉你……”我赶紧打断:“宗益,我有个想法。”他好奇地盯着我:“什么想法啊?”我故意不回答,问身边的芊羽:“芊羽,你观察西瓜虫吃什么没啊?”芊羽有些不好意思:“啊?我忘掉了!”周瑶小声地附和着:“我也忘掉了!”一旁的旻旻:“老师,奶奶说等我周末才给我捉西瓜虫的!”这时,我转向宗益:“宗益,看来他们都还没记录好的,老师的也没有全部记录好呢,那你等等我们,我们没有记录的要赶紧准备了,等我们都记录好的时候,我们来比一比,看我们谁记录得最全面。不过,在比之前,宗益,你可要保密哦,能做到吗?”宗益信心十足:“能!”其他孩子争相着说:“我今天就回家记录!”我顺势说道:“那你们在做记录的时候,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先悄悄地告诉我哦!”孩子们齐声应着:“好!”
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而是新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我布置给孩子们的调查表任务,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观察过程才能完成的,如果教师放任幼儿的行为,很可能导致不了了之的结果。因而教师要顺水推舟,从“无”挖掘出“有”,从有“第一个”挖掘出“更多个”,激发幼儿的观察行为,让幼儿有了新的发现先告诉老师,不仅满足了孩子在发现之后需要表达的欲望,而且有效激励起幼儿的持续观察行为。这样跟踪幼儿的后继观察和发现,并适当参与、恰当引导,为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素养保驾护航,生成的精彩,再次因“预设”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