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俐敏
手,作为人类探索世界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汉字当中形体丰富,跟手相关的偏旁有好几个,“手(扌)、又(寸、)、廾()、爪(爫)、攵(攴)、殳”等。 这些形体中,“手”,摹画了整只手的模样;“又”是右手三个手指的样子,以三来代表多;“廾”是双手拱合的样子;“爪”是手心向下,“覆手为爪”;“攵(pū)”的意思是手执某物,举手做事;“殳(shū)”是手持武器的形象。这些偏旁有的构字能力较强,“扌、攵、又”等比较常见,它们频繁出现在各种合体字当中。有的构字能力一般,但是也非常有趣,尤其是会意字,理解了字形,再去体会其意义,感觉字形有趣,意味隽永,使我们为先人造字的智慧而赞叹不已。以下将就“手”和与之相关的偏旁构成的字逐一进行分析。
“戒”是双手持“戈”,表示警戒。“戒”既可以用于戒备敌人,对外来危险的防备,也可以用于戒备不良作风和行为,比如“戒骄戒躁”;还有很多以警告为内容的,引发人们警惕为目的的文章也称为“戒”,如著名的《女戒》,柳宗元的《三戒》,后来,这个意义的字形分化为“诫”,比如“诫勉、告诫”等。
“弃”的字形发展经历过一个非常繁复的过程,在甲骨文中就有两种区别明显的写法:
(1)
(2)
(3)
第(1)个字形中,左边是双手捧着簸箕,里面放着一个孩子,右边是绳索,像手持簸箕,将以绳捆缚的婴儿抛弃的样子。第(2)个字形,绳索部分简化掉了。这个字形后来演变成了“棄”。而字形(3)就是现在的“弃”字,上面部分是个倒立的孩子形象。这个字形反映了古代的弃婴现象。周朝始祖后稷就叫“弃”,据《诗经·大雅·生民》,后稷的妈妈因为踩了天帝的脚印,感应而生下后稷,后稷妈妈认为这个孩子不吉祥,所以要抛弃这个孩子,但是,抛弃了几次都没成功,只好又抱回家,取名“弃”。传说后稷五岁的时候就能够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种植五谷,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农耕时代。
“弄”字,是双手在把玩玉器,所以有“弄玉”一说。古代生了男孩称弄璋之喜,生了女孩称弄瓦之喜。璋为美玉,瓦为纺锤。弄,是手中摆弄,这个意义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手中摆弄,“弄笛、弄弦、弄琴”等弹奏乐器为弄,后来,弹奏的曲子也叫“弄”,《梅花三弄》;另一个方向就是因为在手中把玩,就有轻佻、不尊重的意思,所以,发展出了“戏弄、嘲弄、捉弄”等带有侮辱性质的词。
“兵”字是双手持斧斤形,是兵器的总称。作为武器的“兵”,几乎包括了所有进攻性的武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天下之兵”,就是天下所有兵器。这个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兵工厂、兵不血刃、短兵相接”等词语中还能看到。后来,“兵器”的意义转移到持有兵器的人,就是“兵”,指战士和军队。这个意义在“兵力、兵贵神速、兵连祸结”等词中都有所体现,跟“战争、战斗、战术”之类较为具体的意义联系。
“爪”作为字的构件,由它所组成的会意字有“采、舀、印、受”。“采”是以手采集树上的果实来会采摘之意。《诗经》当中写采摘植物的叶、花、果等方面的句子特别丰富。比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等。古代因为菜是采集来的,所以称为“菜”;最早的染料来自植物,所以各种色彩叫“彩”;而“采石、采矿”是采集草本植物的推衍;“采风、采诗、博采众长、采纳”则是“采”在事情上的推衍和应用。后来,“采”的意义分化,写作不同的字,采集写作“采”,五彩写作“彩”。“采”字本身便表现人的风神气韵,比如“风采依旧、神采飞扬”等。
“受”字中有两种“手”的样子,分别是“爫”和“又”,一个手心向下给出,一个手心向上接受。“受”的过程是个授予和接受的过程。后来字形分化,“授予”的意义由“授”来表示,“接受”的意义由“受”本身承担。这就是古代汉语中经常讲到的“施受同词”,就是“施与”和“接受”的意义由同一个字形来完成,因为本身一个动作就包含双向的特征,主动给出的一方和被动接受的一方。
从“爫”的常用字还有“觅、争(爭)、妥”等,也都是会意字。从字形看,“爫”在“印”字中变形比较严重。从意义而言,“爫”的动作有“采摘、取放、按压、施受、寻找”等,从这些词中都可以看出“手”的灵巧与灵活,可以知道“爪”在构字的时候,更倾向于手指的灵活性。同时,在古代汉语中,“爪”还有表示指甲这种角化物的意思,读作“zhǎo”,比如“爪牙之利、张牙舞爪、鹰爪”等常用意义。而读作“zhuǎ”的时候,一般都是口语词,如“爪尖儿、爪子、鼠爪儿”等。从两个读音下构成的词语可以看出,“zhǎo”是古音,构成的词都是书面语。
这个字用一个被追赶的人和一只右手会意表达追上并获得的意思。所以,“及”有“赶上、抓住”的意思,如“望尘莫及、来得及、追及”等,引申为“到达、力所能及、涉及、以及、及格”等,又引申为“及时、及早”等,总之,字形简单,但是字义丰富。同时,“及”也是“急”这个形声字的声符,也就是说“急”上部的“刍”是“及”的变形,在小篆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晰,小篆字形为“”,就可以解释“急”为什么读作 ji,却从“刍(chu)”了。
总之,从“手”以及与“手”相关部首的会意字,表义丰富,且画面感强,动态十足,用不同的手的状态描绘了人类在劳作、军事、礼制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再现了古老生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