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这一行动的最基础实施者,公众对此是怎么看、怎么做、怎么想的?以此为话题,本刊在公众号上征集了网友的回答。他们的感受颇具代表性,不知您的与哪一种吻合?
徐先生:
说实话,一个人按规矩办是不管用的,必须要大家一起来做才靠谱。如果哪天左邻右舍都开始给垃圾分类了,这项政策算是真正普及了。
在宣传教育这点上,不管是儿童还是长者,都需要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培养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要让垃圾分类成为他们的潜意识和条件反射行为,从而提高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率。
再比如现在每个小区,每栋写字楼基本都配备有物业保洁,他们负责生活垃圾二次分运,对他们的培训也非常重要,将垃圾分类加入他们的工作指标和规范中,真正融入垃圾分类流程。
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可以设置惩罚机制,对每个垃圾回收点设置实时监控,也可以配置专门的人员现场监督,对分类质量严重不达标的居民实行拒收政策,并下发责任告知书。
王先生:
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居民建立“垃圾只是走错门的资源”的概念,这会让大家不轻视每一件垃圾,认真做好垃圾分类,支持垃圾分类回收。
然后,我认为可以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比如建立垃圾可追溯制度,推行带条码的标准垃圾袋,一旦发现谁家垃圾没有分类,就“对号入座”地要求其重新分拣。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让民众体验到分类扔垃圾带来的实际利益。比如政府部门可以在许多超市设置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奖励。总之,多管齐下,抓好做实每一个环节,才会真正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潘小姐:
垃圾分得细虽然有其益处,但从简单的分法着手更实际,一开始分得太细太复杂,大家看不懂搞不明白索性就随便丢了。
现在杭州公共垃圾桶上都画有垃圾的图标,一般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还有些有毒有害,但是对很多外地人或者来杭州不久的人来说,什么是可回收什么是不可回收,有时候也不太清楚。像纸巾,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可回收的,市面上还有销售再生纸的,但是像纸巾这种水溶性太强的纸,实际都是不可回收的,这样就很容易丢错。对这种很容易出差错的分类细节,目前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需要加强宣传,比如在显著位置标注,或者用其他颜色突出显示。
温小姐:
我特别赞成垃圾分类,也一直积极在做。虽然没机会亲眼看外国人是怎么做的,但从电影中看到过日本人扔垃圾的镜头,也常听从德国回来的朋友说起留学时的垃圾分类趣事,感觉眼前一亮,便跟着有意识地做。
比如,喝完牛奶和果汁后把盒子洗净了再扔,打碎的瓶子用厚报纸包严实后再写上“小心”二字,厨余垃圾多套几层袋子后再牢牢扎紧口子……刚开始做确实觉得有些麻烦,但做久了之后不但习惯了,还有一种上瘾的感觉。我可不管别人怎么做怎么说,给垃圾分类,反正我会坚持下去的。
张先生:
垃圾分类是个很好的习惯,但是这个习惯养成需要大环境和人们的集体参与。我曾经在日本留学、工作过7年,由于长期受到垃圾分类的熏陶,所以现在的我呀,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垃圾分类控”了。
以日本东京为例,除了垃圾划分的种类非常细,比如瓶子,瓶盖和瓶身就属于不同种类,要分开扔,再比如牛奶盒、饮料盒需要洗干净内部液体之后,剪开摊平处理。每个地区对于哪一类垃圾在哪一天丢也有严格规定。可燃垃圾一星期两次,不可燃垃圾又各自分为塑料类(一星期两次)、瓶、罐(两星期一次)、锅炉、金属(两星期一次)。至于家庭用电器则为一个月一次,新闻、杂志、书籍、纸箱也是一个月一次。
回国后,明知道小区的分类垃圾箱都是摆设,但我仍然会先在家里把垃圾分门别类地装好,然后再按照标志扔进不同的垃圾箱里。在单位也是这样,甚至有同事都嫌我太累太矫情,但这就是长期养成的习惯。而且分好类的垃圾也便于拾荒和保洁人员分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