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乌梦达
乌梦达
新华社北京分社
人事档案记录了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瞬间,托管档案的费用却曾经那么沉重。
李健,一名普通“北漂”。在北京工作10多年,一个月工资6000多元。因买不起房,他和老婆孩子租房住。他算了一笔账,十多年来,托管档案已花费了几千元。他无奈地调侃道:“我自己还在租房,但档案已经住豪宅了。” 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并且还有上亿的流动人口——太多人面临和李健一样的问题。
相关负责部门一开始根本不接受采访,后来得知我们准备发稿,甚至找种种关系说情,希望把报道“灭掉”。但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坚持调查突破,第一次拿到了触目惊心的数据:仅一个直辖市,一年的档案保管费就超过1亿元。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报道播发,追问这笔涉及上亿人,收了几十年的费用。
文章“火”了,几百家媒体转载跟进,档案保管费成为网络搜索热词。
不久,中组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存档必收费”的时代被终结了,每年为存档人群节省数以亿计的支出。一篇报道,推动取缔一项遭诟病多年的乱收费,这是记者的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刻。
很多人说,你运气真好。得知档案托管收费被终结的那天晚上,我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新华社记者这个能实现新闻梦想的岗位,也感谢这个新闻能有所作为的时代。一位采访对象在下面留言:“为数千万人做了好事,无愧你的职业,加油!”
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后来鼓励我们说,这篇独家调查彰显了新华社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希望继续保持这样的勇气和锐性。
此后,我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人们生活里密不可分的每一张“纸”。而每一张“纸”的背后,都有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
住房证明,想买房,要查是不是符合限购政策,先得打印它。这么薄薄一张“纸”,几十个城市要收费,最高的60元。无犯罪记录证明,实习、出国,都得到派出所打印。这么一张“纸”,数不清的派出所要收费,最高的200元。常住人口登记卡,也就是人人都有的个人户口页,因用处太多,很多“漂”在大城市的外地人,都要为挂靠它交费。为办这薄薄的一张“纸”,先交五六千元,每年再交三五百元是常事。
有人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啊?是啊,每张纸都很薄,但加起来就能绕地球好几圈,每笔钱都不大,但乘以庞大的人数就成了巨款。
钱为什么收,收多少,去哪了?为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我一次次和这些“纸”较劲,对个别地方和部门刨根问底。一篇篇报道出来后,60元一张的住房证明,或免费或大幅降费;200元一张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不再收费;集体户籍管理费也被取消。当这些已经存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一个个“硬骨头”被啃掉时,我意识到,这不只是运气。
很多政策涉及国家主管部门,但采访吃“闭门羹”的情况并不多。比如,国家发改委对我们说,为了解决乱收费,各地发改委要公布收费目录,让群众明明白白地缴费,让收费在阳光下运行。
当我们发现一些中央明令禁止、百姓深恶痛绝的问题时,政府部门则坚决砍掉乱伸的手,给百姓减负,形成了良性互动。这也更坚定了新闻记者践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信心。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有人说,严肃新闻越来越少,八卦花边越来越多,新闻正在陨落。但我相信,新闻的品格和力量依然强大,只要大家还渴求新闻和真相,记者这个职业就永远不会消亡。
现在,我依然关注着一张张“纸”,更关注手拿着一张张“纸”的人,希望他们在递出和收回这张“纸”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继续努力奋斗的方向。(作者单位:新华社北京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