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黄胄,最让我们熟知的画作题材就是他画的驢,但他的人物画更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个标杆。无论是业界,还是市场,都有一些关于黄胄先生创作风格和习惯的说法。本期春妮、史国良与著名收藏家高洪地先生一起跟大家说说黄胄先生人物画的特点。
由东煜文化独家冠名的《我爱书画》每周一19:30在BTV文艺频道播出
回忆最初的书画市场
著名收藏家高洪地先生收藏黄胄先生的作品有十几幅,过手的黄胄作品就更多了。当年高洪地先生在北京市文物公司的保古斋工作,跟这些著名的老画家接触非常广泛。那时,他们画一幅作品的稿费最高的是十五块钱一尺。收黄胄先生的作品,也只是十块一尺。那是1988年前后,五千块钱就能收一张四尺三开的、二尺七寸的名家画作,然后标价一万五,卖一万二。
著名画家史国良当年也是来高先生那里卖画的画家之一,最早是两块钱一尺,在当时工人一个月奖金仅有六块钱的时候,两块钱一尺已经是不错的价了。
史国良回忆:“当年卖画的,有范曾、李燕、崔如琢等,其实能卖画在当时都已经是相当有名气的了。自己有时一个月卖画收入能达到六十块钱,生活已过得很好了。当时收范曾的画五块钱一平尺,字是五块钱一张,有时四尺三开就给五块钱。
“李可染先生的那张《万山红遍》前不久拍了上亿元,就是那时几百还是几十块钱收的,高先生记不清了。因为那时他的儿子李庚去日本学习,买飞机票都没钱,就赶快找荣宝斋送点画去。我赶上几次老先生们那种窘迫。所以那时大画家们也是仅以卖画来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如何辨别黄胄先生画作的真伪
黄胄先生是人民艺术家,因为他画生活的幸福、阳光、美满,所以百姓都喜欢他的作品。当前黄胄先生作品的市场价也越来越高,于是赝品就出来了。
著名画家史国良是黄胄先生的得意门生,多年的师生相处使史国良对黄胄先生作品的了解比较全面。他对如何辨别市场上黄胄作品的真伪谈到以下方法:
首先,黄先生作品的人物造型、结构、补景、配景都画得相当好,他的字跟传统毛笔字不一样。他是用排笔题字,不是用传统的毛笔写,所以跟毛笔字不一样。正常的用长锋或短锋题字,毛笔总是那样的;黄胄先生现在犹存的作品落款,实际上是分几个阶段。
上世纪50年代的画,“黄胄”俩字很规范,那时他还没那么大名气,甚至还有点自卑,所以写字规规矩矩的,一板一眼,就能看得出是黄胄俩字。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60年代,他的名字也还是比较标准,但能看得出他已练过一段字了。据说那时黄胄是部队画家,一次国家领导人陈毅看他的画,说:“军队这个小伙儿画的真好,就是字不好。”于是黄胄开始练字,练了很长时间,所以,我们明显感觉他这时的字有所变化。上世纪70年代,因为市场开放了,有了市场就开始有人仿他的画和签名,当他意识到这点时,开始改变题款,开始有一点设计和难度的题款。到晚年的时候真的是一嘟噜全绕线一样。完全成形应当是上世纪80年代晚期。所以辨别黄胄先生的作品,这几个阶段的题款是一个重要信息。
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高清喷绘的黄胄画作复制品,仿真度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为提醒消费者,著名收藏家高洪地先生教大家如何鉴别真迹和高清喷绘复制品。三种方法:第一,从背面看,高清复制品看不到“力透纸背所产生的层次”;第二,从侧面看(未装裱),高清复制品由于技术问题会产生一层均匀的光;第三,在高倍放大镜下看,高清复制品所产生的纤维是整齐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