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珍
(北戴河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河北秦皇岛 066100)
回顾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发展的历史,总结成功实践和失败教训,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继续开创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制建设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早在建国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就已经逐步开始探索我国的“法治”建设,逐步的确立了用法治取代人治的思想。1954年,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实践的起点,是我国社会向“法治”迈出的一大步[1]。在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展缓慢,经历了挫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才开始在党的领导指挥下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中,我党郑重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五大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呈现出了全新的局面。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开启了新的时代。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无论是民主体系,法律制度,还是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的建立,都有了长足的进展[2]。
人类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大计,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在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体现。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进生产力发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使得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得到保障;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依法治国也,才能保证国家稳定,实现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3]。
我党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深刻阐述,逐步形成了新的全面依法治国思想体系。
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全方位的提出了新的思想。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道路,目标,格局,方法和依靠力量做出了更加深入,更加具体,更加全面的阐述。为全党全人民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指明了方向[4]。
习总书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中,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刻意义和远大影响给出了全新的表述。全面依法治国对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依法治国对于中国,不仅仅是政治文明演进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更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路线问题始终是我党的重大问题,偏离了正确的道路,将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党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才能不走弯路。
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就是我们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党中央在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研究之后慎重决定,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确定,为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了性质和方向。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这个摆在我党面前的历史任务艰巨而又宏大。只有从整体上谋划和推进的同时,又在局部做到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在可能完成这样的系统工程。总书记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四个方面对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做了的阐述。只有立法科学,才能保证法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只有严格执法,才能使得法律的威严不受到挑战;只有公正司法,减少司法腐败,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正义;只有全民守法,人民了解法律,认可法律,遵守法律,才能真正的建成法治国家。
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法这一重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定下了正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习总书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系统推进,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两个坚持”不但给出了依法治国切实可行的基本方法,还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论宝库,为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定下了宏伟蓝图。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的多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需要谁来领导,是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无从谈起。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才是有能力,有决心领导全国人民走向法治社会的依靠力量。
我们要在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思想新战略的领导指引下,建设和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十九大以后,党中央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大大推进了中国走向法治的进程。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我们要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的法制素养和道德素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宏伟,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新时期下,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法治进程不断加速,但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需要我们紧紧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深入学习并且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要让法律制度落到实处,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加速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迈进。
十九大之后,我国的法治进程正处于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向宪法法律实施为重点任务转变、向法治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转型时期。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决学习贯彻党中央的思想决定,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法制强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