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绘画推理阶段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2018-03-07 16:00刘祈芸
文化产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绘画阶段

◎刘祈芸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的美术作品、美术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美术学习都有不同的情感态度,而不同的情感态度也决定着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一般是以下的情况:1-4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致很高,积极参与课堂,能从美术作品中获得成就感,在美术课上体会到愉悦,自然美术课堂的质量也就较高;5-6年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开始下降,具体表现为美术课堂活跃度低,美术作品完成度不够,造型不完整,绘画能力停滞不前甚至退步等,严重影响着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1]。结合罗恩菲德的艺术成长理论,该阶段也叫推理阶段,主要特征是能以新的和更复杂的逻辑来安排组织思想,从一定距离之外思考自己情感、行为、感知,对绘画产生极大影响。下面就该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探寻究竟

在生理上,这个时候孩子是处在第二发展期,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神经系统发展迅速,变得害羞内敛;骨骼不断地发展成熟,手臂的力量、手部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度日益增加,脑、眼、手协调动作的能力也在增加,但是肌肉力量不强,不足以应对专业的美术技法学习。

在心理上,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该年龄段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事物具有一定批判性和独立的看法,一般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其自我意识开始加强,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涂鸦阶段或者样式化阶段的学生将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与想法的方式,是“我”的主体与绘画客体结合[2]。而推理阶段的学生与之相比更能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就会比较注重作品的结果。从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能够认识到物体的空间、透视、比例等关系,更加强调美术作品的真实性,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缺少系统地学习写实性绘画,很难达到物体较高程度的真实,最终表现出厌倦美术课堂和惧怕绘画。

学校方面,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的许多认知都来自于教师。因此任课老师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尤为重要,教师要明确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但是如果误导了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认知、片面评价学生作品,或者美术课没有生趣和活力,这也会成为影响学生对美术课堂的消极情感因素之一。

家庭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家庭的教育影响要大于学校。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连续、深刻的特点,父母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孩子。有这两种情况,一是家长对美术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够、有偏见,忽略了美术课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二是由于家长对美术知识和学习了解不够,仅从个人经验来评价该阶段学生的美术作品,认为该阶段学生的作品应该具有成人化特征,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标准来评价作品,其结果是该阶段的学生得不到家长认可、自我质疑[3]。

二、提出策略

(一)欣赏大师作品,形成开放审美意识

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审美活动中有了“画得像”这一观念,并且这一观念驱动着他自己去画“像”的作品,满足视觉审美需要。这单一的审美侧面反映的是对艺术的理解性和包容性差,并且这个阶段学生的词汇量加大,知识量较充足,抽象逻辑能力发展他们可以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对美术的一些形式美的认知也是刚开始建立。因此,对他们来说,欣赏不同艺术风格流派的大师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说,以西方绘画为例,首先对西方美术史进行简单的概括,以写实艺术特点为中心走向多元的一个脉络,让学生了解写实技法,解开学生的对写实作品好奇,再分析写实绘画要走向现代绘画的历程,让学生感受现代绘画以及后现代艺术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形成多元审美的观念[4]。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认知,使他们形成美术作品不同表现形式的美的意识,在自己绘画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去进行创作,肯定自己的作品,享受美术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二)转换单一绘画练习方式

解决造型与创作的困难,最直接的是向艺术家学习,艺术家创造的一般思路是这样的:观察——构思——表达,三者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从而促进艺术作品的进步、完善[5]。在加强三者能力时,可以选择运用写生、创作、临摹相结合的绘画学习方式。写生要求眼、脑、手的一系列重复的动作,可以促进观察能力的提升;创作是能最大保留创造能力的一种绘画方式,可以诱发思考和扩展想象力;临摹是学习和突破技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为写生和创作提供支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个绘画学习方式不可分裂开来,独立单一的结果是走向“死胡同”。从写生、创作、临摹等绘画练习形式的不断练习中,促进美术技能的进步,在不自觉地向下一绘画阶段过渡,感受到美术学习的愉快。

(三)丰富绘画材料,激发创作热情

不同的材料有它的特殊性和优势性,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过程。《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对美术教学的意见》一书中说“材料是有个性的,不同的材料在同一种艺术活动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基于此,美术课程应该提供丰富的材料、多样的材料,才让能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到趣味性,同时也能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绘画和创造[6]。

三、总结

绘画的每一阶段转变的越慢,那么保留的想象思考能力就越多。我们可以努力让这个阶段学生的转变尽量慢一些,在这一个慢的转变过程中,实现推理阶段学生的绘画能力不自觉地向下一阶段过渡,减少学生因激烈冲击对美术学习的厌倦情绪,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继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绘画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