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构与融合:党的创新理论与高校思政课建构逻辑
——基于十九大精神“三进”的研究

2018-03-07 17:22李容芳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进视域建构

李容芳

(1. 昆明理工大学 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2. 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国家由观念和实践两种元素塑造,并通过一系列实践实行规制[1]。国家层面实践是指具有内聚力和控制力的政府或政党策略,国家观念隐含了一种道德体系、标准模式和正确的行动逻辑[2]。自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新论断、新探索和新总结[3],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实践经验、新思想而向前发展的理论体系[4]。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理论凝炼,指引高校思政课堂建构逻辑与教学行动。思政课作为高校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主阵地,课堂建构不能忽略十九大精神的理论视阈,以多中心互构与多重融入作为建构逻辑,做到十九大精神“三进”。十九大精神“三进”是指“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达成路径。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十九大精神也是当下关于思政课堂教学方法和效果研究的新学术增长点。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政治制度的设计最明显的理论化模式是“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功能主义”[5],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存在下政党与国家、政党与制度、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民众等社会各群体、各阶层间的利益建构模式,是一个异质性文化互动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行动逻辑体系。党的创新理论将“谁是行动者”问题探究置于当下中国,更多讨论集中于制度与行动者之间的互构,而非制度与行动主体间的冲突。党的创新理论与高校思政课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党需要向制度内行动者解释制度的理性模块,以指导社会行动的过程。从“事实—价值”和“制度—行动”视角思考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将“三进”作为高校思政建设的基础工程的实践,以对理性制度设计与行动者中心动能主义理论间的关联作为主线。该路径下,可突破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无法持续、常态化开展,缺乏长效机制的现实,即从制度效应与行动逻辑间寻找突破点;若以此作为高校思政课堂扎实有效推进的路径,对十九大精神的解读不限于三万余字的十九大报告,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系列提炼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总纲。具体“三进”实践中,更应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新判断、新观点、新方略、新战略、新使命等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思政课教学目的达成的新“工具箱”。

党的理论创新是在中国特有文化与历史之下形成,其内核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即新论断、思想、观点、原理[6]。基于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为世界提供新的制度模式,经济制度体系、政治建设方略、文化建设体系、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体系、社会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党的创新理论以其鲜明针对性,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制度探索与实践的新路径。故党的创新理论科学内涵有客观根据、客观内容、客观标准的角度有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创新理论确实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与变化情形;二是理论回答了时代变化提出的新课题和新挑战;三是实践检验了理论的正确性[7]。当然,在实践与理论创新过程中,党的基本路线一直是行动基础与行动纲领。党的基本路线与党的创新理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互动关系,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绝不会悖离党的基本路线;另一方面党的创新理论总是从实践出发,与时俱进的解决新问题,回应党的基本路线对政党和制度目标设计[8]。高校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是将“宏大叙事”与主体“微动力”相结合的过程。首先,“进教材”建立了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政课建构的类型化,以文本形式的“意指性”厘清了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构中基于中国特色政治性、政策性和动态性的内容,并以知识解释体系形成对党的创新理论“是什么”主体框架及时有效的补充[9]。其次,“进课堂”是对课堂空间与生活世界双重作用下,以特定仪式和内容完成对党的创新理论在思政课堂建构中的主体间性互动。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思政课程设置包含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硕士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六门必修主干课程,另外“形式与政策”等一系列辅助课程。通过“进课堂”的仪式对课堂主体完成价值观形塑和仪轨建构。“进课堂”是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最重要体系。再次,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头脑”是通过思政课达成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接受和内化的过程。当下的“进头脑”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入到学习与生活语境中,形成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从“眼观耳闻”到“心领神会”的过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落实在社会建构要求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实践行动的规范性使得学校逐步形成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和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通过系统课程学习,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站在现实与历史立场,用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

综上,既然思政课程主要内容、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点,结合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给学生以理论指导[10],我们该如何将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进”之中;在建构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过程中,如何建构新视域的经验范式成为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合法性认同的逻辑必然;如何依赖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实践认知达成教学目标;将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的背景下,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政课堂建构之间有何逻辑关系。过往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政课“三进”研究成果中对课堂建构逻辑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社会学的理论力图达成对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政课“三进”间的“主体间性互构——视域融合——实践行动”建构逻辑。

二、主体间性互构: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认同机制

符号互动论认为特定场域内互动意义源自互动主体间的交往行动,并非交往主体本身[11]。据此,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意义源自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而并非教学参与者本身。对传统大学思政课堂的主客二元结构的连续反思与调整,是构建多主体之间关系新课堂模式的基础。主体间性课堂互动在传统课堂“主—客”双中心关系调整基础上所形成的“主—客—媒介—主”的多中心互动模式。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解决从教材“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认同。如此多中心主体间性的思政互动课堂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以人为本的主体间性特征把落脚点置于教师与大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之上。

借用社会学互构理论对党的创新理论与思政课堂建构进行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同于社会互构过程中的多重统一:互构过程是教学行动主体之间“形塑”的过程,是社会行动意义实现的过程,可以将教学主体的社会主观能动意义赋予向外行动意义的实践化过程。所谓思政课主体间性互构是对参与互构多主体间关系的本质描述,即指教育场域内社会互动各主体间相互建塑与型构的互动。社会互构论强调互构关系中客观存在着互构主体多元性、互构时空多维性、互构内容二重性,即客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外在的社会结构与内在的主体心智结构的具体统一。主体间性互构走向目的合理的社会行动是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必然结构,因为行动者对行动目的以及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有了清醒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12]。具体到党的创新理论在思政课空间的“三进”更是多中心的主体间性互构。从宏观层面而言,是认识论层面党的基本路线与实践层面党的创新理论间的互构;中观而言是社会主义思政教学纲领与与时俱进教学实践之间的互构;微观而言是思政课堂师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的等多个具体内容间的互构。

首先,规范性与权威性的互构认同。当社会行动或个体行为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的调节建立在个体对共同化社会关系的认同[13]。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是“共同属性”的社会价值观培养的前提,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头,规范性与权威性的互构认同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可靠的接班人,高校思政课在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中的作用体现为让大学生从动机利益合理性的角度理解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和长期性。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行动时,各主体做到学习、领会、贯彻,并创新方法,才能取得“三进”工作实效。具体而言,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是思政教材根据时政变化时时修订,几门课程内容也时有交叉,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将课堂作为特定场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引导性解读。课堂教学的互构中除去师生互动,教材内容可作为主线,还可引入新近发生的公共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堂互构不是主体一方教师不要只顾自己,过度解释十九大精神,应通过唤醒主体另一方学生对党和国家、民族共感心,最终达成知识生产、人格形塑和理想教育的教学目的。党的创新理论“进头脑”是思政教学终极目的;结合合理的教学路径和教学互动,通过教材、课堂的真学,达成真懂。总之,思政课堂建构逻辑并非以单一教学方式为标准,通过形式合理性和目标合理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落实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

其次,宣传策略与行动方式的互构认同。策略并不能直接以主观或客观界定,策略是对规则认识的产物,是有意计算的实践方向[14]。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策略选择是社会生活与理论互构的基本维度。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时代语境为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势微,逐步实现向新媒体过渡和转型。媒介融合文化逐步发展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渠道和途径更广,传播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在社交软件广泛应用的今天,思政课堂建构中以QQ、微信、微博等方式关注党和国家的事件,参与热点事件的理性思考成为重要路径。面对我国高校水平参差不齐,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必须依赖于理性策略,而非被动理念。实践作为物质的社会策略和实践,可充分建构现实情况和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结构。这种结构化的原则被许多高校用以指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下基层、进社区,进行社会调查。以一种内化、具体的图式体系让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同时丰富自身实践经验。作为社会行动的大学生在现实体验里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建构生活世界,再以策略依赖改进自身与政党规则之间的协调性。特定教学场域中,将正统的主流价值观与反思性的地方性知识结合,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同时奏效,生产出符合实践的新文化符码与价值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为拓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途径,思政老师做了多方面尝试。一方面新探索成为对以往“三进”的路径探索,另外一方面,探索基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衡量思政课效果标准,不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主客对立,而是师生互为主体,借助其它中介,达到主体间性的课堂建构。

综上,理论建设视阈下思政课教学目的达成依赖相对稳定的主体间性互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在多主体的互动中以“共谋”方式传播正确思想文化。教育机制是施行策略性互构的主要场域,思政教育率先引领舆论趋势,夯实思想基础,占领思想高地,将先进的、积极的思政文化作为文化资本进行传递。通过“三进”,赋予语言和知识权威性,建构主体间性教学互动,奠定主流旋律,将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对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同内化主体自身知识体系。依据社会行动理论“规则——行动——秩序”的行动框架,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及时关注社会基本原则,对“十九大精神”中符合当下大学生学习生涯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这既是对主流意识形态下对实践的谋划,也是社会空间内对热议的问题做出正确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虽然斗争与管制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维度,思政课舆情引导不同于思想管制,主体间性的互构思政课以一种学生乐于接受并善于接受的方式实施网络思政教育。党的创新理论“三进”中主体间性的互构使得教师、学生及时接收主流思想,减少枯燥乏味的一味说教。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课堂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以增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服力。

三、视域融合: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行动逻辑

真正理解和接受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三进”行动逻辑起点,以依赖行动者对历史或文本原意价值判断和既定秩序的深度认知,极力达成与行为一致性的意义彰显。十九大精神“三进”是对党的建设理论文本特定场域内辩证扬弃与兼容,所以行动逻辑意义不是自在的,而是文本和共同参与下发生的互动与融合。当下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根本目的是师生、文本的多中心融合基础上对共同在场的日常性反思,以实现真理意义的传达和共识。通常体现在各种实践中的党的创新理论真理观不是独断论或“外在物”,而是基于平等融合基础上,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成员间从知识生产到理论“内在于”的开放进程。伽达默尔的 “视域融合”理论认为,理解和解释是沟通过去和现在的经验与实践,理解者和解释者视域是相互交流的场所,具有行动者与结构二元性,而非封闭和孤立的社会场合。理解者和解释者的目的是通过扩大自我视域达成与其他视域相互交融[15]。当视域通过一种内在的运动发展和不断扩展,这些情节与片段将历史元素通过历时性与俱时性双重融合,构成历史和现在、主体和客体、自我和他者的统一。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情境性保证了真理在运动中得以不断敞开,纳入到更加充分的理论之中。理解者、解释者、文本共同在场的视域融合不仅是一种解释学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创新,对当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一定启示意义。

视域认同视角下十九大精神“三进”是思政课特征、历程、观点、方法的新钥匙,虽然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十九大精神相比有较大区别,视域融合理论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和管理理论。从方法而言,通过理解和对话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其它价值体系、党的创新理论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视域融合,对非期望性的社会行动进行管理,从而促使党的创新理论思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深入到个体的内心世界之后,由“主我——客我”的融合,再取其合理部分认同和遵守[16]。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视域融合”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动,因而对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视域融合”观点也启示我们正确审视当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客观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辩证看待和检验 “视域融合”观点。如何科学操作观念性意义,通过理解、对话达到 “视域融合”是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三进”的基本视角,以期一种客观和可依靠的测量程序。

四、实践路径:党的创新理论的“三进”行动化

思政教学的主体间性逻辑将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置于当代多元化社会语境下,不能以自然科学尺度的标准化时间和空间来确定党的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当主流文化成为表达国家观念和统治者意愿的正统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增进了主流文化灵活度和调节功能,达成稳定发展目的[1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两种创造力——党的创造力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两种创造力形成合力,是做好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重要保障。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和高校教师队伍只有发挥各自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才能为“三进”提供更好的内部条件。换言之,社会个体通过对制度及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以确认自身价值。高校思政课“三进”行动化关乎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新时期大学思政教育创新工作理论方向。十九大报告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纲领性文件,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个体行动的源泉存在于其有意识的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故“意识形态——社会行动——社会秩序”成为新时期观念秩序与意义结构型塑的稳定框架。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政治文化以客观方式对应高校思政教育中,十九大精神“三进”的行动化过程弥合了文化伦理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的绝对主义和集体主义原有张力。

十九大精神是党的创新理论在新时期整合社会空间政治主流文化形态从量变到质变积累。十九大精神“三进”既是对时代主流价值观的回应,也是审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知识表述和话语的分配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的十九大精神,思政课“三进”可从高校文化建设的视角思考、谋划和推进,即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以,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三进”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具体到当前思政课建设而言,十九大精神“三进”落实要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准确把握十九大的内涵,努力做好“三进”工作;二是要以自信、自强、自觉的精神状态,提升思政课的地位;三是要用创新管理的方法,推进思政课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化推进;四是思政课教师要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到教学理念中去;五是要引导大学生科学理解党的执政理念,培养大学生爱党爱国的大情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做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要贯彻落实,着力提高,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实效性和吸引力,努力提高学生抬头率、点头率和回头率,把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讲得有意义,更要讲得有意思。主体间性逻辑要求学生要增强主观能动性,理性对待政治文化谱系中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异的亚文化,以增强获得感。主流政治文化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政治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主体不同民族、地域、年龄和性别构成相关联,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主流政治文化呈现多元特征,主流意识形态的制度属性和政治价值标准是一元特性。

从结构而言,党的创新理论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主流意识形态。这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部分,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十九大精神是最新的创新理论,反映一切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群体情感和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是制度理论结构的主导力量,规定与引导其他理论的发展方向。其二,其他社会主义特征的共享价值。社会共享价值是在主流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的代表社会道德的价值与利益诉求[18]。当下,十九大精神“三进”过程关键看教材、课堂、学生多中心的主体间性互构与融合,使主流意识形态以“多镜像”方式,各主体间建立衔接机制。是否能实现党创新理论“三进”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逻辑互动和良性发展,关键看是否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教材并非“本本主义”,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反对任何形式的思想僵化,为十九大精神学习与宣传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条件;其二,积极发挥课堂主阵地功能,坚持以最新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坚持多中心的主体间性思政课堂建构逻辑,以理论创新成果即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课堂教学实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十九大新思想新精神新论断全方位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其三,切实保障党的创新新理论融会贯通“进头脑”。从文化认同与合法性考量为逻辑起点,将十九大精神中党的创新理论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头脑”。总之,着力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情景课堂,努力搭建融文字、图片、图表、声像、动画、多视窗互动模式、研讨书屋于一体的全视域智慧型“三进”综合平台,开展情境教学,切实增强学习效果,力求实现十九大精神生动活泼进课堂、春风化雨进头脑。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可知,党的创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被中国语境吸收,并随着中国实践脉搏而跳动的过程,与其说是取决于制度的选择旨趣,毋宁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变革与发展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入新的历史境遇。十九大精神成为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国家制度的包容规范性彰显。就高校思政课而言,主体间性思政“三进”与视域融合“三进”实践都在表明党的创新理论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高校思政教育只有深入探讨中国社会在其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在理论上达到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进而在“三进”实践中达到效果。

猜你喜欢
三进视域建构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棋乐
藏垢纳污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跋山涉水 三进下党——习近平同志“九到寿宁三进下党”调研往事的回忆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