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理念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探究

2018-03-07 17:23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才文化教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7)

自英国最早提出文化战略与创意产业发展以来[1],澳大利亚、日本、美国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势头迅猛。作为全球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人才培养成为摆在我国创意产业发展面前的核心问题,高校如何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的重任,全人教育理念为该课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1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文化创意人才的内涵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形态产业,吸纳了大量的人才,也引导着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文化产业中创造了新的观念、内容和技术的人才是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2]“通过大脑对产品进行一定的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加工”从而产生经济附加值后者利益的人才。”[3]“对于富有创造力的创意人才来说,实现自我的需要几乎是一种使命般的追求,这种追求驱使他们充分、激情、忘我、专注地体验生活、创造价值。”[4]由此可见,学者们主要从社会和企业价值取向及个体和生命价值取向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界定,企业价值取向即是通过个体技能、素质的培养是否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为目标,而个体和生命价值取向的定义则更倾向于个体潜力和创造力的激发。社会和企业价值取向是个体外部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规格要求,它是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的外部导向,根据社会及企业要求培养、输送人才,以达到高校与企业的良性双向互动。而个体和生活价值取向关注于个体内部的自我实现与激情创造,是个体成为合格文化创意人才的内在生命力。这两种取向并非对立,没有外部导向和保障,文化创意人才就无法找到经济载体和依托,实现经济价值和个人价值;没有文化创意人可持续的内在生命力,他们的创造力终将枯竭,无法推动智力产出。文化创意人首先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创造生命力,并辅之以社会与企业导向,才能构建文化创意人才的内外组成部分。

1.2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日本、美国积极探索文化创意创业及其人才培养方式,中国自2006年起也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推动。政府的重视和高校的投入使该产业及人才培养成为热点话题,尤其是许多高校都已设置文化创意课程,并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完善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但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校文化创意课程内容结构上、教学方式上不合理,以及文化创意人才在结构上与市场不匹配等问题。

课程内容和结构方面,虽然许多高校设置了文化创意课程,但一方面较之公共类课程,创意课程较少且不成系统,并不足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文化创意课程未在高校深入渗透。另一方面,社会日益更新迅速,而高校管理相对封闭、课程较为稳定,学生学习内容滞后,对产业新业态了解不足,在进入社会之后会经历较长的适应期,甚至难以胜任。

教学方式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有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拓展受限,不利于其个性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的企业和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于文化创意行业深入了解不够,更多停留于理论层面,对学生实践能力指导不足。

供求关系方面,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容纳大量高校毕业生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相关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然而,创意人才的素质与市场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江南大学调研组对上海、杭州和无锡等市动漫产业诸多公司进行走访,在面对“您认为公司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这一问题时,分别有80%和54%的回答指向了“缺少好的创意和剧本”“人才不够”[4]。这说明即使文化创意从业人员在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在人才质量上依旧令人堪忧,优质的文化创意人才依然匮乏。

2 全人教育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校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的同时却未培养出相应足够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大学该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这些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探寻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兴起于美国的激进的、带有强烈批判主义色彩的全人教育思想流派对各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普适性的教育思潮。他们反对工业文明时代将人培养成片面发展的工具化的人,反对教育围绕满足生产和消费而进行。他们强调系统的生态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多样化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全人教育的主要倡导者隆·米勒正式提出“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这一概念,强调以人的整体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论。1990年6月80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全人教育宣言》确立了全人教育的10条原则:为了人类发展的教育;欣赏每位学生的特色;重视人的生活经历;实践全人教育;教育者的新角色;学生选择专业、学科和学习过程的自由;体现合作和民主意识的教育;培养地球公民;培养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注重精神教育[5]。全人教育是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活动,“全”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排斥个性,是全面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人”即“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一切教育活动围绕人来进行。全人教育的主张与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有着诸多深刻的内在联系。

2.1 全人教育系统的世界观:文化创意人才的核心素养

全人教育思潮开始于对工业文明社会的批判,他们反对物质主义将各方面都用客观可见、可用的数字计量标准来衡量,反对把自然资源变成“财富”,具有生态视野,尊重生命,理解世界而不是支配控制世界,把人的客观成就与生活中个人内在精神方面结合起来,物质只有在给人带来幸福和谐的前提下才是有价值的[6]。文化创意即具有不可测量性,一方面文化具有特定的微观环境,在这一微观环境下产出的创意并不能用某一种标准去衡量,另一方面好的创意必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前瞻性,当下的测评难以准确评定。这种不可测量性恰好赋予了文化创意无限的精神价值,不拘泥于量化的物质标准。文化创意者同样需要系统的生态视野,不仅包括对大自然生命意义的理解,将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予以敬畏,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我们息息相关,也包括对全球文明科技的了解与认同,多样化才是这个世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吸收、融合,这是创意产出的根基。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企业家都应以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为前提,以带给人们幸福福祉为目标,以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否则文化创意就会披上创新的外衣重蹈工业文明时代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类精神富足为代价的覆辙,割裂化的一意孤行,这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文化创意。

2.2 全人教育的主体潜能发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意识

全人教育认为,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个人的潜力和能力通过一定的途径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人,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知识不是人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表征,而是人在与情境交互作用中建构起的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环境中,和现有经验互动的基础上,自己创造自己的新意义和新经验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自我建构的过程,人的精神变化的主体是他自己。因此,人是文化创意的主体,只有主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联系激发出新的知识经验,才能产生创意,创意者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理念,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和创造中激发无限潜能,才能保持创新活力和生命力。

2.3 全人教育全面与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意人才的必备素质

全人教育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个性,相反,它强调的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小原国芳提出,全人教育就是“完美和谐的人”的教育,是“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但同时提出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和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原则[7]。全人教育主张培养博学与专精、德性与理智、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通的人,是意情理和真善美的内在修养没有偏颇并能达到上佳境界的人[8]。文化创意人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要系统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了解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需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才能为他们的潜能激发和创意灵感奠定深厚的基础。此外,文化创意人尤其需要较强的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打破常规,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全人教育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的实现

3.1 在教育目的上,以社会为取向和以个人为取向相结合

全人教育整合了过去以社会为取向和以个人为取向两种观念,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的价值有机统一。其系统生态世界观更强调了人应具备生态视野与全球视野,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将个体的自我发展、个人生存和地球公民意识作为基准。学校应充分了解毕业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所工作的内容、职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安排课程、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企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文化创意产业供不应求的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因为即使一个人具备了某个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具有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但自身缺乏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那么个体的缺陷也无法使他真正创造出具有强烈生命力的作品,也难以应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高校不仅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资源,为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引导方向、提供资源、注入活力,同时应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内在发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个体,培养其健全人格、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3.2 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化创意专业,保证通识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涉及众多领域,是复合型产业,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人才在具有过硬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具有多学科背景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全人教育强调了学生全面与个性的和谐统一,我们可以由此探索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方式。高校应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专门开设相关专业,尤其是增设创新教育课程,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网络信息等相关课程,提供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资源和平台,进一步将他们培养成符合文化创意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综上,文化创意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专业能力和通识能力,才能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人力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教学方式上,师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个性和潜能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都以讲授和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主动性。教师是权威,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被忽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数量众多的大班教学、阻隔的精神交流,俱以牺牲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为代价。要使学生从集体统一化的教学中摆脱出来,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将每一个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精神的铸造者,保护学生的自由天性,平等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那么,在高等教学阶段,更应该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聘请双师型教师,即有专业理论知识与能力,又有丰富的文化创意行业实践经验,培养出符合需求的创意人才。

3.4 在教育评价上,转向过程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质量将学生的成绩分数、升学率、就业率作为评价指标,导致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负担过重、主动性不足、应试教育等诸多问题,学生忙于追逐分数,教师也束缚于分数的枷锁中。全人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摆脱教育工具化倾向,将人的客观成就与生活中个人内在精神结合起来。人是自我精神成长的主体,而文化创意由于其不可测量性,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和方式去评定,但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对象自我建构的程度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来反映教学效果,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式,转向实实在在的教育过程中文化创意人员的参与状况,即通过学生当下的参与状态来预测。将师生从分数、升学、就业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转向追逐每一个教学的环节,而不只是专业知识。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从分数、升学中解放出来,不再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如何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学、学会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生机和活力。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标志,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创意人力资源,高校作为文化创意人才的主要培育场所,应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文化底蕴深、创新能力强、专业基础好的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在市场中供不应求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才长期供应不足将极大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高校的课程设置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全人教育理念为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引导我们反思现今学校办学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从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的转变为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提供相应的平台和环境,整合社会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高素质创意人才,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猜你喜欢
人才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